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老舍、沈从文少数民族作家一、老舍汉族文化、满族文化、西方现代文化融合的文化视野老舍小说特色•特定时代地层市民的辛酸与生活趣味•对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反思•叙述话语的京味•诙谐幽默的格调•故事情节完整、叙述趣味的“叙事性小说”•亲近、平实、生动、趣味•1.精巧的情节结构•情节曲折多变,节奏紧张又富含悬念,故事性强。《骆驼祥子》的“三起三落”;《四世同堂》三线交叉并进:反抗日本侵略,民族正义形象钱默吟、祁瑞全;卖国汉奸冠太太、蓝东阳;知耻愤怒但又因循守旧的祁老太爷、李四爷。短篇《黑白李》•2.市民群像•四类:•A.老派市民:固守封建礼教、思想保守:老马、张大哥、老王等;老舍将他们的性格与传统文化加以联系,反思批判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B.新派市民:中西文化碰撞下的病态畸形儿,有毛姆崇拜西方《四世同堂》的丁约翰,有接受新式教育却毫无现代思想的祁瑞丰;赵子曰、张天真等;而有的则把新潮当做谋权营私、虚伪造势的工具如大赤包、冠晓荷等。这一类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老舍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警惕,也是对“新”比“旧”好单纯进化论观念的质疑。•C.正派市民:进步和正义力量的化身——理想市民:有在新思想引导下的觉醒者,钱默吟、祁瑞全;也有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侠肝义胆、守信重诺、锄奸扶正的正直人士:丁二爷、孙老者•D.挣扎于社会底层的底层市民,身上有弱点,生活穷途末路,并最终在糜烂污浊的社会中陨落了人生的华彩。车夫、巡警、暗娼、工匠、艺人、土匪等。•老舍作为满族人,对清朝败落导致百姓生活悲惨记忆尤深,加之自己从小到大体验到的也是贫穷市民的生活,所以老舍对城市贫民有着特殊的情感:虽然这些城市贫民生活落魄,营生低贱,但他们有着美好的操守——知荣辱、有良知、懂礼数、讲道理、爱清洁、守信诺、遵道安分。•3.人物塑造突出性格个性化,也注意外貌描写•虎妞:近于男性的粗爽刚利,又有女性的体贴娇媚。家庭和车厂的恶俗环境使得虎妞沾染上市侩粗野的习性,车厂管理者必然又有着强势蛮横的行事作风;老姑娘的处境使她对爱情、婚姻的渴望,祥子激起了她爱与被爱的欲求。•4.“说书”式的叙事方式•老舍借鉴了民间说书人的叙述方式,叙事者以说书人身份呈现,先引出话头,再闲话几句,然后归回正题。常用设问句挑动或应和读者的疑问。营造“说”和“听”的环境,增强现场感。二、沈从文•在现代性文化反思过程中重估区域文化价值和人性美的礼赞;•对汉文化批判的同时对少数民族文化内在品质认识;•牧歌式审美风格的追求和小说、散文文体的融合城市、乡村两极叙事•乡村叙事——早年湘西生活经验累积•城市叙事——成年后寓居城市的生存体验•对乡村世界的深切认同,对城市生存方式的厌恶•两种叙事彼此参照、相互解释一)城市叙事•《绅士太太》《八骏图》《有学问的人》《都市一妇人》绅士绅士大少爷绅士太太三姨娘绅士与情人幽会太太尾随少爷与姨娘偷情•城市人:外表光鲜、身份体面、彬彬有礼,绅士风度;但道貌岸然,灵魂与人格腐败不堪。•城市是欲望的策源地,是罪恶、丑陋的化身二)乡村叙事•“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中人截然不同!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诡诈。”•对湘西世界的倾情赞美,既精心绘制湘西优美的自然,也还原湘西风俗,更倾向状写湘西人“健康、优美、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从不以现代理性来反照乡土的阴暗,他是反现代立场,审视反思现代理性,故而湘西世界虽然不是完美无缺,但也没有给人带来悲剧意味。因为在残缺的湘西是自然的人生形式,不违反善良健康的人性,无需修补,需要修正的确是湘西以外的世界。《萧萧》《丈夫》《柏子》《边城》•汉族婚俗——“车路”请媒人提亲,双方家长同意后撮合;注重“家长意志,门当户对”(天保)•苗族风俗——“马路”男方在月夜给女方唱情歌,唱到女方动心,答应嫁给对方。注重“男女自由选择,个人感受”。(傩送)•苗汉两种文化的冲突•苗族文化自由率真,尚义厚情,但在汉族文化侵蚀下,湘西陷入了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