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通州地区概况水资源空间信息库的建立地表水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评价水质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分析第一章通州地区的概况自然地理通州区属于洪冲积平原,位于永定河与潮白河冲积平原的交汇处。地形由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该地长期受到永定河和潮白河的洪冲积交替影响,致使地形形态各不相同。地形地貌通州区位于该洪冲积扇的前缘部位,与华北大平原相连。其地貌形态可分为河床、河漫滩、阶地、决口扇、占河道及风成沙丘。通州地区第四系地层广泛分布,厚度较大,含水层较好。目前工农业地下水开采段均在300m以上的第四系含水层中,底部基岩揭露较少。水文地质岩性以灰色、黄色粘土,粘质粉土砂质粉土为主,并夹有粉细砂、中粗砂、砾石等,其厚度约占第四系地层总厚度的三分之一。通州区的河流属海河流域,境内有潮白河和北运河两大水系通过。河流水系潮白河水系潮白河是海河水系四大河流之一,上源为两大支流,东为潮河,西为白河。两河于密云西南的河槽村相汇后称潮白河。北运河水系北运河同样是海河水系四大河流之一,北运河北起通州区北关闸,流经武窑、沙古堆,于西集的牛牧屯南下出境,流经河北省至天津市大红桥注入海河。水文气象通州区处于海河流域,潮白河和北运河大水系。通州区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春天干旱少雨、多风、蒸发强度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风和日丽冬季因受蒙古高压槽影响,干燥寒冷,盛行偏北风。气候通州城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91.3mm,降水呈现年际变化大,年内集中的特点,汛期为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3.3%。45年系列中最大年年(1959)降水量为1114.2mm,最小年年降水量为227.0mm,最大年与最小年降水量之比为4.91倍。降水通州区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64.4mm(由E20换算成E601的蒸发量值,折算系数为0.62).大多数年份,7、8月份降水多于蒸发,其它月份蒸发大于降水。蒸发第二章水资源空间信息库的建立雨量站:国家级雨量观测站。水文站:潮白河下游的苏庄水文站和北运河上的通县水文站。蒸发站:通县气象站,观测期自1956年至今。基本资料概况本文共收集了9个雨量、气象站的资料,其中有通州区5个站、顺义区2个站、大兴区1个站、朝阳区1个站。降水资料信息库系列代表性分析:降水资料信息库统计参数的分析确定:对于通州区插补延长后的9个雨量站48a年降雨量系列分不同时段进行统计参数分析,采用P-Ⅲ型曲线做最佳适线,并参考《北京水资源》中的降水量统计参数,取Cs/Cv比值统一采用2.5倍,各站计算Cv值的范围在0.2-0.4之间,考虑到P-Ⅲ型曲线适线情况以及整个北京市Cv值地区变化,适线的Cv值各站在0.3-0.4之间。降水资料信息库数字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使用了北京市1:10000数字地形高程模型(DEM)和数字地图的通州部分,图层包括等高线、水系、地物、地名、区界等基础地图。图层:通州区乡界、流域、渠系、水文地质分区、雨量站网、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等。GIS:网格化降水资料信息库第三章地表水资源评价根据降水分析GIS中生成的历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取每个网格年降水量查P~R相关关系曲线得到相应径流深通州区1956一2000年45年多年平均自产径流量为0.7311亿立方米,相应的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0.6mm。自产径流分析由北运河入境的河流主要有小中河、温榆河、通惠河、凉水河、凤港减河,入境的水量,除天然径流外,还有上游灌溉回归水、城区废污水、京密引水的指标水。出境水量主要由通州西南西集镇牛牧屯的北运河干流出境,另有潮白河集水区的少量过境水。出入境水量分析PH值、硫酸根、氯离子、溶解性铁、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氟化物、挥发酚、总氰化物、总砷、总汞、总铜、总铅、总锌、总锅、六价铬、总磷、石油类、水温、总硬度等项。水质评价评价代表值采用汛期、非汛期和年度平均3个值,评价结果按河长统计,并以类地面水标准值为界限,给出超标率和超标倍数等特征值。绘制河流现状水质类别分布图,各水质类别的着色为:Ⅰ类蓝色Ⅱ类绿色Ⅲ类黄色Ⅳ类粉红色类Ⅴ深红色劣Ⅴ类黑色。水质评价结果氨氮评价分布水质综合评价第四章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入渗、河道入渗、农业灌溉田间入渗、地下水侧向流入补给等。地下水排泄方式有人工开采及自然排泄,其中自然排泄包括地下水溢出地表、蒸发及向下游的侧向流出人工开采包括城镇工业开采、水源地开采和农业的季节性开采。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动态分析水均衡法和动态均衡法,其差别在于补给量和排泄量的计算方法不同。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给水度μ值和降水入渗系数α值。地下水资源计算计算结果基于的动态均衡法计算的历年地下水补给量和排泄量成果地下水总补给量:通州区45年多年平均总补给量为2.115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为1.5632亿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占多年平均总补给量的63.9%。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根据收集到的1956-2000年通州区地下水灌溉用水量数据推算地下水灌溉入渗补给量,其占地下水总补给量的比例为12.8%。因此,通州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1327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涵养地下水,遏制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这里取可开采系数为0.8,即以地下水总补给量的80%作为通州区地下水可开采量,则通州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9566亿立方米。评价方法的精度检验:水均衡法:多年平均补给量为2.23亿立方米,总排泄量为2.39亿立方米。动态法:补给量为2.21亿立方米,总排泄量为2.55亿立方米。验证说明该方法与传统的方法同样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第五章水质评价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的基准年:2001年和2002年评价标准:采用国家标准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评价的水质项目:PH值、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总硬度、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耗氧量、氰化物、砷、挥发酚、六价铬、汞。评价标准和项目单因素评价法: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划分为五类根据收集到的地下水监测站点的各项监测项目的监测浓度值,确定其分类。以水质级别最恶劣的那一项的级别为该监测井的水质级别。评价方法以Ⅲ类水的上限值作为控制标准,计算各监测项目的超标率及最大超标指数主要污染物统计现状分析在所有监测指标中只有PH值、氯化物、氰化物和砷没有超标外,其余均超标对全区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法进行评价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近阶段地下水的首要污染物质是氨氮、氟化物、硫酸盐等。第六章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分析评价指标水资源承载力对比分析为了检验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将开发利用程度与多级综合评判结果进行对比本文的评判结果与实际水资源开发程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开采程度越大承载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