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排水工程施工1.地表排水工程2.地下排水工程道路排水的目的:1.把降落在路界范围内的表面水有效的汇集并迅速排除出路界。2.把路界外可能流向路基的地表水拦截在路界范围以外以减小对路基路面的危害。3.隔断、疏干和降低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地下水,并将其引导到路基范围以外。地表排水工程常用的路基地表排水设施有:•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急流槽•跌水•分离池•蒸发池边沟1)设置位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低填方路基的坡脚外侧。2)设置作用: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地面水。3)横段面形式:梯形、矩形、三角形及流线形。4)边沟的纵坡与长度:边沟的纵坡一般应与路线纵坡一致,并不宜小于0.5%,以防淤积,在特殊情况下容许减至0.3%。5)注意事项:边沟的排水量不大,一般不需要进行水文和水力计算,依据沿线具体条件,选用标准横断面形式。各断面形式(a)(b)(c)(d)(e)(f)边沟梯形边沟优美的碟形边沟植草的碟形水沟截水沟1)设置位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适当地点。2)设置作用: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水流,保护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并减轻边沟泄水压力。3)断面形式:梯形。4)截水沟的边坡坡度:因岩土条件而定,采用1:1.0~1:1.5。5)注意事项:位置尽量与绝大多数地面水流方向垂直,并且下游应有急流槽。挖方路段(路堑)截水沟示意图挖方路段(路堑)弃土堆与截水沟示意图填方路段上的截水沟示意图1—土台;2—截水沟截水沟的横断面形式挖方坡顶的截水沟将截水沟的水引下来排水沟1)设置作用:排除来自边沟、截水沟或其他水源的水流,并将其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河流或洼地。2)断面形式:梯形。3)设置位置:根据需要并结合当地地形条件而定。4)横断面尺寸:根据设计流量确定,底宽与深度不宜小于0.5m,土沟的边坡坡度约为1:1~1:1.5。5)注意事项:排水沟水流注入其他沟渠或水道时,应使原水道不产生冲刷或淤积。通常应使排水沟与原水道两者成锐角相交,即交角不大于45。a)石灰三合土抹平层;b)干砌片石(碎石垫平);c)平铺草皮;d)浆砌片石(碎石垫平);e)竖铺草皮,砌石底;f)砖砌水槽急流槽1)定义:在陡坡或深沟地段设置的坡度较陡,水流不离开槽底的沟槽。2)作用:能连接水位差较大的水流。3)组成部分:进口、槽身、出水口。4)纵坡坡长:急流槽主体部分的纵坡依地形而定,一般可达67%(1:1.5)。5)注意事项:进出口与主槽连接处,因沟槽横断面尺寸不同,应设置过渡段,以便平顺衔接,出口部分设有消力池。急流槽的基础必须稳固,在槽底设耳墙埋入地面以下,以防止滑动。急流槽构造示意图(单位:m)1—耳墙;2—消力槛;3—混凝土槽底;4—钢筋混凝土槽底;5—横向沟渠;6—砌石护底急流槽构造图山区公路的排水系统山区公路的排水系统跌水1)定义:在陡坡或深沟地段设置的沟底为阶梯形,水流呈瀑布跌落式通过的沟槽。2)作用:能在较短的距离内降低水流速度,消减水流能量。3)种类:单级跌水和多级跌水(5米以上)。4)组成部分:进水口、消力池、出水口。5)纵坡坡长:为人工排水沟渠的特殊形式,用于陡坡地段,沟底纵坡可达45°6)注意事项:必须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台阶高度视地形、地质条件决定,一般不大于0.5~0.6m,通常是0.3~0.4m。边沟与涵洞单级跌水连接图1—边沟;2—路基;3—跌水井;4—涵洞多级跌水纵剖面图1—沟顶线;2—沟底线跌水完工后的情景蒸发池1)设置位置:气候干旱、路线穿越平坦地形地面排水困难地段,无法把地面水排走时,可在距离路基适当的地方设置蒸发池。2)作用:引水入池,依靠自然蒸发或下渗将水排除。3)设置问题:蒸发池边缘与路基边沟距离不应小于5m,面积较大的蒸发池不得小于20m。4)注意事项:蒸发池与路基边沟(或排水沟)间应设排水沟连接。池中水位应低于排水沟的沟底。蒸发池平面布置图地下排水工程常用的地下排水设施有:•暗(明)沟(管)•渗沟•渗水隧洞•渗井•仰斜式排水孔•检查疏通井暗沟1)设置作用:设在地面以下引导水流的沟渠,无渗水和汇水作用。2)适用范围:把路基范围内的泉水或渗沟所拦截、汇集的水流引到路基范围之外。3)断面形式:分成洞式和管式两类。4)暗沟纵坡:排水能力较小,不宜过长,沟底具有1~2%的纵坡,出水口底面标高应高出沟外最高水位20cm,以防水流倒渗。5)注意事项:路基两侧边沟下均设暗沟用以降低地下水位,以防止毛细水上升至路基工作区范围内,形成水分积聚而造成冻胀翻浆,或土基过湿而降低强度等。一侧边沟下设暗沟1—暗沟;2—层间水;3—毛细水;4—可能滑坡线平面两侧边沟下设暗沟1—原地下水位;2—降低后地下水位;3—暗沟挖填交界处横向暗沟1—暗沟;2—边沟;3—路堑;4—路堤暗沟的形式渗沟1)设置作用:采用渗透方式来汇集、拦截并排出流向路基的地下水。2)适用范围:地下水埋藏较浅或有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渗沟。3)设置位置:设在边沟、路肩、路中线以下或路基上侧山坡适当的位置。4)分类:填石渗沟、管式渗沟、洞式渗沟。5)管径:管的内径D由水力计算而定,一般约0.4~0.6米,管底设基座。渗沟的三种形式洞式渗沟结构图其洞宽b约20cm,高约20~30cm;盖板用条石或混凝土预制板,板长约为2b,板厚P≥15cm,并预留渗水孔,以便将渗入沟内的水汇集于洞内排出。管式渗沟结构图当排除地下水的流量更大,或排水距离较长时,可考虑采用管式渗沟。渗井1)设置作用:汇集地面不深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使其通过不渗水层渗入更深的含水层中,以降低浅层的地下水位或全部予以排出,疏干路基。2)适用范围:当地下存在多层含水层,其中影响路基的上部含水层较薄,排水量不大,且平式渗沟难以布置时采用.3)平面布置:按水力计算而定,一般为直径1~1.5米的圆柱形。亦可是边长为1.0~1.5米的方形。4)注意事项:采用渗井排水措施前必须探明路基下层是否存在透水层,能否通过渗井汇集并排走的地下水。渗井结构与布置实例回头曲线路段综合排水示例边沟坍方路段综合排水示例1—截水沟;2—跌水;3—路线;4—急流槽1—渗沟;2—排水沟;3—截水沟路基排水综合设计平面布置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