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应用药学详细信息请浏览:中国现代应用药学简介•《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的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1984年创刊,曾用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7693,国内统一刊号CN33-1210/R,邮发代号32-67,系月刊,于当月28号出版,单价15.00,全年价180.00。本刊2008年的影响因子为0.3268。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主要栏目•论著•综述•中药与天然药•药剂•药物分析与检验•医院药学•不良反应•信息中国现代应用药学获奖情况•《中国现代应用药学》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全国药学类,北大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2008版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期刊)基本信息•刊名:中国现代应用药学•ChineseJournalofModernAppliedPharmacy•创刊时间:1984•周期:月刊•级别: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主管单位:中国科协•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社长:苏志良•主编:李连达•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7693•国内统一刊号:CN33-1210/R•邮发代号:32-67•单价:15.00•年价:180.00•QQ咨询:952812008•详细信息: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投稿须知•本刊为中国药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药学学术刊物,是一本反映我国药学各学科进展和动态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高、中、初级药学工作者及其他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栏目分专家论点、论著、综述、专栏,专栏包括药理、中药与天然药、药剂、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与检验、医院药学、临床、不良反应等。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药学类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投稿要求•文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先进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侧重实用。•1.1来稿要求文字精练紧凑,通顺准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文稿请附中英文题名(每个实词第一个字母要求大写)、作者和作者汉语拼音名、作者中英文单位名、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文中数据、结构式、公式、参考文献等请仔细核对,避免出错。投稿后,如发现上述内容有错,请及时联系更正。•1.2来稿请务必自留底稿,请附单位介绍信,并注明保密审查意见;附作者书面声明“来稿未投他刊”及每位作者的亲笔签名,以示将专有权授予中国药学会;务必写清楚作者姓名及地址、学历及职称、邮政编码、电话及手机、传真、E-mail地址。部队及保密单位除编号外,还应写明驻地。文稿凡属基金资助、国家攻关项目请写明项目编号,标注在首页下,并附相关复印件。请勿一稿多投,或抄袭别人稿件。只接收网上投稿,请勿邮寄。•1.3本刊只接收网上投稿,步骤如下。①登陆网址:点击作者在线投稿;②进行注册登陆(*为必填项);③所投稿件如果由多位作者合写,可以点击“增加作者”,填入所有合写作者的信息(*为必填项);④请输入对应的中英文关键词,并点击“添加”添至关键词框内,如稿件有多个关键词,请依次逐个添加;⑤您可以提供您想回避的审稿专家和建议的审稿专家,供我们参考;⑥提交成功以后,将在“待处理稿件”中显示您的稿件。若未成功则请点击“草稿箱”进行“修改并继续投稿”。⑦网上投稿成功后,请及时将单位介绍信及基金项目复印件寄往本刊。•1.4凡收到本刊收稿通知后3个月内未收到对稿件的处理通知,则说明该稿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改投他刊,须来信(挂号)与我刊联系。•1.5凡退回作者修改的稿件请严格按本刊稿约要求及退改意见修改,务请在规定期限内返回。•1.6来稿收取稿件处理费,每篇50元。请作者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缴纳:①通过邮局汇款(请勿在稿件中夹带现金),收款地址: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社,邮编:310003。汇款单上务必注明论文题目及第一作者姓名;②网上投稿成功后,点击稿件费用项下的“现在缴费”即可通过网上银行充值支付。•1.7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编辑部可对来稿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则请作者考虑。•1.8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atSci)]、《国际药学文摘》(IPA)、《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PD)、《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等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稿编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1.9来稿刊出后酌致稿酬。•2文稿的撰写要求•文稿应尽量减少层次,最多不宜超过3层。文题、层次标题、表题、图题及参考文献、致谢等,一律顶格书写。文稿请用小4号字1.5倍行距排版。来稿须达到清稿要求。勿用非规范字。数字与单位之间加空格。需排斜体字的外文直接排为斜体,如:拉丁字[如属名,种加词和种下加词CrotalariamedicagineaLamkvariuxurians(Benth)Baker]、物理量(如速度v,质量m)、旋光性、构型和标明取代位的化学元素符号(如l,d,cis,N,Q等)、基因名称及一些统计学符号(如样本均数x,t检验,概率P)。•2.1文题题名须简明确切,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字,不要副题。