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翻译简史一、学习翻译史的主要意义1.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2.翻译史是翻译理论的一部分,从本质上认识翻译性质和规律3.有利于我们理解翻译理论,开阔视野。4.帮助我们更好理解翻译的功能和各种翻译现象。•翻译史的学习主要把握的内容:什么时代(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谁(人物简单的生平)翻译了什么典籍二、中国翻译史划分阶段按照中国历史的分期划分成四个阶段: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古代翻译史:1.先秦的零星翻译论述——清乾隆初年《番清说》2.东汉至宋代的佛经翻译3.古代佛经翻译的四个阶段4.明清的宗教、科技翻译近代翻译史:起于鸦片战争——“五四”运动现代翻译史:从“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代翻译史:建国后——至今三、周朝到东汉桓帝前的翻译•原始社会各氏族或部族间,应该有双语人或多语人的翻译活动,无文献可查。•夏、商两代,现存的史料记载也很简单。如《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有下列记载: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于夷”、“方夷”与夏、商王族并非同一部族,语言有殊,遣使“来宾”,必然需要翻译,否则无法进行活动。(一)翻译官职1.周代•《周礼》、《礼记》翻译活动的最早文字记载。•《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因此,后称翻译为“象寄译鞮”。•《国语•周语》“蛮夷反舌”——“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职也。”称司翻译之职者为“舌人”•“象胥”——接待四方民族和国家的使节与宾客,并且负责翻译事宜。2.秦与汉统称为“译”例如:汉武帝时始通西域——译长、议员(二)外事机构名称•周:大行人下属的象胥•秦:典客和典属国•西汉:典客——典属国——大行令——大鸿胪——尚书主客曹•东汉:大鸿胪——客曹尚书(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客曹•代表作品:(1)《匈奴歌》——古代匈奴族留存下来的唯一的文学作品(2)白狼王歌——作者(唐菆(zōu))、译者(犍为郡椽(chuán)田恭)、汉字记音•汉民族的史书中对游牧民族的卑视。《说文》:“羌,西方牧羊人,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游牧民族的族名和国名全都加上了异类的标志,古书中带有反犬傍的族名40多个。•“白狼”一名白兰,徐嘉瑞在《大理古代文化史稿》中考证,“白兰为西羌之别种,其地在今四川理藩县”。•魏晋南北朝和隋:大鸿胪、鸿胪寺、主客司•唐:鸿胪寺、客省和礼部主客郎中•宋:鸿胪寺、中书省和礼部主客郎中•元:礼部下属的会同馆•明:鸿胪寺和礼部下属的主客清史司•清:鸿胪寺、理藩院和礼部下属的会同四译馆以及后来改设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民国及现在:外交部,配有译员四、“翻、译”的发轫与演变(一)、关于“译”•历史上,翻译之名发轫于《周礼•秋官》。•译官所司之职是“通其志,达其欲”。“是故《周礼》有象胥氏通六蛮语,狄鞮主七戎,寄司九夷,译知八狄。”•“寄”、“象”、“狄鞮”、“译”只是官职的概念,不是翻译活动。•“寄”、“象”、“狄鞮”三个名称渐次销声匿迹,“译”字成了翻译的统称。“南方曰象”、“北方曰译”•《译经篇》这样解释:“今四方之民,译官显著者何也?疑汉以来多事北方,故译名烂熟矣。”•及至唐代,翻译活动的概念终于渐发头角。孔颖达:“译,陈也,陈说内外之言。”贾公彦“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翻译之名仍是一“译”字,以“翻译”明确指称翻译活动的现象始终没有出现。(二)、关于“翻”•《译经篇》“彝乎东汉,始译《四十二章经》,复加之为翻也。翻也者,如翻锦绮(qi),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由是‘翻’‘译’二名行焉。”•二名并行,指的应是“翻”、“译”二字均可单独用来指称翻译活动,并非一起联合使用之意,不能做“翻译”之名出现。(三)、关于“翻译”•“翻译二字连用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但其义尚不清楚。”•自汉代始,“译”不仅指“通其志,达其欲”之事,而且把佛经翻译活动也包括了进去。“翻译”的外延已经开始扩大。•宋代高僧法云对翻译进行了定义。“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则大同。”对翻译性质的探讨的倾向。