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積經講記》丙三作教化事業丁一畢竟智藥治戊一總說(p.155)爾時,世尊復告大迦葉:『菩薩常應求利眾生。又正修習一切所有福德善根,等心施與一切眾生。所得智藥,遍到十方療治眾生,皆令畢竟。云何名為畢竟智藥?一、承先啟後1、正明菩薩道中,已說了「修廣大正行」1,「習甚深中觀」2,現在要說起方便大用,「作教化事業」3。前二是自利,這裡要說利他。42、菩薩雖以利他為重,而實是自利利他相成的。如修廣大正行,都是與眾生有利益的。而現在要說的方便教化,又都是從自己的修集得來。怎樣自利,就怎樣利他,所以菩薩是在「利他為先」的原則下,去從事自利利他,上求下化的工作。51「修廣大正行」:《寶積經講記》,p.21-92。2「習甚深中觀」:《寶積經講記》,p.92-155。3「作教化事業」:《寶積經講記》,p.155-196。4《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165-1166:《寶積經》的各種譯本,文段略有出入,但全經的主要部分,是相同的。佛為大迦葉說。(一)辨菩薩的行相:菩薩的「正行差別」,是得智慧,不失菩提心,增長善法,直心,善調順,正道,善知識,真實菩薩:共八事,一一事以四法來分別,並反說不合正行的菩薩邪行。「正行勝利」,是得大藏,過魔事,攝善根,福德莊嚴。「正行成就」,是名符其實的菩薩,應該具足三十二法。(二)讚菩薩的功德,共舉十九種譬喻。(三)習中道正觀:我空中道;法空中道,約蘊、界、緣起來闡明。更抉擇空義,以免誤解,及智起觀息、智生結業滅的意義。(四)辨菩薩的特勝:依八種譬喻,明勝過聲聞、辟支佛的菩薩功德。(五)明菩薩利濟眾生:「畢竟智藥」,是不淨、慈悲等對治門,三十七道品,對治眾生的煩惱重病。「出世智藥」,是從緣起空無我中,觀自心的虛妄不可得,而悟入無為聖性。無為聖性是泯絕一切相的;是平等、不二、遠離、寂靜、清淨、無我、無高下、真諦、無盡、常、樂、淨、無我、真淨──以上是菩薩正道。5[1]《我之宗教觀》,p.62-63:大道之二階與二類:修身為本的大道,可以略分為二階。我們的身心是不清淨的:思想有錯誤,行為多有不妥當。由於自己的身心不淨,所作都成為生死邊事;煩惱與不淨業,招感了種種苦果。所以學佛應先將自己的身心轉變過來,使成為清淨的,超過一般的;這叫自利,也叫「般若道」。因為凡夫都是情識衝動的,缺乏正智,以致一切是顛倒雜染。這非要有般若(智慧),才能轉化身心:這是第一階。利他為第二階,也叫「方便道」。自己學習成就,才可以利人。如自己還墮在水裡,不會浮水,這怎麼能救別人呢?至少要學會游泳的本領才得。依大乘的真義來說,菩薩是應該先利人的,也就是利他為先,從利他中去完成自利。所以說:「自未得度先度他,菩薩以是初發心」。可見成就自利的般若道,決非專顧自己,而是在力量未充分時,隨緣利他而著重自利。等到真得自利,那就專重利他了。佛法依此自利利他的先後程序,分為二階。儒家的大學過程,也是一樣。修身為本,這要從致162《寶積經講記》二、「作教化事業」分二科在菩薩的方便化導中,分「畢竟智藥」與「出世智藥」二科。6菩薩能治眾生的生死苦惱病,主要是智慧,所以叫智藥。1、菩薩以般若──智慧而修集的一切法藥,是能根治眾生生死重病的,所以叫畢竟智藥,畢竟就是究竟徹底的意思。知,誠意,正心中去完成,就是完成自己的初階。雖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時刻不忘仁民愛物;而修學過程,非先完成修身不可。能修身,然後能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第二階。這樣,為學以修身為本;要成賢成聖,必先從修己做起,儒、佛大致相合。佛法是,完成自利的,可以廣度眾生,莊嚴國土。儒者說:修其身,而後能齊家治國,明明德於天下。[2]《華雨集.第四冊》,p.59-61:依三心而修行,一切都是菩薩行。初修菩薩行的,經說「十善菩薩發大心」。十善是:不殺生,不不與取[偷盜],不邪淫(出家的是「不淫」),這三善是正常合理的身行。