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教学研讨会经验发言材料: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优化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优化中考语文总复习中考复习阶段是初中学生进行系统复习的最后阶段,在时间短、任务重、范围广、内容多、要求高的情况下,怎样带领学生进行中考语文总复习,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现在我就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我校初三语文组老师的一些想法与在座各位老师共同探讨一下。一、认真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和《考纲》。在复习前,首先组织全组语文教师认真地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和《考纲》,大胆的取舍复习内容,选准复习侧重点,尤其注意中考的一些新动向,也就是一些最新的信息要了解,避免难易不分,避免一些无用的复习,这样能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合理计划,分阶段复习古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吃透《语文课程标准》和《考纲》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复习计划是很重要的。各阶段的复习侧重点要选好,要注意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切不可孤立的复习。第一阶段:奠定基础阶段就中考而言,语文基础知识是必考内容,知识点多,涉及面广,能力要求高,兼容性大。考查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综观几年来中考语文试题的变化,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我校把积累与运用的考点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语音•文字•书写、词语•句子(病句、仿写、修辞等)、古诗文默写、诗词鉴赏、语言表达(信息提取、信息表达、标语广告、读图表述等)、语文实践、探究性知识考查,等等。1、语音•文字中考对语音的考查,除了拼写规则以外,主要考查多音多义字及各种容易误读的字音。因此,教师可以教学生掌握一些读音的规律。汉字题以正确书写为主,还有改正词语或句子中的错别字。学生失分最严重的是错别字的辨识,而造成错别字的主要原因在于字义不明。辨析字义时,(1)要注意其来源、本义;(2)要注意偏旁部首;(3)要注意语言环境;(4)要注意词性。2、词语•句子对词语的考查包括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主要的形式是填写词语、动词及近义词的辨析、关联词语的选用、加点词语的理解、成语积累、语境中词义的表述等。特别提示:(1)抓住两个重点:一是修改病句。常见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前后矛盾。(4)否定误用。(5)语序不当。(6)重复累赘。(7)用词不当。(8)句式杂糅。(9)关联词误用。(10)不合事理。二是仿写题。仿写题能灵活地考查学生的迁移、联想和创造能力,即考查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我们师生一起归纳以下几种类型:①仿句类。要求仿照文中有关句子的修辞手法、句式。②摘抄类。题目要求学生摘抄文中有关句子,并说明摘抄的原因。③积累类。主要考查学生课外阅读中语言积累的情况。如写出两条关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④叙写类。要求就前面所给的句子,叙写出相关内容。⑤想像类。往往要求结合语境展开想像运用修辞答题。3、古诗文默写综观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即普遍增加了名句名篇的记诵积累的比重,题型多样,异彩纷呈。名句名篇的记诵默写是一种综合题型,它能检测出一个人的语文积累和文化功底,还能检测出考生的归纳、联想能力,因此,它将成为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我们应倍加重视。一般能成为名句名篇的文句,往往具有如下特点:(1)巧用修辞,意蕴深刻。(2)富有哲理,发人深省。(3)情景交融,发人深思。(4)情感积极,警策励志。我校分析了前几年中考试题及一些模拟题,归纳出几种检测背诵的题型,可供探讨。a、填空默写式。适用于诗文名篇,也可以是精彩片断的背诵检测。例:,思而不学则殆。b、理解简答式。这种题型测试的重点已不仅仅停留在对背诵内容的识记再现上,而提高到比较、理解、提炼的能力层次。例:《鱼我所欲也》中表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是。c、比较默写式。难度较大,往往课内外知识相结合。题型往往形成比较阅读的内容,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例:根据“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的诗句,写出刘禹锡《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4、划分节奏要顺畅地朗读文言课文,除了不念错字音外,还要注意句中正确的停顿。诗歌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分,也可以按意义单位划分。文言文的节奏,以不读破句子为准则,不要随意地拆散一个词,还要注意不要违背语言的习惯。划分句子节奏要注意:1、弄懂句意。2、注意句子的成分:把握文言文结构,注意从句中各成分担当什么语法“角色”角度来掌握恰当的停顿。一般句子中的停顿可考虑以下情况:A、主谓之间B、动宾之间C、介宾之前D转折连词之前E、句首虚词(发语词)之后。3、分清单音和复音4、按音节来划分,诗词五言以“221”、“212”居多,七言以“2221”、“2212”居多。如按意义划分,五言大多每句两拍,七言每句三拍。5、诗词赏析常见考点:(1)反复吟诵、联想,把握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及凝练性。(3)品味诗词的艺术特色及表达效果。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阅读理解和写作就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这些能力,因此,我校准备训练这些内容。一、文言文阅读今年中考考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1、能理解和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将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4、能把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分析近三年全国中考文言文试题,引导学生弄清文言文试题的类型、测试要点等,可以避免无效复习及训练。文言文的考查,基本源自课内,所以要紧扣课本,夯实基础。具体操作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对《考纲》规定的文言文和古诗文,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拎出要点,总结规律,逐篇过关。第二步,分项训练。可以借助资料,按实词、虚词、阅读、欣赏、文学常识等分项训练,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并形成运用能力。第三步,考试演练。学生能否考好,最终体现在对试题的解答上。所以,要结合模拟考试等,选择优秀的模拟试题,强化训练,解决好学以致用的问题,力争中考文言文不丢分。