但从外延上看,它把翻译活动局限于佛经翻译活动,•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翻译的外延再次扩大为科技翻译又纳入其中。徐光启:“臣等愚心以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清末,严复,林纾等人,翻译的外延扩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新文化运动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翻译概念。•今天的翻译概念又有新的发展。《现代汉语词典》:“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它代表着我国当代意义最宽泛、最一般的翻译概念。(四)、关于现今“翻译”的内涵•翻译这一概念本身很复杂。作为术语使用的翻译有三层含义:翻译研究、翻译产品、翻译行为翻译研究又可分为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宏观研究、微观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规约性研究。翻译产品涉及翻译的方式(归化、异化、杂合化)、种类(笔译、口译、通用翻译、专门用途翻译、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语内、语际、符际翻译.中译外、外译中)以及相关评判标准。六、中国翻译史的重要时期1.公元5-10世纪,自汉末至宋初、在隋唐达到鼎盛时期的佛经翻译。2.17世纪末18世纪初,明末清初,西学译介。3.清末民初至20世纪30年代,对西学的大规模译介。4.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对外国文化的又一轮大规模译介活动。七、佛经翻译(一)概况:持续时间(千年以上)——始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魏晋南北朝时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臻于极盛——北宋式微——元以后为尾声古代翻译史•佛经翻译是古代印度文化与中华固有文化之间的互补性的平等交流。虽有抵触但最终融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原因:1.印度佛教在传入时即依附和迎合本土文化2.印度佛教本身也具有郁中华文化相近或相通的因素,而且包含可以补充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定内容(二)著名佛经翻译家安世高、支谦、道安、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义净、彦琮、赞宁等古代翻译史•但在当时,以上译者的译作都没有产生大的影响。原因:汉代的佛教始终被视为当时社会上所盛行的神仙方术迷信的一种。汉代人对佛教的理解,可以说就是道术,他们总是把“浮屠”和“老子”并称。古代翻译史•我国翻译史上有文本的笔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印度佛经的翻译。•因此,这之前是我国历史上的口译阶段。公元148年至今应是口笔译并行的阶段。•从东汉末至北宋初的佛经翻译,将近千年,其时间之长,可以视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大特色。(三)佛经翻译的影响1在中国传播并发展了佛教2中国文明史上的盛举3对于中国文化(哲学、宗教、文学、音韵学、语言文体、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产生深远影响4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翻译家,形成了不同的翻译学派,总结出翻译观点和理论5中国翻译事业的奠基石(四)与佛经翻译紧密关联的概念•翻译:转梵语而成汉言也。亦作繙译。翻译名义集一曰:“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则大同。”•译经:指佛经翻译。在我国古代,是指将梵本等佛典翻译为汉文而言。广义而言,并不限于经藏,如律、论之翻译亦皆称为译经。印度各种方言流传的佛典,被整理为梵语、巴利语之原典,及至佛教传来东方诸国,遂逐渐译成各国语言。•奉诏译:我国古代译经,大多由朝廷保护设置译经院以完成译业,此类译经称为奉诏译。•单译(等):译经中,仅译出一次者,称为单译、一译。翻译二次以上者,称为重译、异译、同本异译。译者名称不明的经典,称作失译经。•旧译及新译:佛教用语。北宋从义《法华三大部补注》卷五:“刘汉以来,谓之旧译;李唐而下,谓之新译。”唐代玄奘及其以后的翻译,称为新译;玄奘以前所译称为旧译。•格义:把佛教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较,用中国文化中某些类似的概念与佛教概念比附、连类,以获得两种文化间的沟通。