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植树问题”看模型思想的教学一、一道期末试题与原因分析小明从第1棵树匀速走到第6棵树用了3分钟,那么以相同的速度从第一棵树走到第30棵树需用几分钟?(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思路简析:很显然,这道题属于“植树问题”的拓展应用,解答这道题首先要知道“植树问题”的间隔规律(棵树比间隔数多1),然后根据间隔规律分别推算第1到第6棵树之间有5个间隔,每个间隔时间为3÷5=0.6分钟。然后再根据1到30棵树有29个间隔,将0.6×29求出共需要的时间。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对不同“植树问题”的间隔规律不是很理解,不清楚这道题要归结为哪一种模型的“植树问题”来解决。原因分析:“植树问题”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2014年修订教材调整到五年级上册,按道理应该不难理解。可学生的得分率如此之低很是出乎笔者的意料。经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间隔数和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但是将植树问题模型与生活实际相关联不熟悉,笔者认为这可能与教师授课时的侧重点有关系。该班级的教师在四年级教学时,采用整体教学的办法,把“植树问题”的三种类型,即所谓的“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在一节课中同时呈现。并将“三种情况”的区分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加一”“不加不减”与“减一”)看成一种“规律”,要求学生熟练记住,牢固掌握。由于时间紧张,该教师在比较三种类型后没有时间进行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植树问题”的环节,课后也没有花时间进行专项训练,致使学生对模型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典型的“植树问题”上。有些学生虽然会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些学生尚不能把“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生活中相似的现象进行知识链接,这就导致了能找到规律但不会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二、对“植树问题”教学中问题的反思1.教学时应注重“植树问题”的模型应用。“植树问题”的教学涉及两种层面的数学活动:其一,“植树问题”可区分出三种不同的数学模型,即“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其二,以“植树问题”为原型引出普遍性的“间隔现象”的思考模式,然后再利用这一模式去解决各种新的实际问题,如“路灯问题”“排队问题”“锯树问题”“爬楼问题”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往往过于重视第一个层面的教学活动,即注重三种不同模型的区分,而对第二个层面的教学活动缺乏应有的重视。这样就可能导致学生未能清楚地认识到上述现实问题都与“植树问题”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可以被归结为同一个数学模式,这样的“植树问题”教学无疑是有问题的。本题较低的得分率提醒我们:“模式应用”要比“三种情况的区分”有着更大的重要性。俞正强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他在引导学生理解了“植树问题中的树是种在平均分的点上”后,随即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除了植树人把树种在点上,还有什么人把什么也放在平均分的点上?”这个问题很巧妙地将“植树问题”引入生活,让学生回到生活中找“植树问题”。学生列举这些例子:服务员杯子的放法,工人每隔几米打地基,路灯的建设,每隔40米建一幢房子等都是放在平均分的点上。显然,学生所说都是比较平常的事例。此时,俞老师有意举出不同的例子:“高速公路,每隔50米设1个服务区”“美国选总统每5年选一次”“每隔一学期一张奖状”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例子与植树类似。在俞老师的拓展启发下,学生想出的生活例子更多了。最后俞老师小结:“生活中的‘植树问题’,研究的是平均分中的点。”在这个环节中,俞老师花的时间比较多。其实就是从抽象的数学模型出发,联系生活实例,拓宽学生思路,不断加深对“植树问题”这类数学模型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改进“植树问题”的模型建构策略。策略一:从除法的意义入手建构模型。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植树问题”之前已经学会用除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从除法的意义入手,将“植树问题”作为用除法解决问题中的一类特殊情况加以处理,可以采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在理解“间隔数和棵树”这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建构“商+1,商,商-1”的植树问题模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判断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俞正强老师分四个层次解决“植树问题”的建构问题。(1)从除法意义入手。第一个问题:“20米,每5米分一段,共分几段?”这个问题是二年级平均分的问题。学生一下就列出了算式:20÷5=4(段)。“为什么用除法来做?”“你什么时候会做这种题目的?”通过一连串问题,回归除法的意义,帮助学生复习――用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意义是平均分。(2)变式思考。第二个问题:“20米路,每5米栽一棵树,共栽几棵树?”学生的普遍想法是:20÷5=4(棵),都认为也是在把20平均分,所以是4棵。而只有一位学生的想法是不同的,他认为是“20÷5+1=5(棵)”,因为在0米时要种一棵。俞老师通过一连串追问,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与表述,最后通过画图得出是5棵。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理解“树是种在哪儿的?”(3)两题比较。俞老师追问:“这两题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区分出平均分是一段一段地分,而种树是种在段与段之间两端的点上。教师板书:点。接着,教师不断追问:“点与段的差别在哪里?”“点多,还是段多?”“怎么个多法?”“1段是2点,2段是3点,3段是4点,4段是5点……”当学生清楚地得出“棵(点)=1+平均分”时,教师小结:“植树是植在点上的。”(4)问题变式。如果把20米改成50米,改成100米,200米呢?还能解决吗?“不管换成多远,方法都是一样的。”俞老师将例题引申到更为普遍的现象中。策略二:从基本模型拓展到其他模型。前文提及,在“植树问题”中涉及“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这三种模型,笔者认为,这三种模型应该以“两端都种”为基本模型,教学中不应该对三种模型平均用力,可重点教学“两端都种”,在此基础上通过变式发展得到“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的数学模型。这样既把握了三种数学模型的内在联系,又避免了教学时间不足的矛盾。仍以俞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20÷5+1”这个数学模型后,巧设了两个变式情境,并做拓展。(1)一端不种。教师问:“某某小朋友,你扛着5棵树准备去种,如果其中一端被一栋房子挡住了,你怎么办?”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方案:带回一棵树,即“20÷5+1-1”,也就是一端不种减1。(2)两端不种。教师又问:“某某小朋友,你也扛着5棵树去种,两端都被房子挡住了,你怎么办?”此为呈现出另一种特殊情况,即两端不种,带回两棵。学生得出方案:“20÷5+1-2”,即两端不种减2。这两个模型则是在“20÷5+1”这一经典模型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带回1棵就减1,带回2棵就减2。清楚直观,不易混淆。(3)模式拓展。教师又追问:“除了种树外,什么情况下可以一端不种,什么情况下可以两端不种?”通过再一次的举例,学生对“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学生学习“数学模型”的建构与应用,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经验与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精心培育模型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教师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应用,引导学生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钱塘小学屏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