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曹禺戏剧知识:1、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此处实指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语言。2、按不同的标准,戏剧分类如下: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白毛女》)、舞剧(《丝路花雨》);戏曲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三块钱国币》)、多幕剧;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屈原》)和现代剧;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屈原》)、喜剧(《威尼斯商人》)、正剧(《白毛女》)。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性格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4、戏剧的语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语言。1)人物语言包括人物对话和独白等。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有:(1)高度个性化(2)富于动作性(3)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2)舞台语言(也叫舞台说明):除人物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包括背景介绍,人物动作,神态说明,旁白、画外音以及其他叙述语言等。田汉(1898-1968),剧作家、诗人,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田汉毕生从事文艺事业,一生创作话剧、60余部,电影剧本20余部,戏曲剧本24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其中《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话剧代表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乱钟》、《回春之曲》、《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及改编戏曲剧本《武则天》、《江汉渔歌》、《白蛇传》、《金鳞记》、《西厢记》、《谢瑶环》等。丁西林,我国话剧运动的奠基者之一•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苏省泰兴县黄桥镇人。•1923年,发表了独幕话剧《一只马蜂》。这是一个写恋爱生活的戏。它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虚伪风气,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也嘲弄了吉老太太这类半新半旧的人物。1939年,丁西林创作了独幕话剧《三块钱国币》。这是他抗战期间所写的第一部作品。他在这出独幕喜剧中,尖锐地讽刺了刻薄自私、蛮不讲理、欺压女仆的吴太太,以及趋炎附势的警察,歌颂了富于正义感和同情心的青年学生杨长雄。这个戏不但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社会意义方面超出作家前期的作品,而且它布局的精巧、对话的富于巧智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夏衍(1900-1995),中国文学家、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原名沈乃熙,字端先,祖籍河南开封。•1934到1935年,他创作了《女儿经》、《自由神》和《压岁钱》等电影剧本和多幕剧《赛金花》。1937年创作的剧本《上海屋檐下》,将时代特征注入作品中的人物,结构和布局也符合小市民“各自为政”的生活特点。1941年,他完成了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春寒》。1958年,又根据茅盾的原著改编了电影剧本《林家铺子》。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他“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孔雀胆》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同时,继续进行文艺创作,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曹禺(1910-1996)现、当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爱好文学和戏剧,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1922年入天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演出中外剧作,显示了表演才能,并广泛涉猎新文学作品,开始写作小说和新诗。1928年考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广泛接触欧美文学作品,深为古希腊悲剧作家及莎士比亚、契诃夫等人的剧作所吸引,同时也陶醉于中国的传统戏剧艺术。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暴露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几十年来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话剧之一。1933年大学毕业后,曹禹入清华研究院当研究生,专事戏剧研究。翌年到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校任教。1935年写成剧本《日出》,深刻解剖了30年代中国的都市生活,批判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罪恶社会,曾获《大公报》文艺奖。它与《雷雨》前后辉映于剧坛,奠定了曹禹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1936年曹禹任教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写了他唯一的涉及农村阶级斗争的剧作《原野》。抗日战争爆发后,曹禺随校迁至四川,编辑戏剧刊物,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和电影厂编剧等职。著有《全民总动员》(合写)、《正在想》、《蜕变》、《镀金》等剧本,创作有淳厚清新、深沉动人的优秀剧作《北京人》,并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剧本,还译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1946年赴美国讲学,翌年初回国,任上海文华影业公司编导,发表剧本《桥》,写了电影剧本《艳阳天》,由他导演摄成影片上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曹禹广泛参加国内外的多种社会和文化交流活动,曾赴各地工厂、农村参观访问。历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他创作了话剧《明朗的天》(获全国第一届话剧观摩演出剧本1等奖)、历史剧《胆剑篇》(执笔)、《王昭君》,出版有散文集《迎春集》及《曹禹选集》、《曹禹论创作》、《曹禹戏剧集》等。他的一些剧作已被译成日、俄、英等国文字出版。