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乐:佛教的包容与包容佛教发表于2009-01-1413:37:40随着一个名叫张骞的人开拓了连接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世界各地的文化开始像地球上飘移的大陆板块一样流动迁徒。丝绸之路上并不是只有柔软的丝绸和坚硬的战争,还有更加诱人的东西,那就是思想。来自“西天”的佛教就是沿着这条路向中国人走来。气定神闲、义无反顾。佛教进入中国,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更为宏观的文化思维,使华夏民族可以接纳或容忍与传统文化完全不同的声音。中华文化的包容力表现在对佛教的接纳和改造上,而佛教也给中华文化注入新的包容精神。从宏观的文化的角度来看佛教文化,就会发现,佛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失去了这个重要角色,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将会有重大的缺失。我认为,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相互包容构成了中华文化的过去与现在,也影响着双方共同的未来。这种关系不免让人想到元代的一首词:“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一、佛教与中华文化的相互包容中国的历史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外国文化的输入:一次是公元纪年的前后,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再一个就是16世纪西方文明的传入。这两个外来文化的传入,对于中国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1、佛教和平的东行漫记对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有一些争议,人们习惯把这个时间定位于公元67年,因为那一年发生了《白马驮经》的故事,两位印度的高僧把《四十二章佛经》用白马驮到洛阳,汉明帝命令在洛阳城的西面按照天竺的式样,造一座佛寺,把送经的白马供养在那儿,这座寺就叫白马寺。佛教能够传入中国,有三个历史原因:一是陆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为佛教东传创造了条件;二是连年战乱的政治现实提供了百姓的心灵渴求;三是佛教缜密的哲学思辩、宗教幻想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性格和水平的相互适应。我们注意到,两位印度高僧虽然千辛万苦跋涉而来,却没有受到任何组织或政府的阻挠,虽然当时的帝王并不懂得佛理,百姓也不太关心灵魂的问题,但是它确实是堂而皇之地向我们走来了。不畏艰辛、拈花微笑,这就是佛教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和平传播。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是世界公民。佛教是最具和平精神的宗教。佛教和平传播的原因在于八种特性:兼容性、理智性、可行性、效益性、和平性、慈悲性、忍辱性、普遍性。佛教徒强调沒有远近、敌我、叛教者或不可触者之分,从而使和平传播成为可能。尽管没有受到来自官方和民间的抗拒,但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还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各个阶层、各种文化以自身思想的力量试图对佛教施加影响,特别是儒家、法家等中国主流学派曾一度对佛教采取了漠视、抗拒和激辩的态度。这是一种来自中国文化的智慧的挑战。然而,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佛教这个有生命力、有远见的文化在和平传播的旅途上,没有拒绝,没有固执,更没有犹豫,而是主动迎合中华文化,认为这种文化能够丰满自己的羽翼,开启更多的哲思,壮大自己的队伍。于是,他们主动改变自己,甚至不惜依附于中华文化。这种依附不是同化或丧失自身的特质。佛教是自信的,它敢于走一条看似充满危险,实则充满机遇的路。那就是矛盾、冲突、融合、发展之路。佛教包容的根本思想,八个字就可以概括了:无缘同慈,同体大悲。慈悲心是佛教包容的源头,正如华严经所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与儒家的和而不同,道家的天人合一,世俗价值观的和平共处,既相同又不同,甚至更为深刻和根本。这是它敢于“依附”其它文化,愿意包容其它文化的关键之点。因为一心向善,和平传播,佛教的东行漫记,发生了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耐人寻味的现象:没有遇到大的抵抗,没有发生大的战乱,在看似不经意处调整自己,从而成功地融入中国文化,深刻影响中国文化。如唐玄奘从印度带回的大乘佛教中的因明学,就使中国逻辑学发生了高深的变化。所以有人说,佛陀微笑着走进了中土,它大度地改变自己,也深刻影响了对方。那么作为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人以及中国的社会,究竟对佛教采取了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2、展开双臂拥抱你中国的文化对佛教也给予了同样的包容。