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论(米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外社会学理论授课教师李伟梁lwl7208@sina.com符号互动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一、社会互动论的来源与传统1.苏格兰伦理学家的影响亚当·斯密:(1)镜子→库利的镜中我(2)同情:站在他人立场上思考问题,打开社会交往的大门大卫·休谟:(1)镜子;(2)同情2.詹姆斯:(1)习惯(2)自我:①物质我②精神我③社会我④纯粹的我(3)社会我:→米德的主体我和客体我(社会我)3.鲍德温的自我发展三阶段论他认为儿童的自我发展有三个阶段:(1)投射阶段(2)主观阶段(3)射出阶段→库利的同情反省方法;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4.杜威的社会互动思想⑴思维(精神)是一种人们在头脑中定义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人类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的过程,区分并消除与环境不相协调的行为方式,并找出能实现协调目标的行为方式。⑵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研究。⑶强调社会科学理论要能解决实际问题。二、库利的“镜中我”思想Cooley,CharlesHorton[1864-1929]1.镜中我的概念:2.他认为“镜中自我”由三个阶段构成:A.感觉阶段,即我们所想象的的我们在他人面前的形象,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B.解释或定义阶段,即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是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C.自我反应阶段,即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3.首属群体:人性的养育所(家庭、儿童游戏群体、邻里和其他类似社会群体)三、托马斯的情境定义Thomas,WilliamIsaac[1863-1947]1.《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一书的方法论由托马斯和兹纳涅斯基合著的《波兰农民》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体现了托马斯的研究特点,也代表了美国社会学研究方向的转变。在此之前,美国一向存在着坐而论道的社会学(库利是这一方面的代表)和社会调查两种传统,理论学说和经验研究一直是彼此分离的活动。托马斯批评了不做经验研究却宣称提供了可靠知识的常识性社会学,批评了为尽早达到眼前实际目标而把研究局限于零星观察的做法。2.情境定义托马斯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提出了情境定义。人们对于客观环境都有自己的主观定义。(强调主观因素的作用)情境的社会定义对于个人人格和人生观的产生的重要性。情境的社会定义与个人定义的冲突。四、米德的互动论Mead,GeorgeHerbert[1863-1931]•(GeorgeHerbertMead1863-1931)是美国古典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社会哲学家,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符号互动论的创立者。•1934Mind,Self,andSociety•米德从进化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人的心灵、自我从社会中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尤其强调了有机体与环境、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思想。米德所发表的关于人类行为、互动和组织的观点是社会科学中关于符号互动的大部分现代阐述的概念基础,因此人们常把米德的社会心理学简称为“符号互动论”。1.社会行为与符号定义•他强调外在的客观世界、客观行为对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性,也强调内在的个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解释、主观的行为对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性。•符号在完成这些行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符号使人们能预先知道他们自己与他人的行为,能够期待未来将来发生的互动过程;符号使人们在互动发生之前调整各自的行为或选择某种行为;符号还能使人们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结果以及人们之间行为的结果,因而大大促进了合作性活动。2.心灵、自我与社会•自我:对社会客观现实的内化和主观解释,自我观念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自我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产生于个人的社会经历;自我是一种过程,产生于自我反省、反思的活动中。•自我(self)又可以分为主体我与客体我,是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统一与对立性的综合体。主体我(I),也称自然我,是人的一种本能冲动,未经过社会化的、自然形成的我。客体我(ME),也称社会我,是经过社会化的我,是社会化的结果。•心灵自与社会的三个基本公式心灵=生理性冲动+反映性冲动互动为心理的本质微观自我=主我(I)+客我(ME)互动为自我的本质中观社会=自我+他人互动为社会的本质宏观3.儿童自我的形成发展过程的两个阶段A.嬉戏阶段:角色意识的形成、模仿B.群体游戏阶段:复杂性、组织性、规则性、预期性、稳定性、普遍性五、布鲁默概括的互动论的三个特征1.研究对象:社会现实•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现实,它既不是由人的心灵创造(唯心主义),也不是永恒固定和静止的(实在主义),而是变异的,由活动着的人们不停地创造,通过各种符号进行互动而表现于世的。2.符号互动•行动:人的行动总是有目的的,而且是针对他人的回应,因此其本质就是社会互动。社会中最典型的现象就是符号互动,即人类相互之间对对方的行为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定义,并以此为依据而进行互动。3.符号互动的的主体、客体与解释性行动•社会中各主体(行动者)之间进行互动时,其针对的对象(客体)并没有固定的意义,其意义是符号互动的产物。•他将客体分为三种:物质客体,社会客体和抽象客体。