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完美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芙蓉镇古华•古华,原名罗鸿玉,1942年生于湖南嘉禾。•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中篇小说:《浮屠岭》等•长篇小说:《芙蓉镇》•第一届(1982年六部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东方》魏巍•《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将军吟》莫应丰•《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芙蓉镇》古华•第二届(1985年三部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上下集)李准•《沉重的翅膀》张洁•《钟鼓楼》刘心武•第三届(1988年五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路遥•《少年天子》凌力•《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第二个太阳》刘白羽•《穆斯林的葬礼》霍达•(荣誉奖二部)•《浴血罗霄》萧克•《金瓯缺》徐兴业•第四届(1989-1994年四部长篇小说)•《战争和人》王火•《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白门柳》(一二部)刘斯奋•《骚动之秋》刘玉民•第五届(2000年四部长篇小说)•《抉择》张平•《尘埃落定》阿来(藏)•《长恨歌》王安忆•《茶人三部曲》(1、2)王旭烽•第六届(2005年五部长篇小说)•《张居正》熊召政•《无字》张洁•《历史的天空》徐贵祥•《英雄时代》柳建伟•《东藏记》宗璞•第七届(2008年,四部长篇小说)•《秦腔》贾平凹•《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暗算》麦家•《湖光山色》周大新谢晋内容提要•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湘南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主人公胡玉音•1963年,芙蓉镇上称得上生意兴隆的可以说是本镇胡玉音开设的米豆腐摊子。胡玉音是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女子,人称“芙蓉姐”,人长得秀美动人,加之待客热情,性情柔顺,食具又干净,米豆腐量足,作料香辣,她的摊子面前总是客来客往不断线。她的米豆腐摊子有几个老主顾是每圩必到的。•首先是粮站主任谷燕山,40多岁的南下干部,是个鳏夫。为了成全胡玉音的小生意,每圩从粮站打米厂卖给她碎米谷头子60斤。•再一个是党支部黎满庚,30来岁,转业军人,曾是玉音情投意合的少年情郎,因玉音出身不好只能做她的干哥。他吃米豆腐,无形中印证了摊子的合法性。•还有一个是镇上有名的“运动根子”王秋赦,专吃白食。每逢开展什么运动,必定跑红一阵,胡玉音自然招惹不起。•还有一个怪人秦书田,原是本县歌舞团的编导,后划为右派被开除回乡生产。他总是等客人少的时刻来吃米豆腐,嘴里还哼着广东音乐《步步高》的曲子。•镇上饮食店来了位女经理李国香,今年32岁,尚未成家。这位全县商业战线以批资本主义出名的女将有个当县委财贸书记的舅舅杨民高。她气不过胡玉音容貌好、生意隆,认定那米豆腐摊子是镇上唯一能和她争一高下的潜在威胁,加之在向谷燕山求爱时碰了壁,更是怀恨在心,暗中开始了她的“政治调查”。•胡玉音从此家破人亡。创作特色:•一、长于对地域风景、民情风俗的描绘,将地域风景与民情风俗相结合,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首先看到的是作者对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芙蓉镇的细致描绘。按照河———街———商铺吃食———人物的展开程式,一幅动人的“山镇风俗画”把读者引入一个优美的境界,领略到了山镇的独特韵味和山里人纯朴善良的美德。•采用民歌的形式再现地域风俗人情。民歌是人民群众借以咏唱他们的生活风习和思想感情的,是风俗画面中最有光彩的部分。•由于湘西民歌的渗入,沈从文笔下的风俗画,往往渗润着一种清脆的乡音和亲切的乡情。•《边城》中,正当翠翠久等祖父不归,赶热闹的人众已七船八船渡完,心中因安静生出一丝寂寞和自己也不察觉的莫名其妙的追求时,作家让她以极柔和的声音唱起巫师还愿迎神的歌,希望火神、大仙“睁眼看看我们这里人”,但愿“福禄绵”、“风调雨顺”,祈求神的“恩惠”与“好心”。