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這四善是正常合理的語(言文字)行。不貪,不瞋,不邪見,這三善是正常合理的意行。這裏的不貪,是不貪著財利、名聞、權力;不瞋就是慈(悲)心;不邪見是知善惡業報,信三寶功德;知道前途的光明──解脫、成佛,都從自己的修集善行中來,不會迷妄的求神力等救護。這十善,如依三心而修,就是「十善菩薩」行了。或者覺得:這是重於私德的,沒有為人類謀幸福的積極態度,這是誤會了!佛法是宗教的,不重視自己身心的淨化,那是自救不了,焉能度人!經上說:「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薩於此初發心」。怎樣的先度他呢?如有福國利民的抱負,自己卻沒有學識,或生活糜爛,或一意孤行,他能達成偉大的抱負嗎?所以菩薩發心,當然以「利他為先」,這是崇高的理想;要達成利他目的,不能不淨化自己身心。這就是理想要高,而實行要從切近處做起。菩薩在堅定菩提,長養慈悲心,勝解緣起空性的正見中,淨化身心,日漸進步。這不是說要自己解脫了,成了大菩薩,成了佛再來利他,而是在自身的進修中,「隨分隨力」的從事利他,不斷進修,自身的福德、智慧漸大,利他的力量也越大,這是初學菩薩行者應有的認識。[3]《佛在人間》(p.103-p.104):行十善,與人天乘有什麼差別?這二者,是大大不同的。這裡所說的人間佛教,是菩薩道,具足正信正見,以慈悲利他為先。學發菩提心的,勝解一切法──身心、自他、依正,都是輾轉的緣起法;了知自他相依,而性相畢竟空。依據即空而有的緣起慧,引起平等普利一切的利他悲願,廣行十善,積集資糧。這與人乘法,著重於偏狹的家庭,為自己的人天福報而修持,是根本不同的。初學發菩提心的,了知世間是緣起的,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互為六親眷屬。一切人類,於自己都展轉依存,有恩有德,所以修不殺不盜等十善行。即此人間正行,化成悲智相應的菩薩法門,與自私的人天果報,完全不同。這樣的人間佛教,是大乘道,從人間正行去修集菩薩行的大乘道;所以菩薩法不礙人生正行,而人生正行即是菩薩法門。以凡夫身來學菩薩行,向於佛道的,不會標榜神奇,也不會矜誇玄妙,而從平實穩健處著手做起。一切佛菩薩,都由此道修學而成,修學這樣的人本大乘法,如久修利根,不離此人間正行,自會超證直入。如一般初學的,循此修學,保證能不失人身,不礙大乘,這是唯一有利而沒有險曲的大道!6「丁一、畢竟智藥」:《寶積經講記》,p.155-171。「丁二、出世智藥」:《寶積經講記》,p.171-196。163《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166:「『畢竟智藥』,是不淨、慈悲等對治門,三十七道品,對治眾生的煩惱重病。『出世智藥』,是從緣起空無我中,觀自心的虛妄不可得,而悟入無為聖性。無為聖性是泯絕一切相的;是平等、不二、遠離、寂靜、清淨、無我、無高下、真諦、無盡、常、樂、淨、無我、真淨」。《寶積經講記》2、這些智藥,雖能達到菩提、涅槃,但或是遠方便,或是近方便;或是助成的,或是主要的。7那切近而主要的智藥,名為出世智藥。菩薩修集得來的佛法,不外這二類。三、爾時,世尊復告大迦葉:『菩薩常應求利眾生。又正修習一切所有福德善根,等心施與一切眾生。所得智藥,遍到十方療治眾生,皆令畢竟。云何名為畢竟智藥?說明畢竟智藥,先總說。這是另起一大段,所以經上說:「爾時,世尊」又「告大迦葉」說:修廣大正行,與甚深中觀的「菩薩」,是出發於大菩提心的,利他心重,所以「常應」尋「求」方便,怎樣去「利眾生」。要利益眾生,就知道要切實修學。1、約修集福德說,「又正修習一切所有」的「福德善根」,不是為自己,而願以平「等心」8,普遍的回向,「施與一切眾生」,同得解脫,同成佛道。97《大智度論》卷53,大正25,440c:問曰:菩薩道,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何以故更問?答曰:菩薩時有道,佛已到不須道,是道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菩提道。