这一点,从观世音菩萨形象本身的变化,就可以领略。佛教进入中国的时候,观世音菩萨是一个印度人的模样,然后是一个西域人的模样,从有胡子的形象变成没有胡子的形象,从男性形象转变成一个女身,最终变成了一个非常恬静的中国的女神——观音女神。从观音造像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如何包容了佛教。还有老子化胡的故事。道师王浮的《老子化胡经》说,老子到印度投胎,变成了释迦牟尼,然后到中国来传教。那么紧接着,佛家也编了一个故事说,释迦牟尼让自己的三个弟子下凡,变成了孔丘、颜回和李聃。你说你是投胎变成了我,我呢,却让三个人下凡,变成你们的三个老祖宗。道家与佛家的这样的一种争执,实际上是中华文化在包容佛教过程中间的插曲。它反映了汉地佛教早期传播方式上的某些特点,既是佛道文化相撞击的产物,又同时对佛道两教的发展形成影响。当然,也有激烈的事情发生,沙门应否向帝王跪拜的争论,就是佛家与封建皇权和儒家纲常的严重矛盾。还有身灭与身不灭、因果报应等争执,也是非常激烈的。最严重的现象当属历史上的一些“灭佛”事件。我在佛光山与星云大师讨论包容话题的时候,我谈到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他补充说:“还有太平天国。”不过,这些事件在整个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中是支流和插曲。如今佛教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已经清楚地说明了中华文化对佛教的包容。在佛教和中国文化长期的交流中,达成了一种默契,这种默契使得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接近。由于中国文化自己的强大生命力,使中华文化和佛教文化都把中国当成了自己的故乡,在这里绵延生存数千年。而在佛教真正的故乡印度,佛教反而日渐式微。通过中华文化对佛教的接纳和包容,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本身是极具包容性,极具亲和力的。3.儒释道鼎力崛起的文化架构佛教的迅速崛起,使它与儒家、道家之间,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呈现出三足鼎立的状态。儒家的人文关怀与价值信念,道家的理想人格与超越精神,佛家的菩提智慧与人生解脱、精神自由,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衡阳的南岳大庙,有一个让人感动的場面,在這里道家和佛教是共处一室,共同朝拜。在巴蜀大足等地,也有儒释道共处一室的感人情景,尽管在儒释道共处一室的画面中间,释迦牟尼的像稍微大了一点,或者说他的位置在中间。儒釋道各自的寺庙、石像从原来的在一个县,变成在一个山,又从一个山进到了一个寺,一个洞穴中间。这样的一个演变使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中的包容,有佛教的包容;佛教的思想中,又有道家的空灵想象和儒學的哲學追求。由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与自我改良,佛教最终与儒、道一起并立为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影响深远。二、佛教文化的包容性1.人本思想的价值观华严经是佛教圆融精神的一个经典,它特别强调包容必均。所以关于佛教文化的包容性,我们可以从人本思想的角度进行一番观察。一般的宗教,都是神本的。比如说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神本的。现在盛行于世界的是一神教的宗教价值观,是一种敬畏的心态。这种敬畏的心态,使得众生把一神作为唯一的宗主,唯命是从。而对其他的宗教却明显排斥,也就是说,一神教有强烈的排他性。从十字军东征开始,这种倾向已经非常明显了。伊拉克战争本身,也有相当程度的宗教背景,这是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与之不同的是,佛教是人本的,不是神本的,它否定有主宰神的存在。这种人本的思想,是佛教的精髓。它把人类的行为准则,变成了自己宗教的行为准则。比如说太虚大师,就是一个彻底的平等主义者,一切众生都要有佛性,是平等的,禁止任何牺牲众生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的行為。这样,就从根本上避免了神本位宗教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现象。换句话说,就是佛教不存在任何侵略性,这是它的人本主义价值观所决定的。2.教人向善的道德观佛教教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因果原理。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以重义轻利为特征的,但是佛教不排斥利益的存在,前提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它认为个体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体化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互利互惠是佛家教人向善道德观的前提,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和谐共生。”