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本节结构:(一)农业生产的发展;(二)繁盛的洛阳;(三)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一、农业生产的发展;1、改革前北方的经济状况:1)经济状况:2)原因:“中原萧条,千里无烟”近百年战乱的影响。一、农业生产的发展:2、改革后北方的经济状况:1)经济状况:2)原因:北方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①均田制的推行,吏治的改善,负担的调整;②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③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新的耕作技术推广;④民族大融合和各族人民辛勤劳动。政府重视•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其改革的措施中,直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又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的措施是()•A.迁都洛阳B.整顿吏治•C.移风易俗D.颁布均田令•答案:D二、繁盛的洛阳:1、洛阳的历史概况及城市变迁:思考:为了洛阳的重新繁盛孝文帝做了哪些积极的贡献?结果?•北魏的洛阳,城西有大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市场上金银、锦绣、瓷器、漆器,应有尽有。全城十多万户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城南有“四夷馆”,专供外来商人居住。馆舍房子整齐,路旁栽种着青槐绿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概述洛阳商业繁荣的表现: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中外贸易繁荣三、北方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境内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代。1、原因:(1)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通婚杂居。(2)孝文帝改革的推动。三、北方民族大融合:2、表现:民族分布被打破;汉语被确定为“正音”,中原文化被各族所接受;北方游牧部落的优秀文明成果与中原文化融合。3、影响: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知识拓展:注意:民族融合•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2)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中国民族融合的几个高潮1、三国至南北朝2、五代十国3、元朝“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1.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我国北方流行“宁可少好,不可多恶”、“顷不比亩善”,的谚语,这表明()•A.北方农民好逸恶劳,不愿意耕种较多的土地•B.均田制下平均分配土地扼杀了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C.北方农民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功效•D.北方贫瘠的土地比肥沃的土地多•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A.佛教的传入B.疆域的扩大•C.民族的融合D.全国的统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佛像的变化产生在迁都洛阳后,说明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效果明显,这体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答案:C•3.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由此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A.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为中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公元前4世纪的商鞅变法和公元5世纪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就背景和实质而言,两次变法或改革有何相似之处?背景:都处在分裂割据、社会动荡的时代;都面临着增强国力,击败外敌的任务;都有国君或皇帝的大力支持。实质:都是封建化性质的改革2)两次变法或改革中都有一些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开创性举措,试就经济方面的措施加以说明。•(2)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进一步完善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利于增加国家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对后世影响深远。3)两次变法或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影响?•都增强了国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