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选文上兼顾多类文体,注重文质兼美,适合考试;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重视科技文阅读。(2)在设题上,以简答题和填空题为主,由侧重静态地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等内容)转向注重整体感知,注重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考查。(3)在答案设计上,多强调意思对即可,鼓励学生写出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针对这些变化,我校准备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训练:A、精心选材。围绕中考阅读题的选材特点,我们选取体现较强的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的素材,涉及素质教育、环境保护、人口问题、最新科技、实事新闻以及精美时文等,用这些内容来考查学生学过的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B、精心设计问题。除借助这些材料继续训练字、词等基础知识以外,突出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的训练。C、注重方法指导。实践证明,解答阅读试题,真正能派上用场的,不是有关问题的“答案”,而是有关规律性的知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一)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的常规考点主要有: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的顺序,记叙的线索,记叙的人称,记叙的中心和材料,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等。1、不同的体裁有着不同的方法(1)写人的记叙文——一般侧重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从描写人物时写的事件中分析人物,在每件事中的言行中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点,其中包括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一些侧面描写。如《最后一课》、《芦花荡》(2)记事的记叙人——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影响。如《社戏》(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抓住景物的特征,总体把握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抒情的方式。如《春》、《济南的冬天》2、快速整体感知课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通过寻找中心句或中心段把握文章的主旨。(2)通过归纳来进行提炼。有的文章的中心意思分散杂全文各部分中,需要通过归纳各段的断意来提炼。在记叙文中,中心有时比较含蓄,往往蕴藏在人物或事件的背后,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而有些文学作品更是往往意在其外,非深入进去不能挖掘其中丰富的内涵。例如《社戏》一课,全文并未直接点明中心,只在最后一段文字中说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如果理解只停在表面,同学们会误以为本文主旨只是为了告诉读者“我”怀念的是好戏和好豆,而实际上这样的理解当然是很肤浅的,细究下去会发现并非如此。(3)学会筛选文章信息,抓住关键性词语来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如《济南的冬天》的“温晴”,《背影》关键性的词语表现“我”对父亲感情的变化。(二)散文阅读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1、考点点击(1)文意的把握。(2)语句的理解(赏析用语的精妙、含义的理解等)。(3)要点概括。(4)内容探究(艺术手法、思想感情等)。(5)作品感受(感悟作品、作者,自己的体悟、启示等)。(6)学以致用(仿写、想象能力考查等)。2.文体知识(1)定义:散文自由灵活的,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同小说、诗歌、戏剧并列。(2)分类: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侧重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情怀)、说理散文(借助一定的意象,阐述道理,也不乏抒情)(3)特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4)结构:从句子入手,迅速辨别把握文章的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和总结句,这是理解文章分析结构的一把金钥匙。(5)线索:有的以时间为线;或以人物活动为线;或以情感为线;或以事物为线等。(6)表达方式:散文的表达方式,关键要把握环境描写和间接抒情;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氛围,烘托心情;社会环境点示背景;间接抒情显得含蓄,委婉深沉。(7)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对比、象征、白描、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三)小说阅读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1.考点点击(1)对人物形象的感知、领悟及评析。(2)对词语、句子、文段的含义和作用的品析,包括对精妙词语的品析、结合语境对词语的理解、同义词辨析、词语的言外之意和特殊作用的挖掘。(3)描写方法及作用分析(人物塑造方法及环境描写)。(4)对作者写作目的、思想感情及主题的把握。(5)写作手法及作用分析(如对比、衬托等)。(6)整体感知。(7)对故事情节的把握。2.文体知识(1)小说的三大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2)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四种:肖像(外貌)描写[表现人物身份、经历和思想性格]、行动描写(动作、行为、举止)[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就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为或细微的事件、细小的景物片断作仔细的描绘。(1、生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2、强调事件意义的作用)(3)情节结构:①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②特殊结构:倒叙等(4)线索:①常用线索:人、物、事件、时间②双线结构:明线、暗线(5)环境描写A.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鱼等景的描写。作用是:○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3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B.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的描写。作用:交待时代背景、揭示主题……(四)说明文阅读训练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1.考点点击(1)认识并把握说明的对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