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登记信息网络直报工作规范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二0一五年二月二日一、死因网络登记报告监测的意义背景2003年非典之后,国家加强卫生信息化管理2004年卫生部颁发了《全国不明肺炎病例检测实施方案》和《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检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2007年10月30日印发《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2008年3月广州市疾控中心下发《广州市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手册》2014年4月1日全国启用新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系统死因报告意义及重要性死因监测数据是公共卫生信息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信息之一。从公共卫生和临床角度,死亡水平都是一个说明一个地区及国家卫生问题严重性的指标。了解全国及本地区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分析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卫生工作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及时发现诊断不明的、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医院医疗质量和科研重要的数据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意义●《死亡医学证明书》用途1.居民死亡的人口管理记录2.原始的医学资料记录,3.群众性、社会性凭证。●死因登记和死因统计的基础原始资料●国际标准化的要求。1954-1998年城市地区慢性非传染病死亡率变化020406080100120140160195419571963197519801985199019951998死亡率(1/10万)呼吸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代谢病消化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持续上升2012年广州市现住居民死亡顺位2012年广州市已审核死亡病例55318例中,前五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12152例,占27.05%;心脏病10664例,占23.74%;脑血管疾病7411例,占16.50%;慢性下呼吸道疾病4375例,占9.74%;流行性感冒和肺炎2516例,占5.60%;前五位死因累计构成占82.63%。二、死因网络登记报告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报告单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为责任单位。报告人: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均为死亡信息的报告人。2)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疗卫生人员方可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报告对象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均为死因登记报告的对象,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死亡个案的填报医疗卫生机构死亡个案凡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的死亡个案(包括到达医院时已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死亡),均应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不明原因肺炎或死因不明者必须将死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死亡医学证明书》上的调查记录栏内。家庭或其他场所死亡个案在家中或其他场所死亡者,由所在地公安或街道居委开取证明后,由社区医生根据死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体征和/或医学诊断,对其死因进行推断,填写死亡证明书(推断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死因网报医生根据死亡证明书进行网络报告。涉法死亡个案凡需公安司法部门介入的死亡个案,由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死亡证明,由法医开具死亡证明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报人员进行网报。死亡医学证明书各联流向死亡医学证明书各联流向第一联出证单位保存,用于网络报告第二联为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注销户口凭证第四联为殡葬火化凭据第三联家属保留出证单位保存户籍管理部门保存家属证明殡葬管理部门保存三、死亡证明书(推断书)的填写报告内容死亡证明书(推断书)分四联,必填写项目不能空缺,其他项目能够填写尽量详细。《死亡医学证明书》基本格式四联结构基本格式一般信息疾病诊断诊断依据和签名死亡证明书(推断书)第一联第一部分死者基本信息死者姓名性别民族国家或地区有效身份证件类别证件号码年龄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丧偶4离婚,9未说明出生日期文化程度个人身份死亡日期死亡地点1是,2否生前工作单位户籍地址常住地址可联系的家属姓名联系电话家属住址或工作单位1男,0未知的性别2女,9未说明的性别1身份证,2户口簿,3护照4军官证,5驾驶证6港澳通行证,7台湾通行证9其他法定有效证件年月日1研究生,2大学,3大专4中专,5技校,6高中7初中及以下11公务员,13专业技术人员,17职员21企业管理者,24工人,27农民,31学生37现役军人,51自由职业者,54个体经营者70无业人员,80离退休人员,90其他年月日时分1医疗卫生机构,2来院途中,3家中4养老服务机构,9其他场所,0不详死亡时是否处于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天内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市(地区、州、盟)______县(区、旗)行政区划代码□□□□□□编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死亡证明书(推断书)第一联第二部分死者死亡疾病情况生前主要疾病最高诊断单位生前主要疾病最高诊断依据医师签名疾病名称(勿填症状体征)II.其他疾病诊断(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发病至死亡大概间隔时间I.(a)直接死亡原因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b)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c)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d)引起(c)的疾病或情况1三级医院,2二级医院,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村卫生室,9其他医疗卫生机构,0未就诊1尸检,2病理,3手术,4临床+理化5临床,6死后推断,9不详医疗卫生机构盖章填表日期:年月日ICD编码:(以下由编码人员填写)根本死亡原因:被调查者姓名与死者关系联系电话联系地址或工作单位死因推断调查者签名调查日期年月日注:①此表填写范围为在家、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所正常死亡者;②被调查者应为死者近亲或知情人;③调查时应出具以下资料:被调查者有效身份证件,居住地居委会或村委会证明,死者身份证和/或户口簿、生前病史卡。