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婚嫁风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四章客家民俗客家人有其极富魅力的民俗。客家保留的传统民俗,大多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客家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系的交往中吸收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民俗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万象纷呈。尽管如此,客家民俗的基本内涵又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故颇具凝聚力,把客家民系始终凝聚在一起。客家民俗反映着客家人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宗教信仰和其他各种社会生活事项。或是对神明及祖先的祭祀,或是节日的叙情、娱乐和竞技,或是繁多的禁忌、服饰、生产……客家人在民俗中表达着“慎终追远”的思亲之心、对先贤丰功伟绩的景仰、对民族正气的崇尚以及乡党联欢和亲友款叙之情的抒发。一客家衣着风俗客家衣着最突出的特点是质朴无华。一个民族或民系是否讲究穿戴,从妇女身上反映尤为明显。客家妇女以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她们不崇尚时髦,朴实无华,对衣服十分爱惜,平日穿打补丁的衣服,新衣服除过年或走亲戚偶尔穿一两回外,总舍不得穿。在家唔怕旧,出屋唔怕新,这些俗语很能说明她们的穿戴观。客家人的简朴是与整洁连为一体的。客家人常用服饰因城乡贫富而有不同,乡村居民大都穿着朴素,但求耐穿、舒适、大方,而城里人穿着较讲究,注意时尚和整洁,一般都讲求身份和环境。旧时有句俗谚不怕衫烂,最怕人烂。衣服虽破,只要补得好,洗得干净,穿得整齐,就不会被人见笑。客家人重面2子,极为注意正式场合的穿戴。如梅县人有谓锅里无米煮,出门衣官样。客家人对于破旧衣服不会随便抛弃,有句俗话说:烂衫烂裤不要丢,留待年老好遮羞。更典型的是,大裆裤(约6寸宽)的裤头,多用质地较差的白布接成,驳接部分被上衣遮住,无伤大雅。有的妇女的嫁衣,一辈子都舍不得穿,压在箱底柜角,一年又一年,往往成为死后的残衣。客家人做衫裤的布大部分是用棉纱、苎麻,自己纺织的,俗称家机布。这种布布面宽为一鲁班尺(相当于12市尺),以三丈为一匹(约43.2市尺),故当地称为三丈白。一般来说,面宽一尺、长三丈就足够通常人制一套衣服,故定俗成规。织布首先要有线,最初的线也是自纺的。不过这种纺线很粗,织成的布很粗糙。后来有了机线,称之为洋纱,墟镇上亦有了专门的洋纱店,他们把洋纱贷出给村妇织成布,然后以布换纱,投入再生产,这种行为叫做回布。当时梅州城乡很多妇女都会织布,兴宁县尤为普及。这种布本色白底,用土染料漂染而成黑、蓝、青蓝等颜色,染料是土制靛粉,也有用薯茛、土珠或乌臼树等草木熬水染色的。成人衣服色泽多偏黑,偏深蓝、深灰色。夏季多用芝麻纺织的布。客家人称衣服为衫裤。传统的衫为大襟衫,裤为宽大的大裆裤。衣着款式偏宽偏长,男女无多大区别,上衣是大襟衫,右边斜下开襟,安布纽扣,女装则在襟边加一两条花边,以示男女之别。衣袖宽长,其中袖口宽1尺左右。而裤子则男女基本无别,一律宽头大脚,裤管(俗称裤脚)宽1.8尺至2尺。穿时一般用裤头带(纱布带)扎紧,或将裤头交叉绞紧反扎于内即可。旧时男女都不穿底裤(内裤),讲究者加穿一条较短的裤就是了,但一般都穿内衣,俗称褂哩、留眠衫。寒暑服式无多大区别,只是暑天穿薄的苎麻布(俗称夏布,冬天用厚布。御寒衣服称棉袄或无袖的棉背褡。3大襟衫,在胸前不开口不设纽扣,表面不设口袋。其开口从颈部开始向右斜开直至右肋下并沿边而设纽扣。和大襟衫相配套的大裆裤又叫斗头裤(或交头裤)。由于气候关系,冬天穿棉裤的极少。一般人家不论男女,一件棉袄往往要穿一辈子。一般情况下,梅州城乡人民穿衣服大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哥新,二哥旧,三哥着的烂衫袖。当然,贫富人家的衣着有所不同。