(五)佛经翻译中的六个问题•表现出对外语文化的由被动而主动吸取的心态。不只是出于宗教和信仰,而更多的是出于学问;•译经工程浩大,合译、大译场,组织分工细密(译主、笔受、度语、证梵、润文、证义、总勘七道工序),媲美阿拉伯人的巴格达翻译院和欧洲的托莱多翻译院;•翻译论述迭出;•翻译发展过程:幼稚的直译——幼稚的意译——较成熟的直译——较成熟的意译——二者兼得。•有裨于汉语的发展:词汇(增加了35000个词汇),音韵(四声的发明和诗歌韵律上的变化),句法和文体(倒装句增多,提反诘句增多等);•有裨于中国文学:启以新意境,输以新材料,开辟了唐降格律诗词新体裁,催生六朝志怪小说,激发浪漫主义文学,使古代文学获得解放。佛经翻译的四个发展阶段一、草创时期(东汉桓帝—西晋,公元148—316)二、发展时期(东晋—隋,公元317—617)三、极盛时期(唐—北宋,公元618—906)四、衰微时期(南宋—清,954—1111)第一阶段草创时期(东汉桓帝—西晋,公元148—316)安清:《大安般守意经》、《人本欲生经》《阴持入经》、《道地经》等支娄迦谶:《般若道行经》十卷《般舟三昧经》二卷等支谦:《出三藏记集·支谦传》二十七部《高僧传》四十九部《大明度无极经》二十九部等第一阶段:三国—西晋•第一个大量翻译佛经的人•首次系统地介绍小乘佛教•“禅数”•语言天分•最开始译的是《大安般守意经》•二十余年间译出三十多部经•“高所出经,辨而不华,质而不野,读者恋恋忘卷”•“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高僧传》)2.支谶•月支人,中国佛教史上翻译大乘经典的第一人。•在中国译论史上的意义:首次提出译事不易;反映了早期“文派”的译学观点;说明我国译论从一开始便深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偏于•“颇丽其辞,仍迷其旨”“辞质多胡音”•支谶的译经,首将“一切皆空”的思想传入中国,此为当时印度大乘佛教兴起的龙树学系的思想。3.三国时期的译经家支谦(1)支谦一名越,原为月支人,故姓支。号恭明代表作:《阿弥陀经》《月明童子经》《菩萨本原经》《菩萨本业经》《佛医经》《法句经》翻译特点:支谦翻译的风格从古译到旧译这一阶段上起了不少作用。他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力求经意使人更易解。•受业于支亮,支亮受业于支谶,•人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支谦的翻译风格•“曲得圣意,辞旨文雅”•“谦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略。故其出经,颇从文丽”•“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又显,真可谓深入者也。”三国时期的译经家支谦(2)•东汉桓帝、灵帝(公元147年一189年)时期,高僧支谶翻译了很多佛经。支亮跟从支谶学习,然后支谦又跟从支亮学习,博览众多经籍,莫不深入研究,且遍学世人不常见的书籍,晓通六国语言。•支谦身材细高黑瘦,眼白多而眼珠黄,为此当时的人们说:支朗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汉献帝(公元190年一220年在位)末年,支谦避乱来到吴国。当时孙权已统治江左一带,但这里佛教还未传布。孙权听说支谦很有才智,就召见他,并拜为博士,与韦曜等人共同辅导太子。•东吴佛教虽已传布,但佛经多是梵文,没有翻译。支谦精通汉语,收集众多佛经版本译为汉语。从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到建兴(公元252年一253年)年间,三十多年中,他翻译了《维摩》、《法句》、《瑞应本起》等49部经书。•译本既忠实于原著,又文辞优关。严佛调•支谶之后,还有一位著名佛经翻译者严佛调,或称“浮调”,临淮人,“绮年颖悟,敏而好学”,《古维摩诘经》。•在这个阶段主要翻译的是“流行于安息的小乘说一切有部的毗昙学”和“流行于月支的大乘空宗的般若学”。•这一时期的经译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原因在于:佛教被认为神仙方术迷信的一种、道术,•?“浮屠”(佛陀的异音)==“老子”•牟子《理惑论》:佛者,谥号也,犹三皇“神”、五帝“圣”也。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大能小,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为佛也。•佛教是否产生巨大社会的影响,决定于译本内容是否能迎合当时社会思潮,即是否能成为当时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东汉末年——阶级矛盾尖锐——黄巾起义——三国鼎立——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被剥削阶级由于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