思想編五宋明理學江藩(1761—1831)字子屏,號鄭堂,晚號節甫,本籍安徽旌德之江村(今屬白地鎮).後為甘泉(今江蘇揚州)人。著《隸經文》四卷,《炳燭室雜文》一卷,《江湖載酒詞》二卷《漢學師承記》八卷,《宋學淵源記》三卷一、儒學、經學、漢學、宋學、理學、道學諸概念1、何謂宋學宋學是萌興於唐代後期而大盛於北宋建國以後的新儒學,其立足於經典的傳授,向義理的縱深處探索,來講求經世致用,其內容涵蓋了經學和哲學,影響及史學。宋學與漢學之不同,體現為宋儒與漢儒治學特點之不同:二、宋學之興起從內容看,漢儒偏重名物制度,宋儒偏重性命義理。從方法看,漢儒是章句訓詁,宋儒是緣詞生義。從指導思想看,漢儒篤守家法,宋儒獨抒胸臆。2、唐宋之際因何有漢學向宋學之轉變?學術發展之常規、社會根源、思想根源三、宋代理學的產生與發展1、北宋五子(周惇頤、張載、程顥、程頤、邵雍)的著作與思想周惇頤(1017-1073),原名惇實,字茂叔,道州(今湖南道縣)營道人。著有《太極圖說》和《通書》(《易通》)自無極而為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隂陽也,隂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無欲故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返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太極圖說》《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通書》:“寂然不動,誠也”;“誠無爲”,“誠……靜無而動有,至正而明達也”。“誠者,聖人之本,純粹至善者也”。“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本源也”。如何達到這個境界?“主靜”、“無欲”。張載(1020-1077),字子厚,鳳翔眉縣橫渠鎮人,嘉祐二年進士,官至同知太常禮院。著有《正蒙》、《橫渠易說》、《經學理窟》、《張子語錄》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去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子語錄》中太虛氣萬物天地之性氣質之性善反之其學尊禮貴德,樂天安命,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孔孟為法,黜怪妄,辨鬼神——《宋史·張載傳》程顥(1032-1085),字伯純,號明道,嘉祐進士,有地方仕任。程頤(1033-1107),字正叔,號伊川,歷官崇政殿說書等。洛陽人,著有《二程全書》(遺書25卷,外書12卷)、《明道文集》、《伊川文集》、《易傳》、《經說》、《二程粹言》,共六十四卷行於世。“吾學雖有所受,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貼出來”——《二程外書》卷一二)①理是天下萬物遵循不可違反的,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是永恒存在的,不受時間空間限制;②理不僅適用於的自然界,也是人類社會的原則。對自然界來說,理是最高主宰,對人類社會來說,理是遵循的最高準則。二程把君道、臣道、父道、子道這些倫理規範都說成是天理的體現;③理早於事物而存在,有理則有氣,精神性的理,産生物質性的氣;④一物須有一理,每一個物都由理産生,一物體現完全的理,天下只有一理。“天有是理,聖人循而行之,所謂道也。”“道未始有天人之別,但在天則爲天道,在地則爲地道,在人則爲人道,”“以天人爲二,非道也”。——《二程粹言》用道把天人連系起來,是一種更爲精致的“天人合一”說。在認識論上,二程宣揚先驗論,一切知識皆出於天,是人心中固有的。人的認識是要窮君臣父子之理,致德性之知。但這種認識不必外求,只須內省,就是不受外界幹擾,閉門靜坐,“主敬(靜)”、“無適”、“涵養”,以求豁然貫通,天理自明。在人性論上,二程發揮孟子的“性善說”,提出了“性即是理”的命題,把人性的善惡問題,從倫理學的範疇提到本體論的範疇,與宇宙的本源聯繫在一起。人性既是理的體現,當然只能爲善。“有自幼爲善,有自幼爲惡,氣稟有然也”——《遺書》卷一,(五代道士杜光庭之說)“明天理,去人欲”視聽言動,非禮不爲,即是禮。禮即理。不是天理,便是人欲。(《遺書》卷一五)“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遺書》卷二二二程弟子:謝良佐、楊時、游酢、呂大忠、呂大均、呂大臨、朱光庭、邵伯溫、邢恕、尹燉等邵雍(1011-1077),宋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字堯夫,自號安樂先生、伊川翁等。