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科学院“十二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1-2015年)制定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的总体部署》《中国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一、我院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效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三、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人才环境五、大力实施人才系统工程六、组织实施主要内容一、我院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效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主要成效“十一五”期间,我院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凝聚作为事业发展的根本基础。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人才计划,创新教育培养模式:继续完善岗位聘用、项目聘用和流动人员相结合的灵活用人机制,逐步完善以“三元”结构工资制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新型分配体系,增强了队伍的创新活力。积极推进“百人计划”、“西部之光”、“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和“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等,并适时拓展相关人才项目的内涵,根据科技事业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实施“千人计划”、“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专项”、“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计划”和“外籍青年科学家计划”等,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和科技创新活动规律,加强对各类人才计划的系统整合和有机衔接,启动“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构建了一个独具我院特色的人才工作体系。坚持“科教结合”,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一校一院”为核心、以研究所为基础、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育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我院人才队伍实现了动态更新和结构优化,科技将帅人才不断涌现,队伍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人才竞争力显著提高,已成为我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高地。截至2010年底,我院正式职工5.7万人,流动人员1.0万人,在读研究生4.8万人。全院正式职工平均年龄41.5岁,45岁及以下占68.2%,比2005年的比例增加了9.4%;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48.3%,具有博士学位的占27.9%,与2005年相比,比例分别增加了17.8%和11.2%;专业技术人员占正式职工总数的78.5%,比2005年的比例增加了9.2%。在我院工作的两院院士有338人,约280人次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担纲主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10406人次的杰出人才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或获得国家级奖励,900多人次在各类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十一五”期间,共招收研究生7.6万人,累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5万人,获得优博论文91篇,有8个一级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名列第一。(二)机遇与挑战“十二五”时期将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或新突破的重要时期。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将越来越起到决定性作用,人才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受到各国政府的极度重视,全球化的科技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阶段。国家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科技投入的增强,科研环境的改善,将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极大地促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是我院实施“创新2020”并实现重点跨越的关键阶段。要在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必争领域实现重点跨越,对我院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新队伍,是“创新2020”重点跨越阶段的重要任务。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院人才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现有人才队伍规模不能满足事业快速发展需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依然缺乏;支撑和管理人才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我院多数重点领域人员总量不足、领军人才偏少、研究力量相对分散、人员结构不够合理,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影响人才成长和使用的体制机制问题依然存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不足,人才有序流动机制尚未形成,人才评价机制不尽合理。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科技国家队,我院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发挥“火车头”作用,成为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必须把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放在事业发展的首位,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全局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服务和支撑我院“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为目标,以提升人才队伍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以解决关系长远发展的人力资源突出问题为着力点,科学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要以“优化发展环境,造就一流人才,坚持以用为本,支撑创新跨越”为指导方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加强人才保障,促进人才发展。重点造就德才兼备的科技领军人才,着力培养青年创新人才,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动态优化、充满活力的一流科技创新创业队伍。1.以科技事业需求为导向。围绕“创新2020”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适度扩大队伍规模,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模式,在人员规模、结构及关键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科学规划,优先支持院重点领域发展和重大科技布局调整,支持研究所“一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2.以造就领军人才为牵引。着力培养造就新一代科技将帅人才和尖子人才,在重点领域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同时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科技队伍整体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3.以培养青年人才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不断创新青年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为青年人才搭建创新舞台,在实践中大胆使用,形成一个关爱青年、鼓励青年成才、支持青年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4.以队伍协调发展为着力点。在继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我院各支队伍协调发展。