虽然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人有不同的意义,但对同一社会的成员来说,他们所遇到的大多数情境是有着相同的定义的,正是通过这种共同的理解与定义,通过“移情”,从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理解同一客体的意义,人们的互动才得以进行。•所谓的解释性行动就是由人们对事物的解释和在这种解释基础上产生的行为两方面构成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就是由这些解释性行动组成的,包括个人行动和集体行动。4.符号互动论与功能主义理论的区别•布鲁默的理论与传统功能主义理论的区别:传统功能主义将社会视为一种结构,认为人的行为是这种结构的必然产物,宏观的社会结构决定着人们的活动,人的行为与行动无关[人是被动者];他认为,社会结构只不过是给人们提供一种活动情景,为人们解释其所处的情境提供一套固定的符号,参与并影响了人们的行动,但是社会结构和组织只不是人们活动的产物,每个人的行为都受行动者自己的控制,人是有选择能力的。[人是能动者]5.符号互动论基本思想归纳(1)人类对待事物所采取的行为是以他们赋予该事物的意义为基础的;(2)这些意义乃是社会互动的产物;(3)通过个人对各自所遇到的符号所作的解释过程,这些意义得到修正与运用。六、戈夫曼的人际互动论E·Golffman,1922-1982代表作:日常生活的自我再现(1959)ThePresentationofSelfinEverydayLife1.戏剧要素分析:剧本、舞台、演员与观众A.人生就是大舞台•他将社会机构比作一个舞台,认为人们都在这里登台表演,引用莎士比亚的话说:“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女不过是这舞台上的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活动场所,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要扮演很多的角色。”•抽象的理论术语:社会现实—自我•通常的日常话语:戏剧—演员•在剧本、舞台、演员与观众之中,最值得研究的是演员的表演行为。•戈夫曼的戏剧论认为,个体在特定时间内表演的区域(舞台)总是可以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演员在表演时的形势,包括背景和个人门面两个部分。背景:由物理性东西组成。个人门面:包括外观和举止方式两个部分。外观指说明表演者的体态、气质及其身份等,举止方式指演员在特定环境所期望表演的行动,·后台:与前台相对应,演员在前台的表演追求的是自我应当或想达到的理想化形式,演员的表演是一种合乎情境要求的行动。2.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如何在他人以上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即演员如何努力去反映一系列故意或有意性的行动,如制作场景、有意性的渲染气氛等;同时,努力去反对一些非期望性的行动,如不合时宜的突发之举。A.理想化表演(对期望性行动的印象管理):选择,隐藏,掩饰•策略:a.选择:个人在扮演某种角色时还应重视对环境与位置的选择,即选择角色表演的背景。b.隐藏:个人在表演时故意隐藏不利于自己表演的东西。c.掩饰:用其他手段掩饰其在表演中出现的差错,以不让观众发现破绽,以展现自己的理想化形象。B.神秘化表演和误解表演a.神秘化:在表演时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别人产生一种敬畏心理。b.误解:使别人得到产生错觉,得到假印象(错觉)的表演。C.补救表演补救:应付一些未预期的意外行动,如无意动作、不合时宜的闯入、失礼、当众吵闹等都会导致表演的不协调,此时演员的表演就要随情况而变,采取一些巧妙的手段加以补救。3.角色距离•指个人与其角色之间存在着的差距或裂痕。个人在某种角色上是否能积极地发挥俢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只有当某种角色不仅适合一个承担,而且对他具有某种挑战意味时,这个人才可能充分施展其才能,进入角色。七、总结与评价(一)总结:1.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主要有:①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2.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有:①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②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③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④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⑤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⑥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3.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特征•符号互动论者倾向于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和解释性的方法论,偏爱参与观察、生活史研究、人种史、不透明的被脉络化了的互动片断或行为标本等方法,强调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静止的、结构的属性;必须研究真实的社会情境,而不是通过运用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来构成人造情境。符号互动论者不运用正式的数据搜集法和数据分析法,而代之以概括性的和一般的方法论的指令,这些指令要求对被调查的对象采取“尊重”态度。(二)理论的意义:1.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2.注重微观的研究,重视人际互动的过程,有利于寻找问题产生的个别原因,比结构功能主义的考察更加细致。3.重视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考察,主张从生活经验中得出,有助于人们研究现实的、实际的总是。4.成为微观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领头羊,推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三)理论的缺陷:1.过于强调人的主观因素、心理意识,忽视了客观实际2.过于强调每个个别人的因素,没有看到作为整体的社会结构、制度和组织的作用。3.研究过于微观,只能研究个人或小群体,无法研究大规模的、总体的社会现象。4.在方法论上片面强调感觉、直觉的重要,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的真实性。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