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散文复习目标1.掌握写景状物散文的基本特点2.总结写景状物散文的出题规律及答题思路写景状物散文一、概念:写景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分析意境咏物散文---托物言志---析象征义二、要素:1、景、物:景物的特点2、情:作者的内在情感3、意:文章的主旨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三、写景状物散文的特点1.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2.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3.变换观察角度,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4.刻画景物变化,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5.虚实结合,扩大想象空间。6.运用比喻、拟人、烘托、对比等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景物特点。四.写景状物散文阅读鉴赏步骤1.读前准备,初步感知(1)标节数(2)研标题、作者、时代背景(3)抓首尾段2.通读全文,分析形象(1)找准形象: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件(2)抓住角度:外在----形、声、色、味等方面内在----品格、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在蕴涵(3)分析语境,概括特征①找原词概括:提取描写景、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②提炼词语概括: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画面、特定物的特征3.根据特征,把握情意不同抒情类散文的主旨(1)写景类散文--把握景物中作者的感情及对景物的思想态度(2)咏物类散文--感悟作者在物中所赋予的象征意,抒发的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把握主旨的方法⑴抓标题(标题往往暗示作者的情感思想)⑵抓抒情议论句(开头、中间尤其结尾段)⑶提段落中体现作者情感的词⑷理解和归纳各段大意4.理清思路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的顺序,或观察点角度的变化,或先描写画面,刻画环境,后抒发情感咏物散文:由物及人(借物喻人象征托物言志)5.赏析手法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结合《草屋的声音》《井冈瀑布》《柴禾》《沙漠中的苇》《鲁山,在鲁之山》等写景状物散文,归纳此类散文的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一.主要景物的特点(含义)提问:……景物有何特点,请结合全文概括。……景物美在何处,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景物……注意:归纳概括根本属性,不可用描述性语言;概括时要由表象到本质,由外在特征到内在精神。例1.《柴禾》14.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5分)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二.主要景物的作用(文章主旨)(1)贯穿全文的线索(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作者所抒之情、所言之志、所寓之理的载体(作者通过描写……景物,抒发了……)思路:通过描写……的景物,寓情于物(托物言志、托物寓理),抒发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怀(志向、看法)例1.《沙漠中的苇》22.作者写苇,显然又不仅仅是在写苇,探究一下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6分)参考答案:文章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或象征手法)(2分)表达作者对苇身处荒漠却能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活着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及身处逆境却顽强向上精神的赞美,(2分)表达了自己也会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珍惜生命、努力生活,也会生根、发芽、开花的愿望。(2分)三.次要景物的作用提问:题目为“……”,为何从另一物写起?文章描写某物,为何要写到另外一物?思路:(1)本身表达的内容(2)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引出主要对象,为下文……做铺垫。(3)与主要景物的关系:对比或类比,起烘托、反衬或正衬的作用。(4)突出主旨的作用:从正面(侧面、反面)突出……主旨例2.《沙漠中的苇》19.本文开头描写的沙漠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单调(或荒凉、缺乏生机)、辽阔(茫茫)(2分)。突出了“苇”生长环境的恶劣(1分),为下文写荒漠中的“苇”给人带来的惊喜(或写苇的坚韧和生命力强)作铺垫(1分)。四.景物描写的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借代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对比,点面结合,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色彩,高低、俯仰、远近结合,白描、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等3.语言角度:(1)用词上:多用叠词、拟声词、色彩词、数量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等,有何好处。(2)句式上:整散结合、长短结合、多用短句(3)人称效果(4)整体语言特色:清新明丽、委婉含蓄、明白朴实、诙谐幽默等。例3.《沙漠中的苇》21.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1)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答: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以“初生的小女的头发”和“老者的胡须”来描写芦苇的稀疏、不成气势但顽强地生长的特点。(2)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用拟人的手法来描写芦苇“群居”的特点,以“女子”来类比,也写出了芦苇柔弱的特点,但它们却能相互鼓励而顽强地成长起来。五.赏析语言(包括描写景物的语段)(1)用何手法,写了……(2)在结构上与上下文的关系如何(3)用词上:多用叠词、拟声词、色彩词、数量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等,有何好处。(4)句式上:整散结合、长短结合、多用短句(5)人称效果(6)整体语言特色:清新明丽、委婉含蓄、明白朴实、诙谐幽默等。《柴禾》16.第⑥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答: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禾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禾朽去过程中我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