避免使用化学式、公式及不太为读者所熟悉的缩写等。•2.2作者文稿的作者应是参与来稿专题研究工作的主要科技人员,应对全文的内容负责,并能回答文中的问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作者署名的次序按参加者对论文工作的贡献大小排序,第一作者须事先征得本文其他作者的意见,包括排列顺序。附第一作者简介,2人以上合写的文稿,应注明联系人,并附联系方式。作者的中英文单位名称要写全名,并附邮政编码。作者如多单位,则应在其名字的右上角注出阿拉伯字序号,并将单位名列在最后作者之后,用“;”号隔开。•2.3摘要为适应读者了解论文全面内容的需要,并便于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中、英文摘要均要求采用结构式摘要,即摘要内容要明确列出摘要的四个要素,即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英文摘要(Englishabstract)写在中文摘要之下,其间空一行。摘要的英文题名、作者、工作单位和关键词均应与中文一致,中国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如:ZHANGSan,LIXiaoming),ABSTRACT内容可比中文摘要详细些,亦应明确列出摘要的四个要素,即OBJECTIVE(目的)、METHODS(方法)、RESULTS(结果)、CONCLUSION(结论),要写得具体。力求用词、语法、拼写、含意和逻辑正确。成文后最好请有关专家修改润色。•2.4关键词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和便于读者寻找文献,应标注能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较强的、符合主题词表的术语为关键词,一般3~8个。中英文关键词数目及排列应一致。•2.5标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具体由编辑部填写)。•2.6脚注置首页底,注明该文获得课题基金来源和编号;第一作者简介;通信作者简介等。如:作者简介:张三,男,教授,博士Tel:(0571)99999999E-mail:abc@163.com•2.7前言(引言或序言)概述本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可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献),并应明确提出本文目的,尤其指出其创新性。•2.8药物、试剂、动物、植物、主要仪器应说明来源及规格。药学有关名词以《中国药典》(最新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药学名词》、《化学名词》(科学出版社)为准。药名采用“国际非专利名(internationalnonproprietarynames,INN)”,以《中国药品通用名称》(药典委员会办公室编)为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则用批准的药名。药名较长时,可用缩写,但需在首次出现时注明,例如雷尼替丁(ranitidine,Ran)。药名写在剂量前面。不常见的药名,特别是新近上市的新药名,首次出现时,注上英文名。药物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要写明药品生产厂名和批号,住院号、尸检号、门诊号可省略。•2.9方法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一般可引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是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便他人重复。•2.10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量名称、量符号应规范使用、书写。量名称有全称与简称之分(如“物质的量浓度”多简称“浓度”或“物质浓度”等),二者可等效使用,且多使用简称。量符号均应使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V(体积),n(物质的量)。某些常用量及其符号,如比重(spgr,sg)、原子量(AW,aw)、分子量(MW,mw)等,因其不符合有关规定或易与有关符号产生混淆或误解宜停用,应改用“相对密度”(d)、相对原子质量(Ar)、相对分子质量(Mr)等。单位名称也有简称与全称之分,两者可等效使用,数字后带单位者,均用单位符号表示。单位符号前的数字避免使用分数。数字与单位符号间应留一个字符空隙。当数值过大或过小时,应改用适当词头符号如M,p或以10n,10-n的形式表示,但应遵守有效数字及数字修约规则。单位、词头符号及阿拉伯数字一律采用正体。组合单位中的斜线不能多于一条,更不宜将斜线、负指数幂或汉字混用表示相除。如常用法定单位为“mg·kg-1·d-1”,不能再表示为“mg/kg/d”,“mg·kg-1/d”,•“每日mg/kg”或“每千克mg/d”等。药物、试剂浓度及各类生化指标使用法定单位的基本原则是:①当其Mr或Ar已准确测得时(如各类电解质、维生素、糖类及其代谢产物、脂类及其代谢产物、非蛋白类含氮物质等),均应采用“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以mol·L-1,mmol·L-1,mmol·L-1,nmol·L-1,pmol·L-1等为法定单位表示。②当为混合物(如总蛋白、总脂、各类免疫球蛋白等)或其Mr或Ar尚未准确测得时,可采用“质量浓度”,分别以g·L-1,mg·L-1,mg·L-1,ng·L-1等为法定单位表示。③习以%,‰,比例数(如1∶1000)等相对数表示结果者可继续使用;但当表示变动范围时,范围号(~)前后两数值中的%,‰或10n,10-n均应同时写出不能省略前者只写后者,如3.0%~5.0%(不能写成3~5%),“(4.0~5.5)×1012·L-1”(不能写成4.5~5.5×1012·L-1)等。④习用的各类百分浓度(v/v,w/v,w/w)及其单位g/dl(g%),mg/dl(mg%),ml%(vol%);当量浓度(N)及其单位N(Eq/L),mEq/L,Eq/L;克分子浓度及其单位M,mM,mM;以及表示微量物质含量的ppm,pphm,ppb等均应停用。年龄和体重均须用实际测得的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按体重计算的药物剂量应以“g(mg)·kg-1·d-1”表示。•2.11放射性核素或元素符号均应用正体且首字母大写。核子数应标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不能再标于右上角),如14CO2,131I-albumin等,当有必要标明受激态时,可将受激态符号标在其右上角,如NO*表示电子受激态,而110Ag*或110Agm则表示核受激态等。元素、离子或基团的化合价应标在右上角,且应数字在前,表示正负化合价或阴阳离子的“+”或“-”在后,如Mg2+(不用Mg++,Mg+2),PO3-4(不用PO4-3,PO4---)等。上下角标、幂指数等均应使用较主符号小一号的字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