死亡调查记录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症:以上情况属实,被调查者签字:死亡证明书(推断书)第一联第三部分死者不明死因调查记录死者姓名性别民族国家或地区年龄身份证件类别证件号码常住地址出生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死亡地点死亡原因家属姓名联系电话家属住址或单位医师签名民警签名行政区划代码□□□□□□编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第二联公安部门保存医疗卫生机构盖章年月日派出所意见(盖章)年月日-------------------------------------------------------------------------------年月日注:①死者家属持此联到公安机关办理户籍注销手续;②无医师及民警签字、医疗卫生机构及派出所盖章无效。死亡证明书(推断书)第二联公安部门注销户口凭证死亡证明书(推断书)第三联死者家属保存死者姓名性别民族国家或地区年龄身份证件类别证件号码常住地址出生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死亡地点死亡原因家属姓名联系电话家属住址或单位医师签名民警签名行政区划代码□□□□□□编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第三联死者家属保存注:①死者家属持此联到公安机关签章;②无医师及民警签字、医疗卫生机构及派出所盖章无效;③死于救治机构以外的死亡原因系死后推断。医疗卫生机构盖章年月日派出所意见(盖章)年月日年月日死亡证明书(推断书)第四联殡仪馆火化凭证死者姓名性别民族国家或地区年龄身份证件类别证件号码常住地址出生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死亡地点死亡原因家属姓名联系电话家属住址或单位医师签名民警签名第四联殡葬管理部门保存居民死亡殡葬证年月日派出所意见(盖章)年月日注:①死者家属持此证到殡仪馆办理尸体火化手续;②死于救治机构,医师签字及医疗卫生机构盖章有效;死于非救治机构,医师及民警签字、医疗卫生机构及派出所盖章有效。医疗卫生机构盖章年月日行政区划代码□□□□□□编号:□□□□□□□□□□□□□□□□□死亡证明书(推断书)的填基本要求1.使用全国统一的死亡证明书,逐项认真填写,不能漏项或错项。2.应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书写,字迹清楚,不得用红笔或铅笔书写。3.死亡原因填写须用医学专业疾病名称,并用中文书写,不得用英文或其缩写。4.死亡证明书正面内容不得涂改,如需更改必须有医生签名及医院公章。5.如遇死因不明或来院已死,诊治医生须填写调查记录,内容包括死者既往病史、死前症状体征、发病时间、诊断单位、诊断依据、以及相关慢性病史的一系列情况。6.发生对死亡原因有怀疑(他杀、自杀)的,可以向公安部门反映,由公安部门协助确定死因。7.凡填报意外损伤、中毒死亡,死亡证上应进一步报告引起意外事故的外部原因。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发病到死亡的时间Ⅰ(a)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b)引起(a)的情况:(c)引起(b)的情况:(d)引起(c)的情况:Ⅱ其他疾病诊断(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是《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主要内容,需要填写导致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以及更早的原因,是必须要填写的部分按照导致疾病的顺序填写,每栏只能填写一个疾病①第I部分(a)、(b)、(c)三栏,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是:(C)病(根本死因)发展→→→(b)病(中介原因)发展→→→(a)病(直接死因)导致→→→死亡。②各病发生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一般是:最下面(c)病最长,(b)病次之,(a)病最短。③根本死因是I最下面的Ic诊断1.疾病诊断Ⅰ部分填写要求I(a)xxxxxx(b)xxxxxx(c)xxxxxx(d)xxxxxxI(a)肺心病(b)肺气肿(c)慢支(d)③(a)行是必须要填写,且I中每行只能填写一个疾病;④发病距死亡的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a)到(d)的时间长度一定是从短到长。注:肿瘤发病时间以确诊日期为发病日期⑤填写的行数是不限定的,根据情况可增加填写(e)、(f)等行。⑥不能只填写临死方式/情形,例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全身衰竭”、“肝功能衰竭”、“猝死”等。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发病到死亡的时间Ⅰ(a)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b)引起(a)的情况:(c)引起(b)的情况:Ⅱ其他疾病诊断(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是对第Ⅰ部分内容的补充,用于填写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填写。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填写,无数目限制2.疾病诊断Ⅱ部分填写要求例: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发病到死亡的时间Ⅰ(a)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颅内损伤1小时(b)引起(a)的情况:颅骨骨折1小时(c)引起(b)的情况:在道路上行走被小汽车撞1小时Ⅱ其他疾病诊断(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糖尿病,高血压报告程序、时限死因信息报告方式《死亡医学证明书》通过新的《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指定专人每天收集本院内《死亡证明书》,并由病案室或防保科在14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络报告。网络填报时,需要将《死亡证明书》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包括ICD编码),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ICD10编码)。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医生将收集到本辖区户籍居民的死亡证明书(推断书),在30天内完成信息核对,死因不明的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记录,并通过网络进行报告;网络填报时,需要将死亡证明书(推断书)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四、有关死因的定义死因定义死因定义: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导致死亡的原因可以有多个,包括疾病、损伤中毒及外因;+不包括临死时的表现形式。根本死因(a)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的事件的那个疾病或损伤;(b)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不明原因死亡的疾病下面的情况可以看作是不明原因:I46(被描述心源性猝死、心脏停搏,未特指);I95.9(低血压,未特指);I99(循环系统其他和未特指的疾患);I50.-(心力衰竭);P29.0(新生儿心力衰竭);J96.-(呼吸衰竭);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