《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艺术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雷雨》一发表,就震动了文坛,而此时的曹禺只有二十三岁,此外,他的四大经典名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在千百个舞台上曾以多种面貌出现,被不同的人们饱含深情的演绎着,解读着,并一举将中国话剧推上了历史上最轰动热烈的颠峰时期。《雷雨》是一部动人心魄的悲剧。剧本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腐朽、糜烂的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虚伪的道德性,猛烈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旧制度必然崩溃的的历史命运。《雷雨》剧作完全运用了三一律(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三一律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引申出来的),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狭小的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协调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实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伏笔中,只是到最后时分才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雷雨,无比强烈的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剧本以扣人心弦的情节,简练含蓄的语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极为丰富的潜台词,如刀刃一般在读者的心弦上缓缓滑过,那抖颤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雷雨》是四幕话剧,另有序幕和尾声。写于1933年,一经诞生,就引起轰动,震惊剧坛,至今长演不衰。课文是其第二幕第一部分。听录音,解读课文第二幕: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第一场:重逢:周朴园——————鲁侍萍情感纠葛第二场:斗争:周朴园——————鲁大海劳资冲突第二幕话剧的场次1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2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时间地点事情三十多年前无锡三十年前除夕无锡三十年来外乡三十年来周公馆从前哈尔滨最近矿上情节结构:重逢相见相疑相认周认出鲁(家庭伦理的角度)斗争交涉开除揭露被打怒斥鲁大海闯入周公馆(社会阶级斗争的角度)分析第一场第一层开头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舞台气氛;2、烘托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3、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4、感染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周朴园在谈到三十年前的侍萍时为什么说她是“一个年轻的小姐”而且“很贤慧”,也“很规距”?(1)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美化侍萍即可掩盖他往日的罪行。与佣人的女儿偷情是耻辱的事,而有一个“很贤慧”“很规距”的前妻却可以借以表现他不忘旧情的美德。(2)为了弥补他灵魂的空虚。繁漪很不驯服,两个儿子对他敬而远之,尤其是周萍更不“规距”——周朴园时时感到家庭生活的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因此怀念侍萍,即可以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其精神得到解脱。周朴园对自己的美化,侍萍为什么要加以否定?表面上看侍萍是在否定自己的美好,实质上是在揭露周朴园的隐私。这样一方面揭露周朴园伪善的阶级本性,另一方面又诉说出了自己多年来郁结在内心深处的悲哀和怨恨。相认生新恨手段言行侍萍点破真相后周朴园的反应厉声责问用缓和的语调稳住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你可以冷静点。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了。用感情表白软化你的生日,每年我都记得。关窗户的习惯,我都保留着。想送金钱收买打发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性格特点分析:周朴园对过去的侍萍:始乱终弃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供起“遗照”来“纪念”周朴园对面前的侍萍:凶相毕露,软硬兼施自私残忍虚伪阴险狡猾,冷酷无情资本家的冷酷无情社会上层人物的道貌岸然儿子面前的庄重严肃思念侍萍,爱侍萍认定身份以后人物性格复杂性严厉冷漠安抚软化金钱兑现周朴园作为一个饱受磨难的女人,她的心态是复杂的。而当周朴园认出她并对她软硬兼施时,她的表现更使她这一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请问侍萍有怎样的表现?她为什么要撕毁支票?表现出她怎样的性格?悲愤控诉刚强中有软弱怨恨中有情丝痛苦中有骨气与尊严善良正直,备受屈辱,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强与自尊的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心软撕支票抗议反抗性轻信、纯朴、善良觉醒、蔑视、抗议、自尊鲁侍萍性格刚强中有软弱,怨恨中有情思控诉周朴园的罪行拒绝周朴园的施舍揭露真实身份承诺不告隐情被怀旧之情触动软弱刚强讨论第一场中的难点1、鲁侍萍起先为何要隐瞒身份?既然要隐瞒,为何周朴园叫她下去时,她“泪要涌出”?侍萍关于绸衬衫的话,很明显是要表明自己的身份,这与前面的隐瞒矛盾吗?不矛盾。隐瞒身份可以通过自己的口吻,沉痛诉说自己30年的悲惨遭遇,表达悲愤交加的情怀。或许,隐瞒出于自尊,流泪出于软弱,旧情难忘。认出鲁侍萍后,周朴园为什么会惊恐不安?——突然变脸因为他担心侍萍的出现,他以前与侍萍的关系将再次暴露,别人会从这一关系中看到他丑恶的灵魂和虚伪的本质,他以前的罪恶将昭然于天下,这会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会威胁到他在家庭中的尊严,会使他身败名裂。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的?他是不是真的对鲁侍萍有感情?他对侍萍的怀念是真的。侍萍年轻时聪慧美丽,性格温驯、善良,也很能干,他确曾“爱”过她;况且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是个阔家小姐,抑郁而死。第二次就是繁漪。两次婚姻都不如意。他也曾花天酒地的放荡过,但从来没有尝到过什么是幸福。回想起来,还是和侍萍相处的日子,在他罪恶的生涯中多少留下了些美好的回忆。他对侍萍的思念、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这既可以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以显示他的多情、高贵。有的人用他三十年后重见侍萍时的冷漠、惶恐、羞怒态度,否定他过去对侍萍怀念的真实性,这是把人物思想感情简单化的结果。但话又说回来,他毕竟还是一个身处“现实”中的人。因此,当活着的侍萍一旦站在他面前时,他首先考虑的是将会破坏他现在家庭的“圆满”和“平静”,将使自己的名誉、地位受到威胁。他对侍萍的无情态度,正是作者成功的现实主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