在衣料上,少数富家多穿绞罗绸缎。在衫裤式样上,除大襟衫大裆裤开胸褂外,还有穿洒衣、马褂。所谓洒衣,实为下摆延长至膝以下的大襟长衫。所谓马褂,实为无袖的开胸衫。马褂与洒衣往往同时穿着,即穿上洒衣后再穿马褂,称之为马褂套洒衣,又俗称为长衫套马褂。如果再戴上一顶瓜督帽,便是乡绅的穿戴了。富家的太太小姐也穿长衫,但其长衫不叫洒衣,而称旗袍。一般妇女穿大襟衫交(交叉)头裤要配头帕。头帕多为黑方形,配有环扣,一端扣于脑后发髻上,一端扣于颏下。头帕夏可遮阳,冬可为头面护暖。另有一种叫围帕,多为做家务劳动时穿。长的围帕称为吊裙,端顶用带挂于颈部或与面衣的颈扣相扣紧,胸前用带扎于腰部。短帕称为围裙,仅系于胸前腰部。二客家婚嫁风俗客家传统婚嫁风俗多承中原周礼古制沿续下来,而有许多繁琐礼俗到了今天已经在不断简化或被遗弃了。(一)相亲男女双方经媒人介绍以后,如果双方有意,则由男方择日携伴到女家相亲,叫做“偷看”。见面时男方要给女方红包一个,谓“面花钱”。如果双方有心结合,4则女方收下男方带来的两包糕点,表示同意结交为伴(“糕”谐“交”),否则退糕,示意辞谢。若男方不满意,则不用午膳便拜辞回家。过去旧俗,客家有“入家女”、“花顿女”、“童养媳”、“等郎妹”、“隔山娶亲”等几种婚嫁形式。相亲一项,只“入家女”、“花顿女”有之。“童养媳”、“等郎妹”因为卖给男家时已按乡俗进行了嫁礼,到时只要在农历年三十晚成亲(俗称“分床”),不必办理任何礼仪,也不一定办席请客,社会上承认其为“合法”婚姻。这种包办婚姻的陋俗,在比较偏僻的山区仍有残存。“隔山娶亲”是以前侨乡的一种特俗婚俗。侨乡男子年轻时出洋谋生,父母在家托媒人替他找个媳妇回来,孝敬父母,照看家乡,拜堂时以雄鸡代替新郎。要是新郎终老不归,则“新娘”徒承妻名,孤灯独宿守一辈子活寡,最后只好买儿女来抚育。(二)定亲相亲以后,双方开始商议女子的“身价银”。讲明由男方出多少“身价银”(一般以九为尾数,谐“久久长”),并交一部分作定金,叫“大注”。这就表明女子已有所属了。男方交了身价银后,便向京方索要嫁妆。过去有钱的人家,嫁妆差不多连新房的全套摆设(橱、柜、桌椅、被帐、冷衫、热衫、及新娘日常起居用品)都包括在内。男方除了给女方一定数的身价银外,还得另外给丈母娘“乳浆钱”,对她的养育之恩表示感谢。姑娘在定亲之后,要为男方全家每人做一双布鞋,随嫁妆送上,叫“满家鞋脚”。这一方面显示女方的勤快.灵巧,另一方而也寓了全家和谐相亲的意义(“鞋”谐“谐”)。现在人不穿自制鞋了,便改用商店买回来的布鞋或皮鞋代替。定亲以后,隔段时间男方要将“风水先生”排定的吉二日良辰“送”给对方。送日子那天,男方得事先给女家每人准备一个红包,叫做“满家红”。此外还要准备5一只活鸡做“带路鸡”,带到女家以后,对方再回送一只鸡“带路”,意为从此以后可以常来常往了。(三)归婚归婚也就是完婚,这是婚姻的最后定局。归婚前一天的下午,男方先要办好“三荤三斋”或“五荤五斋”和相当数量的猪肉,派人到女家去敬祖公,叫“送家神”。女家接到以后,给来人一个红包示谢,然后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到祠堂祖宗神位前祭拜,讲明缘由,再用来设宴招待族中亲友,在所送“家神”中,另有两块切成长条状外带一小块的猪肉,是特成送给丈母娘和媒人婆的,叫做“肚痛肉”和“媒人肉”。现在男女为自由恋爱,“媒人”只是一种形式,但仍然可以领到“媒人肉”。新娘出嫁那天要在里面穿一件“旧”衣裳,叫“带魂衫”。上轿时,由父母或兄长牵出门,这时新娘要哭嫁,做出很伤心不忍舍家而去的样子,而新娘的母亲(或家中长者)则手持一盆水,朝送嫁队伍泼去,意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样做无非是要女儿从此孝敬公婆,侍侯夫婿,就如同“覆水难收”,不能轻意离异。送嫁队伍中由媒人在前面替新娘“径露水”,接着是新娘未成年的弟弟(胞弟或堂弟),扮演“阿舅”的角色,手里拖一束由柏树、松树扎成的“青”,叫做“拖青”。这里有两重含义,其一替新娘将沿途“凶煞”拖掉,使新娘能平安到达夫家,盖以“青”谐“净”也,其二,松柏象征“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爱情永笃。接着新娘后面是女嫔相,其中有一人专门用花篮装着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用一条九尺红绸带两端绑住双脚,这叫做“子婆鸡”。