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十一五”高新技术规划纲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关村科技园区“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规划纲要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2006年2月目录一、中关村科技园区“十五”产业发展回顾与总结......................1(一)“十五”期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回顾...............................................................1(二)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2二、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3三、中关村科技园区“十一五”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4(一)指导思想.......................................................................................................................4(二)发展目标.......................................................................................................................5四、形成具有中关村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5(一)突出重点,集成优势,努力打造中关村特色产业结构...........................................6(二)大力发展不同功能的细分产业...................................................................................7五、进一步完善一区多园的产业空间布局..............................8(一)总体产业空间布局.......................................................................................................9(二)多园...............................................................................................................................9(三)多基地.........................................................................................................................10六、中关村科技园区“十一五”产业发展模式与促进措施................11(一)创新产业发展模式.....................................................................................................11(二)实施三大产业促进专项行动.....................................................................................12(三)建设面向产业发展的政府公共服务实施平台和社会服务体系.............................121为进一步提升中关村产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明确中关村“十一五”期间产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模式,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相关批复、《关于支持做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若干政策措施的会议纪要》、《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暨做强中关村行动纲要》制定本规划。本规划的实施年限为2006年—2010年。一、中关村科技园区“十五”产业发展回顾与总结(一)“十五”期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回顾“十五”期间,在各方努力之下,《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得到顺利实施,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三基地”功能开始发挥,顺利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的发展目标,园区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1.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在国内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2001—2004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年均增长率达到25.7%。2004年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3686.8亿元,是1999年的3.5倍,约占全国53个高新区总量的13.4%;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净利润201.3亿元,占到全国高新区企业的14.1%。继续保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龙头的地位。2004年收入超过10亿元的大企业达到63家,超过亿元的达到473家,上缴税费135.7亿元,出口创汇53.6亿美元,从业人员超过55万。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关村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承载者。2001年以来中关村在北京GDP中所占比例保持上升态势。2004年中关村实现增加值760亿元,是1999年的1.7倍,占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90%以上,相当于北京当年GDP总量17.8%,比1999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2.为满足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需求做出贡献“十五”期间,中关村凭借自身实力,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破国际垄断、占领产业发展高端、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国家安全等战略层面为国家做出贡献。1999年以来,中关村企业先后获得5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出现龙芯、方舟、众志、星光、爱国者等“中国芯”,拥有了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标志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大唐TD-SCDMA移动通信标准为我国第一次赢得国际通信产业话语权;“闪联”标准让我国在信息化家电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占据先机。中芯国际在亦庄建立的12英寸、0.13微米集成电路生产线,大大缩短了我国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中科联创的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一举打破了发达国家的禁运,满足了我国军事及民用电子产品发展的迫切需求。科兴研制出全球第一支SARS病毒灭活疫苗和国内第一支甲乙肝联合疫苗,并与美国、英国、瑞士等国家同步研制出人用禽流感疫苗,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保证;行者集团的人脸识别系统、海鑫信息指纹识别系统已在公安领域广泛应用,对维护社会治安发挥重要作用。曙光11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为国防建设提供支撑力量。中关村相关企业在载人航天工程中承担了软件、电子元器件、设备、通信、材料、生命保障等任务,为“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做出了贡献。此外,部分产品在军方GPS(全球定位系统)、网络管理等方面得到应用。3.留学人员创业和“瞪羚企业”成为新亮点“十五”期间,中关村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标志着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截至2005年10月,园区共有留学归国人员创业企业2800家,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8倍,园区内从业的留学归国人员超过7000人,比1999年增长了6倍,均占到全国高新区的一半以上。留学3归国人员企业的注册资金总额累计31.43亿元,并引入了数百亿元的项目研发合作资金。一批跑的快、跳得高的“瞪羚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动力,2004年中关村新增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瞪羚企业”达到100多家。同时,联想、京东方等大型企业逐步突破传统的增长方式,通过跨国收购的方式整合利用国际资源,使自身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05年11月,中关村上市公司达到78家,占北京上市公司的一半。同时中关村园区企业在海外融资方面取得重大进展,2004年30家中关村科技企业获得海外投资约6亿美元。4.新的产业增长点不断出现“十五”以来,电子信息产业一枝独秀的格局有所改变,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所占比重逐步增大,集成电路、光电显示、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在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71%下降到54.3%,而先进制造、生物医药1、新材料及新能源所占比重由6.7%、3.6%、3.4%提高到12.3%、5.8%、14.7%。制造业在园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服务业尤其是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2004年中关村服务业收入占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40%。5.中关村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之一2004年中关村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比重为4.7%,远高于全国高新区2%的水平。截至到2005年10月,中关村已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设立了115家分支机构(其中研发机构4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国家技术研究中心40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67家。国家863计划“十五”期间在软件、集成电路、网络、光电显示、生物技术、农业等领域设立多个重大专项,中关村地区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在相关重大项目中承担了约30%—40%的项目。6.创业孵育环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关村西区、软件园、生命科学园、永丰基地、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环保园、1不包括医疗器械清华科技园、北大科技园等专业园建设进展顺利。以专业园或龙头企业为重要载体,建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孵化器和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到2005年11月为止中关村孵化器数量达到43家(其中留学人员孵化器14家),中关村公共技术支撑平台达到9个,例如:以软件园为载体建立的软件出口公共技术支撑平台、软件公共技术“三库四平台”;以生命园为载体建立的生物技术孵化器;以集成电路设计园为载体建立的集成电路设计平台;以安泰科技为主体,依托永丰基地为载体建立的中关村先进功能材料技术支撑平台;以德信无线为主体建立的无线通讯终端公共测试平台;以百奥、中生北控等为主体建立的蛋白多肽类药物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以泰杰磁电为主体,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核磁共振影像技术与系统联合实验室等。7.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初步形成“十五”期间,园区全面落实《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例如,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信贷融资促进平台;建立了针对不同群体的贷款担保绿色通道;实施了鼓励高成长企业群体的“瞪羚计划”;初步建立了以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为主要内容的风险投资促进机制和以北京产权交易所为核心的产(股)权交易促进平台;成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投融资促进中心”。为进一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规范企业行为,中关村制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信用制度试点暂行办法》,并以该办法为依据开展了试点工作。8.中关村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开始显现随着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中关村品牌已经初步得到国际资本市场认可。到2005年11月,中关村在香港上市公司达18家;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达13家,占全国在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数量的一半。国际投资机构对中关村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积极主动与中关村进行联系,跟踪、锁定大量技术水平高、成长速度快的中关村企业。各类国际组织、外国团体、高新区与中关村的交流频率不断增加。5(二)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关村发展现状与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四位一体”战略定位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有待提升,产业发展环境还不完善,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相关政策需要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