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札记新沂市新店中学吴成康家访,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班主任日常的主要工作之一。但是,如何正确理解家访的积极意义,如何采取多项措施促使家访成功,却不是每一位班主任所明了的。所以,尽管我们很认真负责地对待家访,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情况,三番五次地提出要求,可始终不见效果;也有的班主任为转变差生而废寝忘食,并多方和家长联系,而得到的常常是家长的敷衍、冷漠甚至责难。这是什么原因呢?如何做好家访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1、家校常联系,不只依赖一次家访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几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常与家长联系,不能只依赖一次家访,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2、交换访谈方式,增添新的惊喜。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有一个学生家庭条件很好,父母很溺爱孩子,去她家访谈,父母把自己孩子看成“小皇帝”、“小太阳”,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总喜欢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我一谈孩子的缺点错误时,他们就不爱听,甚至替孩子辨护。我没有硬碰硬,而是委婉地介绍了他们熟人中儿女教育成功的例子,后来家长的思想转变了。有的家长是专制型,深信“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对孩子管教过多、过严。孩子成绩不好或者犯了错误,轻则训斥责骂,重则拳脚相加。这样的家庭应特别注重方法。切不可在家长面前说孩子的不是,应多强调孩子的优点。待家长高兴时,委婉地讲了家长要给学生爱抚和温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体谅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的思想转变,学生也有自信和热情,有了学习的动力。3、“宣而不访”有玄机我班有一个学生,他犯了错误,知道我要家访,非常害怕。我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作为班主任我该怎么办呢?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来个“喧而延访”。先对学生宣布准备去家访,又说明在两星期后去,给他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努力,作出成绩,弥补自己的过失。给老师提供一个家访的良机。他激动地向我鞠了一个躬,并请我看他的行动。果然他变了。帮助同学,刻苦学习,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时,我对他说:“我准备明天到你家去报喜”。他高兴极了。到他家去时,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其父母也很高兴。4、家访,必须更专业、细心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我们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另外我还要求家长配合,在关心吃、穿、用的同时,更要关心他的心里需要,改变溺爱或者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他谈心沟通,多了解他的在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他知错就改。这对学生有很大好处。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每次家访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了解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更真实的学生情况。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有助于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