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考点概览: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考点一、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①并保留在现实生活②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③的文化。概念解析:①―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带有民族色彩②―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渗透到各个领域③-具有相对稳定性从历史到现实――具有继承性特点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含义影响地位例子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①传统习俗的继承②传统建筑的继承③传统文艺的继承④传统思想的继承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含义影响地位例子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文学艺术,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有悠久的历史,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有宫廷、民用、宗教、桥梁、园林、城市建筑等,如北京菊儿胡同京剧、武术、诗赋、散文、书法等“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3、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首先,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其次,传统文化延伸到现在,仍然存在于现实中。(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①,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①稳定性+②稳定是相对的注意:这里的“稳定”是“相对稳定”而非“永恒不变”,一定要把握传统文化其“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精神根基)。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2009广东)“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较大的包容性B.较强的保守性C.相对的稳定性D.鲜明的民族性(2009安徽卷)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2009厦门单科质检23)材料三2009年春节消费不仅没有降温,反而更加火爆。据商务部监测,春节黄金周,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900亿元,同比增长13.8%。四川汶川、北川、青川等灾区商品供应丰富、物价稳定,灾区人民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自古以来,中国人独有的“过年情结”——冷了什么也不能冷了过年,成了消费市场的强劲动力。中国人“冷了什么也不能冷了过年”的过年情结蕴含了哪些传统文化的道理?中国人“冷了什么也不能冷了过年”的过年情结蕴含了哪些传统文化的道理?(3)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过春节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不因困难和灾难放弃过年传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4、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影响(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促进国家的兴旺发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8年高考海南卷,18)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回答下题。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008年高考广东卷,18)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文化的作用的两面性与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文化的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作用考点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是什么——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为什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3、怎么办——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A.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B.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009山东卷)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007广东卷37)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取之不尽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5分)(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5分)⑴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文化现象。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取创作的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该有正确的态度。⑵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影视翻拍中国名著时不应该“全盘照搬”或者“断章取义”。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考点三、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外在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2、内在因素: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1)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2)思想运动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先导,大大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3、教育因素-教育方式的变革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②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③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考点四、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是什么: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不断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辨析: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2)继承传统文化,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要肯定,要发扬。继承,并不是全盘接受。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然也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3)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4)题目观点把继承和发展分为先后,是不科学的。2、怎么办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注意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一:文化的发展就是对旧文化的完全否定。文化的发展是指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不是对旧文化的简单否定。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文化的发展是克服传统文化里面的糟粕又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曲折性的上升,前进,认为文化的发展就是对旧文化的完全否定,其实质是没有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否定了继承注意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二:继承与发展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继承指的是承袭传统,而发展指的是不断改造旧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二者是不的。继承与发展都处于文化发展这一个过程中,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而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继承与发展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看到了两者的不同,但割裂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其实质否定了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异同点比较文化传播文化继承区别侧重横向—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纵向---同一国家和历史与现实之间原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具有继承性态度洋为中用,对外推广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共同点都能促进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精华与糟粕,要辩证分析;教育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②侧重点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2)联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前提和基础;“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必然要求,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除(2008年高考江苏卷,21)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