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第一节巴氏杆菌属巴氏杆菌科是一群个体微小、粗短、卵圆形的G-杆菌。为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特最早发现,故名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细菌主要的菌种:•1、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2、溶血性巴氏杆菌(P.haemolytica)3、脲巴氏杆菌(P.ureae)4、嗜肺巴氏杆菌(P.pneumotropica)•其中多杀巴氏杆菌和溶血巴氏杆菌是引起畜禽巴氏杆菌病的主要病原体。一、多杀巴氏杆菌•1、形态与染色特性•(1)G-,细小短杆菌、两端钝圆、中央凸起、近似椭圆形。•(2)无芽胞,无鞭毛,有荚膜。•(3)两极染色(美兰或瑞氏染色)。2、培养特性•(1)需氧或兼性厌氧;•(2)最适温度37℃,pH7.2~7.4。•(3)营养要求稍高:普通培养基中加蛋白胨、血液、血清或微量血红蛋白时可促进生长。•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4)菌落形态:•①血琼脂(血清琼脂):光滑、湿润、水滴样、边缘整齐、淡灰白小菌落,不溶血。•②血清肉汤或胰蛋•白胨肉汤:均匀混•浊,轴性沉淀,形•成菌环。3、生化特性(1)糖类利用情况①分解葡、蔗、果、甘露和半乳,产酸不产气。②大多数发酵甘露醇。③一般对乳糖、鼠李糖、杨苷、肌醇、菊糖和侧金盏花醇不发酵。(2)生化特性H2S(+)、NH3(+)、IMViC(+---)、还原硝酸盐(+)、还原美蓝(+)、接触酶(+)、氧化酶(+)、明胶液化(-)、石蕊牛乳(-)、尿素酶(-)、赖氨酸脱羧酶(-)等。4、抵抗力•!不强!•易被普通的消毒药、阳光或热杀死。如:•»3%石炭酸、3%福尔马林、10%石灰乳、0.5~l%NaOH、0.1%升汞及2%来苏儿经1~2min可被杀死。•»水浴56℃15min、60℃10min内被杀死。•»阳光曝晒10min可失活。5、抗原结构•抗原结构复杂,主要有荚膜抗原和菌体抗原。•(1)荚膜抗原:分成A、B、D、E四个血清群。•(E型:1987,Rimler和Rhoade,火鸡)•(2)菌体抗原(O抗原):共16个型。•(3)我国禽巴氏菌以5:A最多,其次是8:A;•猪以5:A、6:B为主,其次是8:A和2:D;•牛、羊以6:B最多;•家兔以7:A为主,其次是5:A。6、致病性•可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亦称出血性败血症)。•不同动物的巴氏杆菌,常对该种动物呈现较强致病力,对其他动物较少引起交叉感染。•常见的有:马巴氏杆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牛巴氏杆菌病(牛出血性败血症)、羊巴氏杆菌病、家兔巴氏杆菌病、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鹿巴氏杆菌病、貂巴氏杆菌病(貂出血性败血症)、骆驼巴氏杆菌病等。•7、微生物学诊断•(1)采集病料:血液、肝脏等•(2)染色镜检:革兰氏染色、美兰染色等•(3)分离培养:接种于鲜血琼脂。•①24h后,可形成淡灰色、圆形、湿润、露珠样小菌落,不溶血;②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短小杆菌;③美兰染色两极浓染。•(4)生化试验:见前述•(5)动物感染试验二、溶血性巴氏杆菌•1、形态和多杀巴氏杆菌相似,呈球状或杆状,但较大,0.5×2.5μm。G-、无芽胞、无鞭毛、有荚膜,两极着色。2、营养要求不严格:(1)普通琼脂生长良好,24h后,菌落呈圆形、光滑、湿润,半透明(2)血琼脂上,新分离菌微弱的?溶血。连续传代培养,溶血性减弱或消失。(3)麦康凯上缓慢生长。3、发酵某些糖类产酸不产气(如葡/麦/蔗/半乳/果/甘露醇等);与多杀巴氏杆菌相比不产生靛基质、紫乳变酸且凝固,有些菌株产生硫化氢。4、抵抗力与多杀巴氏杆菌相似。5、按生化特性和致病力可分为两个生物型:①A生物型包括1、2、5、6、7、8、9、11、12、13、14血清型②B生物型分为3、4、10、15血清型•6、引起牛和绵羊的肺炎、新生羔羊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