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内容介绍第一编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第二编教育行为论第三编教育活动论第四编教育组织论第五编教育制度论第六编教育功能论第一编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第一章教育社会学导论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过程第一章教育社会学导论什么是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教育社会学的应用什么是教育社会学?一、研究对象1.研究对象诸说“社会化过程说”——狭义教育“相互关系说”———教育与社会关系“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整体性与系统性“特殊社会现象说”——社会现象2.当前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国外(英国、美国)中国——董泽芳、鲁杰、吴康宁、金一鸣等3.研究对象界定“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研究内容:教育行动教育活动学校组织教育制度二、学科性质1.历史上的性质讨论教育学分支、社会学分支2.学科特点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实证性3.学科性质教育学的基础学科、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1.教育常识论教育现象———社会现象2.基本假设学校个体社会3.解释方法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涂尔干关于“自杀”的解释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发展阶段:萌芽时期(19世纪后期欧洲)成型时期(20世纪初美国)转型时期(20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一、早期经典代表人物(19世纪—20世纪)马克思孔德韦伯曼海姆涂尔干斯宾塞华德杜威理论走向成熟二、学科成型时期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的转移欧洲美国教育社会学学科化——标志五点教育社会学的早期发展苏则罗:五点布鲁克弗:七个方面新堀通:三个阶段三、社会化时期研究范式的转型(20世纪40年代)从规范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从强调应用价值学理价值研究现代教育社会学的创立标志——《教育社会学的定义问题》(布鲁克弗)四、教育社会学在国外的发展美国:帕森斯、莫顿等英国:斯宾塞法国:孔德、涂尔干等五、教育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创建时期:19世纪中后期停滞时期:1952年重建时期:1979年六、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趋势在研究领域上,表现为教育社会学与社会教育学的结合不但重视国际比较研究,还将更多地重视国际教育的交流与理解将更多地关注教育生态环境的研究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一、教育的功能理论来源: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代表:孔德、涂尔干、帕森斯基本观点:1.不同部分构成的相对稳定、持久的结构;2.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3.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平稳运行状态适合对象:研究稳定、小规模社会系统二、教育的冲突理论代表:米尔斯、科塞、达伦多夫基本观点:1.冲突普遍存在;2.社会变迁普遍存在;3.社会关系存在强制性;三、教育的互动理论来源: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互动论”重点研究:学校日常生活交往代表:米德研究方法:定性研究(理解和解释)不足之处:过于强调“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忽略社会对行动者的个体的强制作用。教育社会学的应用一、教育社会学与学校教育基础研究:知识本身应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二、教育社会学应用研究的类型1.评价研究:对已有实施项目评价2.社会实验3.政策取向的教育调查:“教育优惠券”4.教育预测:民意测验5.教育监测与描述6.教育政策咨询7.教育问题诊断8.教育评论三、为什么要学习教育社会学教师:认识自身、学生、环境学生:“社会学想象力”前程、机会等家长:决断依据和目的学校管理者:认识学校、班级、人际、家庭等的依据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过程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过程教育社会学的常用方法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一、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哲学方法论:“思维方式”学科方法论:“研究范式”具体方法论:“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范式”(paraadigm):库恩提出默顿:“范式是用来指导一定范围内的调查研究的一组经过明确阐述的概念和命题”。1、依据方法划分研究范式(1)实证研究范式:核心:“唯科学主义”精神实质:社会现象属于客观事实不盲从权威推崇“价值中立”事实检验研究类型:描述性研究—“是什么”解释性研究—“为什么、怎么样”“实证范式”的基本特点:注重事实判断、反对价值分析(最根本);注重演绎性地得出结论、反对解释性得出结论;强调定量分析、反对定性分析。(2)人文研究范式:批判方法论:哈贝马斯强调价值反省、意识批判现象学方法论:胡塞尔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理智观察理解方法论:韦伯数学媒介“内在可理解性”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20世纪70年代英国“新”教育社会学:师生人际互动,主张研究者参与理解和解释,分化“符号互动论”、“想象学方法论”、“人种学方法论”等基本特征:强调价值判断、反对事实判断;注重解释性得出结论、反对演绎性得出结论;强调定性分析、反对定量分析。2、依据研究角度划分的研究范式教育事实研究范式:源于涂尔干研究对象:社会事实教育定义研究范式:源于韦伯“内在可理解性”教育行为研究范式:强调对学校成员的行为进行客观精神的分析,并以经验观察和调查为主要的研究方法3、依据理论或学派划分的研究范式功能范式:源于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基本观点—强调相对稳定和持久结构及功能发挥;社会因价值共识而整合;系统以和谐运行为主。冲突范式:取向差别、利益不均、社会变迁、斗争、反抗、社会关系强制等互动范式: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解释论”日常生活交往、人际互动、个体行为等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实证主义”定性研究——描述性分析区别:研究目的、研究者、研究程序、资料处理、获得理论(演绎与归纳)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过程一、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科学环二、研究课题的形成三、概念、命题与理论的建构方法四、研究方案的设计一、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科学环华莱士提出“科学环”——P60教育社会学研究:从理论——假设——观察——概括或检验——新的理论无限循环的过程,科学研究没有起点和终点二、研究课题的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选择课题:意义、条件、类型(承续性、再生性、热门性、创见性)、途径(兴趣、讨论、社会现象、理论质疑)2.课题的操作化变量的操作化:界定、引申、测量(单位、角度、范围精确度、效度与信度)命题的操作化:自变量(因)、因变量(果)三、概念、命题与理论的建构方法1.概念建构方法途径(1)日常词汇“引进”(2)其他学科转移(3)独立“创造”(4)从文献中吸收2.命题的建构方法对概念关系(变量关系)的界定方法;变量关系界定、变量类型界定(相关、因果等)3.理论的建构方法(1)演绎方法(2)归纳方法(3)类比方法(4)联结方法(5)理论与经验的关系四、研究方案设计1.研究的基本阶段选择课题与提出假设进行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解释结果及检验假设2.教育社会学研究类别实证研究:实验与准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人文研究:小群体研究人种学研究个案研究教育社会学的常用方法一、调查法1、调查法实施步骤:识别调查总体选取样本设计研究工具研究实施分析资料调查的限制2.问卷法特点:标准化内容与形式、匿名、间接性优点:节约调查时间和经费、避免偏见不足:真实性、回收率问卷编制:3.访谈法人际沟通特点:双方直接互动,对话分类:标准化、半标准化、非标准化关键:访谈者的素质4.调查会法奥斯本提出访谈法的一种二、现场法1.观察法定义特点:观察对象自然观察过程主观影响观察结果直接反映真实事件分类:实验室和实地观察、参与与非参与观察2.实验法类型:实验室实验、实地实验单一实验组的实验设计多组实验设计三、隐蔽法1.第二手分析文献2.痕迹测量法磨损累积四、人种学研究源于人类学强调自然发生情景的教育事实,注重过程,旨在获得整体情形,依赖对所研究对象的观察、描述、定性判断和主观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