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1第九讲外债管理•学习目的–了解国际金融金融组织的宗旨、资金来源和业务活动–了解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以及亚洲开发银行–了解中国与这些国际金融组织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2§1外债概述•1984年3月,IBRD、IMF、OECD、BIS达成了一项共识•外债是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一国居民所欠非居民的以外国货币或本国货币为核算单位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3我国的外债定义•2003年3月执行的外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外债”,是指境内机构对非居民承担的以外币表示的债务。•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境内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常设机构,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机关、金融境内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非居民”,是指中国境外的机构、自然人及其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非常设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4外债的种类•按债务期限划分,可分为短期债务和中长期债务•按债务形式划分,可分为国际商业贷款、外币债券、国际金融租赁、贸易融资、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对外私人借款。•按债务人或其使用情况划分,可分为政府机构借款、金融机构借款、企业单位借款、其他机构借款。•按债权人或其来源情况划分,可分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外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外国企业或个人贷款。•按优惠情况划分,可分为硬贷款和软贷款。•按贷款的利率划分,可分为无息贷款、低息贷款和市场利率贷款。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5我国对外债的分类•按照债务类型划分–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外国政府贷款,是指中国政府向外国政府举借的官方信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指中国政府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和其他国际性、地区性金融机构举借的非商业性信贷;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6国际商业贷款•国际商业贷款,是指境内机构向非居民举借的商业性信贷–向境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向境外企业、其他机构和自然人借款–境外发行中长期债券(含可转换债券)和短期债券(含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买方信贷、延期付款和其它形式的贸易融资–国际融资租赁–非居民外币存款–补偿贸易中用现汇偿还的债务–其它种类国际商业贷款。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7§2外债的经济分析•外资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第一阶段:为实现一定目标的国民经济增长所需投资额大于国际储蓄,需要外国资本流入以弥补国内储蓄缺口。–第二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国内储蓄开始增加,基本满足投资和还本付息的需要,此时的外资流入量应逐渐减少,国民经济增长对外债的依赖性降低。–第三阶段: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以后,国内储蓄逐步达到能充分满足投资与还本付息的水平,无需再大量地借入外债,资本流入和流出达到基本平衡,或实现资本净流出。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8外债的经济效益•增加投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引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本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开辟新行业,建立新企业•促进贸易: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银行或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增加外国银行对债务国的了解,改善借贷信誉标准–帮助开发本地银行没有利用的国际资本市场–有助于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支持当地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开发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9外债的成本•债务偿还–还本付息,债务国要放弃一定数量用于消费和投资的购买力–形成偿债高峰期,损害债务国的信誉•附带额外条件–政府贷款与物品进口相联系–以“改革”为条件干预债务国的经济活动•外资供应的不确定性•对外债的依赖性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10外债与国际收支平衡•外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外债规模–还本付息•国际收支对外债的反作用–偿债能力–贸易收支状况•世界银行对债务周期的划分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11第一阶段:不成熟的债务人•典型国家–以色列墨西哥•特点–贸易逆差–利息支付净流出–净资本流出–债务上升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12第二阶段:成熟的债务人•典型国家–菲律宾韩国印度埃及阿根廷•特点–贸易逆差下降–债务按递减速度上升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13第三阶段:过渡阶段•典型国家–德国斯里兰卡•特点–贸易顺差上升–利息支付净流出减少–净资本流出–债务减少–净外债减少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14第四阶段:不成熟的债权人•典型国家–法国新加坡日本•特点–贸易顺差下降再转为逆差–利息支付的净流出转为流入–资本流出速度下降–外国资产的净积累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15第五阶段:成熟的债权人•典型国家:美国•特点–贸易逆差–利息支付净流出–净资本流量减少–净国外资产的头寸缓慢增加或稳定不变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16偿债能力•衡量外债偿还能力的标准有两个方面–生产能力和资源转换能力•生产能力是指拿出一部分国民收入偿还外债本息后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发展•资源转换能力是指用于偿还外债的那部分国民收入能否转换为外汇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17债务偿还比率•负债率。是指一国的外债余额占当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以不大于20%为界限。即:负债率=外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20%。•外债饱和后外债余额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债务率。是指一国的外债余额占当期外汇总收入的比率,以不大于1为界限。即:债务率=外债余额/外汇总收入≤100%。•外债余额增长率≤外汇收入增长率•偿债率。是指一国还债额(年偿还外债本息额)占当年外汇总收入的比率,以不超过20%为界限。