菩薩行是道故,名菩薩道。此中佛說:遠道,所謂六波羅蜜菩薩道也;近道,所謂三十七品菩提道也。六波羅蜜中布施、持戒等雜,故遠;三十七品但有禪定、智慧,故近。六波羅蜜有世間、出世間雜,故遠;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等乃至大慈大悲,畢竟清淨,故近。復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者,從初發意乃至金剛三昧,其中為菩提菩薩行,皆是菩提道。8《藥師經講記》,p.131:「我們不但對於父母師長、兄弟妻子,不生怒害心,「於一切有情」,也應盡量生「起利益」和「安樂」,皆待以「慈、悲、喜、捨,平等之心」。慈是與樂,悲即拔苦;一方多予人快樂,一方減除人的苦痛,名為慈悲。喜是無嫉妒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歡喜心。捨即平等心,不分冤親愛惡,一律平等看待。這四種心,名為四無量心;此心非常廣大,因在一切眾生邊起,而眾生無量,此心也就無量,故名四無量心。」9《華雨集第二冊》,p.159-161:「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大智度論》卷61,大正25,487c-488a說:「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末後成佛。……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164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了!《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佛道」。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寶積經講記》2、約修習智德說,凡菩薩修習「所得智藥」,也願與眾生共有,所以「遍到十方」世界,去「療治眾生」的身心重病。10不但去療治,而且「皆令畢竟」全愈,這正如《金剛經》所說:『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11。那麼,那些藥「名為畢竟智藥」呢?戊二別說己一諸對治行10《大智度論》卷1,大正25,60a-b:「對治悉檀者,有法,對治則有,實性則無。譬如重、熱、膩、酢、醎藥草飲食等,於風病中名為藥,於餘病非藥。若輕、冷、甘、苦、澁藥草飲食等,於熱病名為藥,於餘病非藥。若輕、辛、苦、澁、熱藥草飲食等,於冷病中名為藥,於餘病非藥。佛法中治心病亦如是:不淨觀思惟,於貪欲病中,名為善對治法;於瞋恚病中,不名為善,非對治法。所以者何?觀身過失,名不淨觀;若瞋恚人觀過失者,則增益瞋恚火故。思惟慈心,於瞋恚病中,名為善對治法;於貪欲病中,不名為善,非對治法。所以者何?慈心於眾生中求好事觀功德;若貪欲人求好事觀功德者,則增益貪欲故。因緣觀法,於愚癡病中,名為善對治法;於貪欲、瞋恚病中,不名為善,非對治法。所以者何?先邪觀故生邪見,邪見即是愚癡。……[無常觀:]復次,著常顛倒眾生,不知諸法相似相續有;如是人觀無常,是對治悉檀,非第一義。何以故?一切諸法自性空故。如說偈言:「無常見有常,是名為顛倒;空中無無常,何處見有常?」……一切有為法無常,苦、無我等亦如是。如是等相,名為對治悉檀。」11[1]《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8,749a:「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2]《般若經講記》,p.35-36:「佛法說涅槃,有二:一、有餘(依)涅槃:通達一切法的寂滅性,離煩惱而得到內心的解脫,即是涅槃。但由前生惑業所感的果報身還在,從身體而來的痛苦,還未能解除。所以,即使是阿羅漢,饑寒老病的身苦,還是一樣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