着力建设一支善于技术创新与集成、服务与保障水平较高的支撑队伍,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精干高效、职业化的管理队伍,一支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高质量的研究生队伍。5.以完善体制机制为基础。破除阻碍人才发展的各种观念和体制束缚,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注重在竞争中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建立促进人才有序流动流转的机制,完善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的开发机制,形成有利创新、和谐奋进的人才环境。(二)发展目标适度扩大队伍规模,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到2015年,全院正式职工达到7.6万人,其中科技岗位5万人,支撑岗位1.8万人,管理岗位0.8万人;流动人员和在学研究生7万人。全院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人员的比例达到50%,长期聘用的高级研究人员不超过3000名,岗位聘用人员年均流动率保持在7.5%左右。优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到2015年,拥有数百名在本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领军人才,拥有数千名善于攻坚的科技尖子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拥有近万名创新能力强的科技骨干人才,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科技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并在战略必争领域形成人才核心竞争力。管理和技术支撑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的转移转化人才群体基本形成。未来5年内,向社会输送6万余名本、硕、博毕业生。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通过深化改革和管理创新,实现由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转变,使人才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使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使人才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使人力资本不断增值,实现我院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三、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二)支撑人才队伍建设(三)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四)研究生队伍建设三、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凝聚并造就一批善于把握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领军人才和尖子人才;大力培养扶持优秀青年人才,全面提升3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继续加强优秀人才与海外智力引进,鼓励人才在国际学术舞台发挥作用,努力提高我院科技队伍的国际视野与国际交流合作能力。重视工程技术领域人才的培养。到2015年,科技人才队伍中,35岁及以下青年科技人员比例保持在50%左右,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比例达到80%,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达到55%。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达到75%,平均年龄保持在45岁左右。“十二五”期间,支持和引进高层次人才2000人,重点支持和培育优秀青年人才6000人,组建和支持“国际合作伙伴团队”、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150个,吸引和资助海外优秀学者和外国科学家2000名来我院工作。到2015年,在站博士后规模达到5000人。三、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二)支撑人才队伍建设支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在于加强技术支撑队伍的建设,不断优化结构、提高水平,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培养和吸引一批高水平技术支撑人才;合理设置岗位体系和结构比例,积极打造适合技术支撑人才特点的职业发展通道;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提供与其贡献和价值相匹配的薪酬福利,加大对贡献突出的技术人才表彰力度。建设一支体量适当、结构合理、技术精湛、敬业奉献的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院支撑队伍总量达到18000人,培养和引进150名杰出技术人才和关键技术人才,培训技术支撑人才300-500名,遴选和奖励高技能人才50名。三、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三)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在于提高管理能力和职业化水平。试行管理岗位与职级并行的制度,完善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的职员与专业技术序列双通道机制;进一步促进关键管理岗位人员的轮岗和交流,以及院、所管理人员双向挂职培养;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多岗位锻炼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精干高效、业务精湛的职业化管理队伍。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科技创新的能力,健全干部选任、管理、培训和监督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遴选和培养,完善中层干部选拔聘用与管理制度。建立一支由战略科学家、党政管理专家和优秀科技骨干组成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到2015年,全院管理队伍总量约8000人,其中,所局级领导干部总量控制在600名左右,后备干部队伍总量达到600名。三、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四)研究生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一校一院”的基础作用和各研究院所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强和完善新兴和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丰富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其创新能力。注重文理交融,兼顾人文、社会和管理科学的课程教育,加强社会实践,建立研究生国情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不断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和培养环境,完善“三助”体系,使研究生真正成为我院创新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到2015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到5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占一半以上。“十二五”期间,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5.4万人,博士研究生3.5万人。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人才环境(一)完善基于人才发展的战略管理机制(二)建立与科技发展相协调的人才配置机制(三)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使用机制(四)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五)完善鼓励创新进取的激励机制(六)完善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的开发机制(七)形成多方位的人才保障机制(八)完善科教结合的青年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人才环境(一)完善基于人才发展的战略管理机制1.实施“创新2020”人才发展战略实施“创新2020”人才发展战略是建设一流科技创新队伍的需要,是科技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创新2020”人才发展战略的实施,要建设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实力和持续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十二五”期间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战略重点、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注重统筹协调、强化组织保障、落实各项举措,促进我院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人才环境(二)建立与科技发展相协调的人才配置机制2.明确人力资源配置方向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