即:偿债率=年偿还外债本息/年外汇收入≤20%。•外债饱和后年偿还外债本息增长率≤年外汇收入增长率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18偿债率衡量标准的局限性•过去的情况不能预测未来形势的发展。•以出口收入为基础的偿债率只显示了国际收支一个方面,没有考虑进口商品和劳务的因素,也没有包含国际储备状况。•没有考虑借债能力,持续地、有保证地借入外债,也是外债偿还力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19§3国际债务危机•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债权国(贷款国家)与债务国(借款国家)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债务国因经济因难或其他原因的影响不能按期如数地偿还债务本息,致使债权国债务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不能如期了结,并影响债权国与债务国各自正常的经济活动及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1982—1983年爆发了席卷全球的债务危机•近40个发展中国家要求重新安排债务•发生危机的国家数目超过1972-1981年的总和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20国际债务危机的特点•债务规模巨大–据IMF统计,从1973年到1982年,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从1031亿美元增加到8420亿美元–负债率从115.4%增加到120%,偿债率从15.9%增加到19%。•卷入危机国家之多,涉及面之广历史罕见•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国家外汇储备剧减–发展中国家出口下降–经常项目从1980年顺差226亿美元转变为1981年的逆差563亿美元,1982年逆差增加到996亿美元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21•债务的地区和国家高度集中–债务大部分集中在拉美和非洲–1982年拉美国家的外债总额达3313亿美元,约占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的39%–非洲的外债总额为1226亿美元,约占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的15%。•债务结构对债务人不利–据1983年和1984年IMF《世界经济展望》的统计数字,债务国的长期贷款占80%以上,而且主要是国际商业性贷款,容易出现偿债高峰。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22国际债务危机的成因•70年代初以来借款规模越来越大,累积的数量很大,债务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债务国的不适当的国内政策,借入资金的生产率低,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差•遇到了不正常的外部条件,即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高利率等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23解决国际债务危机的措施和方案•债务重新安排–回购债务(Buyback)。回购债务是允许一些国家按一定折扣以现金购回其债务。–债务转换(DebtSwaps)。•债务一股权转换(Debt—EquitySwaps)。•债务—出口转换(DebtforExportSwaps)。•债务—自然环境转换(DebtforNatureSwaps)。–债务交换(DebtExchanges)。采取这种方式重新安排债务,涉及到以现存债务工具交换或以本币或外币计值的新债务工具。新旧债权的条件完全不同,–重新选币定值(CurrencyRedenomination)。这是指规定允许银行可选择利用其本币或欧洲货币单位对现存贷款重新定值。–转贷和再贷款(On-lending和Relending)。–贷款转换和出售(LoanSwaps和Sales)。折扣率在10%到90%之间。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24债权国政府解决债务危机的方案•贝克计划。美国前财长贝克于1985年1O月在韩国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联合年会上正式提出的一个方案。•密特朗方案。这是法国总统密特朗于1988年6月在多伦多举行的七国首脑会议上和同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一个方案。•日本大藏省方案。这是1988年夏季日本政府大藏相宫泽提出的一个方案。•布雷迪方案。这是美国前财长N.F.布雷迪于1989年3月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经济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减债方案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25国际债务危机的启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宜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借债国要根据本国的外债承受能力,适当控制外债规模,保持外债的合理增长。•提高外债的使用效益,增强产品出口创汇能力。•债务国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外债管理。健全统计监测制度,加强对私人企业借外债和短期外债的管理。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26§4外债管理的主要内容•外债管理主要包括借入外债和使用外债两个方面。•“借”的关键是控制外债规模于本国经济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保持外债结构的合理;•“用”的关键是保证借入外债投向的合理和避免外债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27外债规模管理•外债规模管理是确定一国的中长期和年度合理负债水平。–负债过多会超过本国的承受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和浪费;–借款过少又难以满足国内建设的资金需求,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迟滞。•理论规模=国内储蓄-投资-外币直接投资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28影响外债规模的因素•经济建设对外债的需求量•国际资本市场的可供量•本国对外债的承受能力。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29外债结构管理•外债结构管理是在确定的总规模范围内,通过对国际资本市场的预测、分析,结合国内建设对资金需求的特点,对构成总量的各个债务要素:利率、期限、币种和融资形式等进行最优组合,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保证偿债能力,使外债发挥最大效益。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30融资结构管理•确定不同融资方式的比例–官方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出口信贷、发行债券、国际租赁、补偿贸易等等。•尽可能地吸收官方或国际金融机构的优惠贷款•根据引进设备和技术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31期限结构管理•期限结构是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债务的分布状况。•通过对外债年限的合理摆布,按照国际惯例,使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的比例控制在25%以下•避免借入大量年限相同的外债,防止还债过于集中•避免短期外债的增长长时间超过中长期外债的增长,防止债务短期化。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2003/09/1732利率结构管理•中长期债务尽可能使用固定利率,以防止国际资本市场变化对一国整体债务成本的影响,同时避免单一利率,以享受利率正常变动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