•《芙蓉镇》也采用了熟悉的民歌来表现湘南山区的民俗民情。•“那边徕崽站一排,你敢砍柴就过来。镰刀把把打死你,镰刀嘴嘴挖眼埋。”•“那边妹子生的乖,你敢扯笋就过来。红绸帕子把你盖,花花轿子把你抬。”•《骂媒歌》:媒婆,媒婆。牙齿两边磨,又说男家田庄广,又说女子赛嫦娥,臭说香,死说活,爹娘、公婆晕脑壳……•“原来芙蓉镇一带山区,解放前妇女们中间盛行一种风俗歌舞———《喜歌堂》。不论贫富,凡是黄花闺女出嫁的前夕,村镇上的姐妹、姑嫂们,必来陪伴这女子坐歌堂,轮番歌舞,唱上两天三晚。歌词内容十分丰富,有《辞姐歌》《拜嫂歌》《劝娘歌》《骂媒歌》《怨郎歌》《轿夫歌》等百十首。⋯⋯《喜歌堂》的曲调,更有百首之多,既有山歌的朴素、风趣,又有瑶歌的清丽、柔婉。欢乐处,山花流水;悲戚处,如诉如怨;亢奋处,回肠荡气。洋溢着一种深厚浓郁的泥土气息。”风俗歌舞的介绍及《喜歌堂》歌词在文本中的出现,既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特异的民歌情调与艺术韵味,又反映了山区婚嫁的传统习俗。•二、善于将乡土风俗描写与时代政治风云相结合,在浓重的民情风俗文化中透露出严峻的社会政治内容,从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由于时代文化语境的变迁,尽管同沈从文一样,古华描写地方民情风俗的本领是很高的,运用民歌、民间故事的手段也很纯熟。“山镇风俗画”艺术地再现了独具湘南山区特色的芙蓉镇的地理环境、人情习俗。但是,古华写这些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寓政治风云于民情风俗图画”才是他的终极追求。古华希望读者关心的并非他的芙蓉树或吊脚楼,而是诸如胡玉音等人物在时代政治风云变幻中命运的升迁浮沉。芙蓉树或吊脚楼以及小镇的风俗人情的画面描绘,只不过充当了文本人物的若隐若现的背景和陪衬,故事情节才是小说的中心,而情节演变所要达到的目的则是折射时代政治风云对人物的摧残或庇护。•例证:•在文本中,《喜歌堂》是和作品的故事情节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并同人物的命运密切相关。•县剧团编导秦书田带领演员到芙蓉镇采风,把胡玉音的招亲仪式办成了一个《喜歌堂》歌舞现场表演会,并据此创编了大型反封建歌舞剧《女歌堂》。但这个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的歌舞剧,竟成了以后给秦书田带来数不尽的打击和屈辱的“祸根”。反右斗争中,《女歌堂》被打成反社会主义大毒草,秦书田被戴上右派分子帽子,“文革”中受到了更大的磨难,并和胡玉音一起被罚扫了三年街。在扫大街中,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用完美的理想构筑爱情的祭坛——《包法利夫人》•“流畅的诗,艰苦的写。”•居斯塔夫·福楼拜,19世纪中叶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就曾拜他为师。著名作品《包法利夫人》,《感情教育》《包法利夫人》悲剧分析•浪漫情怀的牺牲品•她梦中的那个世界里,恋人永远真诚,才子永远多情,恋情永远浪漫,生活永远不着边际。•“爱玛别出心裁,想在半夜举行火炬婚礼”(福楼拜,2007,22)•“结婚以前,自以为就有了爱情,可是,婚后却不见爱情生出的幸福。”•包法利式的心理,即:不满足于现实的浪漫主义。•爱玛是“一个属于虚伪的诗与虚伪的情感的女人。”•爱玛在被送到修道院接受教育,修道院违背常情的宗教生活和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戕害了她幼稚的心灵,使她对爱情生活充满了虚妄的假想,这正是她后来堕落的种子和温床。•“修道院的宗教教育实际上是对人的正常心灵的损害,禁欲主义的说教,宗教音乐和布道都以虚幻的情调刺激人们的欲望,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勾起人对浪漫色彩的幽会和消极虚幻的情调。”•“她爱海只爱还得惊涛骇浪,爱青草仅仅爱青草便生于废墟之间。她必须从事物得到一种切身利益;凡不能直接有助于她的感情发泄的,她就看成无用之物,弃之不顾。”——李健吾•爱玛的男人们没法与她幻想中的完美的情人相符合,不管他们最初的承诺怎样。查理,她的丈夫是浪漫主义冒险中不会存在的人物,甚至鲁道夫,这个最接近她要求的人,穿着昂贵的马靴,戴着昂贵的手套,而且有着稳定的收入,最终也让爱玛觉得粗俗,平庸。莱昂———这个年轻的浪漫主义艺术家的典型,当上第一职员后离开了她,遭到了爱玛的厌恶,并使她意识到在婚姻存续状态下的通奸完全无趣。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