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是梁的支座基础梁是柱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结构各构件的连接关系(支座)柱编号xxQZ剪力墙上柱xxLZ梁上柱xxXZ芯柱xxKZZ框支柱xxKZ框架柱序号代号柱类型03G101-1P7框架柱列表注写方式03G101-1P10框架柱截面注写方式屋面15.870412.2703.638.6703.624.4704.21-0.0304.5-1-4.5304.5层号标高(m)层高03G101-1P11柱复合箍筋的拆分03G101-1P461、钢筋局部重叠不超过二层2、箍筋在箍住主筋的时候应按照隔一拉一,拆分也是如此箍筋类型号:5*4梁钢筋梁编号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悬挑楼层框架梁KLxx(xx)、(xxA)或(xxB)屋面框架梁WKLxx(xx)、(xxA)或(xxB)框支梁KZLxx(xx)、(xxA)或(xxB)非框架梁Lxx(xx)、(xxA)或(xxB)悬挑梁XLxx——井字梁JZLxx(xx)、(xxA)或(xxB)03G101-1P23梁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梁平法施工图在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一、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示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示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以原位标注取值优先。二、集中标注规则1、梁截面尺寸b*h2、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梁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例:(1)φ8@100/200(4),表示梁端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箍筋用四肢箍。(2)13φ10@150/200(2)表示:箍筋用直径为10mm的Ⅰ级钢筋,梁端各有13个,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箍筋用双肢箍。3、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表示为:角部纵筋+(架立筋)例:2φ22+(4φ12)表示:2根Ⅱ级钢,直径为22mm的通长筋,4φ12为架立筋。梁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4、受力钢筋:上、下部纵筋用分号“;”分隔开来。例:3φ22;3φ20表示:梁上部配置3φ22的通长筋,下部配制3φ20的通长筋。5、构造钢筋:以大写字母G开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侧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例:G4φ12表示:梁两侧共配置4φ12的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2根。梁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三、原位标注规则1、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当上部纵筋多于1排时,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6φ254/2表示:上排4φ25,下排2φ252、梁下部纵筋多于1排时,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6φ252/4表示:上排2φ25,下排4φ253、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例:6φ252(-2)/4表示:上排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4φ25全部伸入支座。板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一、有梁楼盖板平法施工图表示方式板平面注写主要包括:板块集中标注板支座原位标注1、板块集中标注内容: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梁平法表示板块编号:对于普通楼面,两向均以一跨为一板块,所有板块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的板块可择其中做集中标注,其他仅注写置于圆圈内的板编号,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板厚:注写为h=xxx;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xxx/xxx;当设计已在图注中统一注明板厚时,此项可不注。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并以B代表下部,以T代表上部。X向贯通纵筋以X打头,Y向贯通纵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纵筋配置相同时则以X&Y打头。当为单向板时,另一向贯通的分布筋可不必注写,统一在图中注明。板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板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板面标高高差: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将其注写在括号内,无高差则不注。例:板集中标注:LB5H=100B:Xφ12@120;Yφ10@110表示5号楼面板,板厚100,板下部配置贯通纵筋X向为φ12@120,Y向为φ10@110;板上部无贯通纵筋。注:同一编号板块的类型、板厚和贯通纵筋均应相同,但板面标高、跨度、平面形状以及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可以不同。板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2、板支座原位标注标注内容: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表示方法,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垂直于板支座绘制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以该线段代表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配筋值,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写在括号内,且当为一跨时可不注,XXA表示一端悬挑,XXB表示两端悬挑)线段下方位置注明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当两侧对称延伸时,可在一侧线段下方标注,另一侧不注。板配筋平法标注板配筋传统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