这一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补充。佛教对向善的道德观提供的重要补充还有三世因果和轮回观念,即人的灵魂有无的问题,人所造的善业恶业随着轮回显现。当代社会,人类原有的价值体系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许多需要我们思考的现象。比如说美国在南北战争中,双方阵亡六十万人,但是现代美国人在纪念南北战争的时候,是南北双方共同悼念死难者,南北双方的人,都会向对方的墓碑献花。2007年4月16日上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为惨重的枪击事件。造成包括犯罪嫌疑人在内的33人死亡,另有17人受伤。凶手是该校23岁的韩国籍学生赵承辉。目击者说,赵承辉的手法很“残忍”。美国一些媒体在报道这起惨案时用了“大屠杀”一词。但是,美国人在祭奠死者的时候,一共摆出了33块石头,就是说,也为赵承辉留了一席之地。校园里的孩子们,也向代表赵承辉的石头献了花,留了言。他们表示,因为平时我们没能帮助你,所以你也是受害者之一。但是在中国,情况就有些不同了,比如说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家爵杀人,被缉拿归案后,处以死刑。但是他的骨灰却没有人认领,包括他的父母和亲人都不愿意领。我们可以深思一下,这种做法,是不是值得商榷?3.无欲而刚的世界观反求诸己,语出《孟子》。本是汉人老祖宗留下的精神,但在中华文化与佛教的融合中,佛教通过“拿来主义”,把它变成了自我修炼重要方法。反求诸己,就是修炼自己还在发育的内心,不断发现成长中的问题,调整步伐;不断地瓦解不安定因子,积蓄高飞的能量。所以,自我反思是一个大气的指标。凤凰卫视的一期《口述历史》节目,采访过张闻天先生的秘书何方。何方说,在1957年庐山会议之后,有人动员他去揭发张闻天,出自于对组织的忠诚,他违心地揭发了张闻天。这种揭发的后果是对张闻天问题的定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若干年以后,张闻天已经过世,何方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情,是向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忏悔。他痛哭流涕,刘英大姐却很平静,她说,你也不容易,也吃了很多苦,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错误。刘英和何方的言论、态度都非常感人。这种忏悔和原谅就是一种修炼。他们不是单纯地控诉“文革”,而是在自我反省,非常有力度。我跟员工们讲:“要做能够自我反思的人。”有人批评我们的历史情结,说世界上很多民族都不自揭疮疤,至少现在不揭疮疤。我说,我们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就不能面对现实,我们不希望那些悲剧重演。布袋和尚当年有一首诗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是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我跟星云大师对话的时候,也特别强调一个例子,用照相机的时候,你越往前站,取景的范围就越小,如果后退半步,取景的范围就会放大,再退半步,放得更大。这种倒退和扩大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退步原来是向前。”佛说,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当我们偏执于某个念头的时候,事情一定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而所谓的“无念”,也就是孔子所讲的“思无邪”。能够“思无邪”,才能“住烦恼而不乱”,才能够无欲而刚,才能够真正获得别人的尊敬。三、包容佛教1.新时期弘扬佛教的迫切性佛教发展到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印度的佛教虽然衰敗了,但是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当年却说:“我们从阿育王、甘地和其他思想家与政治家那里,所继承下来的‘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的非暴力、宽容、共存的哲学,是解决我们现时代各种问题的唯一可行的方法。”1954年6月,尼赫鲁与周恩来签订了中印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联合声明中,尼赫鲁就借用了佛教术语“潘查希拉”(Panchasila,即“五戒”)一词来表述这“五项原则”,他说:“印度是佛教的祖国,向世界宣扬佛陀的和平主义,是我们每个佛子都应有的责任。”在新的时期,弘扬佛教的需求依然十分迫切。因为我们在强调普世价值的时候,会发现佛教思想之中充满了真诚、友爱、善良、宽容、民主、多元、和平,自由的价值观。正因为它遵循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标准,因而我们有必要研究佛教复兴问题。A缓解信仰危机信仰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