少隨父徙衛州共城(今河南輝縣)。出遊河、汾、淮、漢,從李之才受《河圖》、《洛書》及象數之學。晚居洛陽。著有《皇極經世》(含《觀物內篇》和《觀物外篇》)、《伊川擊壤集》等。太極一也,不動,生二,二則神也。神生數,數生象,象生器。——《觀物外篇》陽以陰為體,陰以陽為性。動者性也,靜者體也。……陽不能獨立,必得陰而後立,故陽以陰為基。陰不能自見,必待陽而後見,故陰以陽為唱。——《觀物外篇》堯之後的後天時代:皇、帝、王、伯(霸)2、朱、陸與南宋理學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晦翁,別稱紫陽,祖籍徽州婺源,後定居福建建陽。紹興十八年進士,歷任知南康軍、知漳州、秘閣修撰等。著有《四書章句集注》、《朱子遺書》、《晦庵文集》、《朱子語類》。“總天下萬物之理,便是太極”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無人無物,都無該載了。有理,便有氣流行,發育萬物。——《朱子語類》卷一理未嘗離乎氣,然理形而上者,氣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豈無先後!此本無先後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從來,則須說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為一物,即存乎是氣之中;無是氣,則是理亦無掛搭處。氣則為金木水火,理則為仁義禮智。——《朱子語類》卷一窮萬物之理,就是窮天理、人倫、聖言、世故。內省踐履“人性者,人之所得於天之理也”。“性是太極渾然一體”天地之性氣質之性“滅人欲,存天理“陸九淵(1139-1192)字子靜,號象山,撫州金溪人。乾道八年進士,曾任地方官,萬年在江西貴溪象山寓居講學,稱象山先生,著有《象山文集》。“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發明本心——簡易工夫四、元、明時期之理學元代三大理學家:許衡(1209-1281)、劉因(1247-1293)、吳澄(1249-1333)①理學發展到元,由朱陸之爭發展到朱陸合流。理學在元代的這種趨向,遂成爲後來王學出現的伏筆。②以許衡爲代表的元代理學家,對理學本身作了寬泛的解釋,使理學的理、道,含有“日用常行”之則。在他看來,道不是“高遠難行”的,應當接近衆人,所以他把“民生日用”的“鹽米細事”視爲道和義。③劉因對經學提出的返求六經和“古無經史之分”是元代理學中具有特色的思想。陳獻章、王陽明與明代心學陳獻章(1428-1500),字公甫,別號石齋,廣東新會白沙人,世稱“白沙先生”。因所居靠近江門,人又稱其學為“江門之學”。後人輯錄其著作為《白沙子全集》十卷。道至大,天地亦至大,天地與道若可相侔矣。然以天地而視道,則道為天地之本;以道視天地,則天地者太倉一粟,滄海之一勺耳——《白沙子全集》卷一論道論我論修養君子一心,萬理完具,事務雖多,莫非在我——《白沙子全集》卷一天地我立,萬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白沙子全集》卷三士從事於學,功深力到,華落實存,乃浩然自得,則不知天地之為大,死生之微變,而況於富貴貧賤、功利得喪、詘信於予奪之間哉?——《白沙子全集》卷一靜坐中養出端倪王守仁(1472-1528),幼名雲,字伯安,号陽明子,諡文成,人称王陽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弘治十二年(1499)進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和南京兵部尚書。著有《王陽明全集》、《傳習錄》、《大學問》等。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傳習錄》上夫心之本體,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靈覺,所謂良知也。——《名儒學案》卷十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傳習錄》上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是行了,……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便是我立言宗旨。——《傳習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