“子婆鸡”一定要大要壮,最好一带进洞房,放在床下当日就会下蛋最佳。其用意是希望女儿嫁出去以后,能像鸡一样百子千孙、儿孙满堂,而九尺红绸带以“九”谐“久”,寓长久之意。6新娘下轿时,新郎用红包从“小舅”手中赎过轿门钥匙,将轿门用脚“踢”开,新娘则往外对“踢”,互相不甘示弱。新娘走出轿门,将手中一包“新娘果子”(里边有花生、糖果、莲子、枣子等)抛给前来接亲看热闹的人,自己则同新郎一起入屋“拜堂”、进洞房。中午设宴请客,以婆媳的“妹”家为中心,他们分坐在正厅厨房来菜的第一、二张桌,称为上席,其他依次安席。在新娘母亲和媒人席上,还专门给她们放了两只大鸡腿,以示殊荣,宴席完后,山新娘、新郎给客人敬茶,被敬的客人则故意出一些难题刁难新娘,新娘也竭尽才智使每个人都接自己的“新娘茶”,因为喝过以后,客人必须在茶盘里放一个红包酬谢。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喜庆的娱乐形式。双方斗智斗勇,尽情玩乐而已。下午由新郎“送”丈母娘回家,这是新郎一生中唯一可以接受丈母娘馈赠红包的一次。聪明的女婿,会让丈母娘多转几个门出去,这样丈母娘每出一次门,都要给新郎一个红包。丈母娘也趁此机会给小俩口道些吉利祝愿的话。新娘过门后的第一次洗澡和洗脸水,都由家中姑嫂代为准备,待新娘淋浴以后,则要在水桶或脸盆里放一个红包答谢。借此沟通彼此之问的感情,以便日后和睦相处。第二天起早,新娘还要偕婆婆到莱园里转一圈,俗谓这样便可以婆媳有缘(“园”谐“缘”),相敬如宾了。闹房不属结婚仪式,或有或无。一般在宾客宴散以后,一些青年男女亲友进新房与新郎新娘逗乐,要新人说唱捧逗,如新郎抱新娘咬红花(红包),新郎新娘合吃一颗糖果,唱歌跳舞等。过去还有“坎压油堆”的陋习,就是一个个压到新娘身上。这种现象多少带有人类早期野蛮群婚的遗风,现已革除。过去有些地方因新房狭窄,闹房改在厅堂举行。闹房连续三天,这三天内不分大小,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客家闹房,还受一种观念的支配,认为越闹越吉祥。广东7客家人闹洞房的习俗中特别突出说四句,以吉祥、祝福、禧戏的语言构成押韵四句词,贯穿着整个闹房过程,典雅、风趣。如月光光,看新娘,新娘肚屎圆丁当,今朝下种子,明年八月生出桂子满天香。这类既带嬉戏又含祝福的四句词常引人捧腹大笑。三客家丧葬礼俗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等等。一些地方至今旧俗犹存。病人临终之际,便将事先做好的“寿衣”给病人穿上,称“着寿衣”。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裤子。客家风俗重视送终。出门在外的千方百计赶回家,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人断气后,马上烧轿,焚纸,眷属、儿女悲哭喊叫。是为“送终”。报丧:病人断气后即刻报丧。孝子往外祖母舅家及亲伯叔家报丧,在门前或附近路口还出讣告。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落枕: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发丧要择时,常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鼓乐喧天。8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以显示儿女孝顺。安葬: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坟墓外观很似客家人的围龙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开大孝时,门前、厅堂换上红联,一切恢复正常。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检金”,然后重新安葬(也称之为二次葬),这才是永久、真正的坟墓。客家人的“二次葬”的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