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形势与政策课――地缘政治与我国的安全环境最终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美国地缘政治与我国的安全环境主讲人:戴昌明2011年11月地缘政治概述美国在东北亚地缘战略美国对中国的地缘战略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什么是地缘政治?Geopolitics:地缘政治突出了地理和政治的关系,侧重于地理对政治的影响,地缘政治现实因素是国家制定安全战略的重要依据。国家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地形特征和自然资源既是本国自然环境基本特点的重要体现,也是该国制定和实施其对外战略的重要依据一,因为他自身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它对外部世界的特定需求和自身国家利益的具体内涵。地缘政治的主要理论地缘政治的主要理论有“海权论”、“陆权论”、“边缘地带论”和“空权论”等。“海权论”的创始人也是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海军将领马汉(AlfredThayerMahan)。马汉“海权论”的中心论点是: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能够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所以,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具有在海洋上自由行动的能力,必要时能够垄断海上贸易,为此须建设一支在国内外拥有作战基地、并庞大商船队辅助保障的海洋力量。陆权论:英国麦金德将欧亚大陆视为心脏地带,把欧、亚、非三大陆统称为“世界岛”。同时他认为,东欧在欧亚大陆内部占据十分独特的重要位置,它是俄国从心脏地带进入中欧、德国向东进入心脏地带的通道。他提出: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边缘地带论:美国国际关系研究者、地缘政治学家斯皮克曼(NicholasSpykman)提出了边缘地论。他认为边缘地带比心脏地带更重要,边缘地经济、人口等方面的力量都超过心脏地带,斯皮克曼据此提出:“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着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着世界的命运。”空权论:意大利将军杜黑认为应给予空军足够的重视,逐步削减陆海军部队,同时相应增强空军部队,直至空军增强到足以夺取制空权为止。同时,要想掌握制空权,有必要在能找到敌方航空器和生产它的一切地点上予以摧毁和破坏,但是,无论陆军或海军都无助于进行这种活动,所以,建立一支独立的空军绝对必要。空权论对美国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米歇尔将军那里得到了证实。我国的地缘环境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具有整体性,表现为一个环状结构。它囊括了东北亚、东南亚、北亚、中亚、南亚各国,以及“特殊邻国”美国。由于空间的性质差异,这个环状体首先可以被粗略地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方向。根据不同区域内部的地缘政治属性及其与我国安全的关联性,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可以分解为美国、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俄罗斯、中亚、南亚、蒙古等地缘政治单元。我国的地缘环境我国处在欧亚大陆的亚洲,东临太平洋,在地域上既在亚太地区,也包含在东北亚地区。中国所在的地区包含着大陆与海洋两种不同性质的地缘政治空间,形成显著的海陆权二元结构。中国处在亚洲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海洋板块的交接部位,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集大陆性与海洋性于一身。中国的地缘安全环境中就包含着海陆权二元结构,安全环境包含陆地和海洋两大方向。无论是麦金德陆权论的心脏地带还是斯皮克曼边缘地带论的边缘地带,都是一个地域,而不是某个国家,但中国既处麦金德“陆权论”的心脏地带,也处在斯皮克曼“边缘地带”论的边缘地带。那么下面我们就看看,美国的地缘政治是如何在这些地带建立他的政治体系的。美国的地缘政治在东北亚的表现:美国在东北亚安全战略的地缘政治策略斯皮克曼提出的“欲控制世界,必须控制欧亚大陆,欲控制欧亚大陆,必须控制边缘地带”的著名论断,自美国抛弃孤立主义战略以来一直是美国地缘战略的一大指导思想。美国东北亚战略的一项基本目标就是防范陆权势力完全控制“边缘地带”进而向海洋方向扩张,同时谋求美国自身对“边缘地带”的控制权,从而确保在“世界岛”东端的立足点并取得向“心脏地带”渗透的跳板。美国在东北亚安全战略的地缘政治策略(一)维持地缘均势,确保美国优势美国不变的全球战略就是维护欧亚大陆的均势。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目标,与这个全球性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美国不会允许东北亚国家中出现一个对该地区事务起支配作用的霸权力量。因此美国力图维持东北亚区域均势,防范任何一方力量壮大。从东北亚地缘政治的现实来看,大陆国家中国和俄罗斯,以及海洋国家日本,都具备成为世界性地缘政治大国的潜力。而且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和俄罗斯都曾经是欧亚大陆盛极一时的陆权大国,日本也曾是美国海洋霸权的重要竞争对手。因此,东北亚三大国中的任何一方如果取得绝对优势,都足以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构成挑战,这是美国决不允许的。因此阻止这种情况的出现,维持东北亚三大国的均势,成为美国东北亚安全战略的首要目标。美国制造均势的目的在于维护自身优势。美国就是要运用均势战略,在东北亚复杂的大国力量均衡中充当“离岸平衡手”,起到“仲裁者”和“平衡器”的作用。既防止日本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又对中国的崛起和俄罗斯的复兴加以防范,同时还要保持其在朝鲜半岛的主导地位,使东北亚各国相互牵制,相互制衡,从而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霸主地位。尤其控制了中国。(二)消除陆权威胁,争夺边缘地带在东北亚三大国中,日本在可预见的将来对美国的海洋霸权重新发起挑战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当前能够对美国全球霸权构成潜在挑战的,是不断崛起的中国和日益复兴的俄罗斯这两个陆权大国,如果这两大分处“边缘地带”和“心脏地带”的陆权力量实现联合,则足以挑战任何海洋国家的霸权。美国要维护自身霸权,就必须消除这种潜在的威胁。因此,压缩中俄的地缘战略空间就成为美国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欧洲大力推进北约东扩、在亚洲强化美日同盟,大大挤压了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生存空间,实现其消除陆权威胁的目的。美国同中俄争夺地缘空间的战略博弈,实质上是对“边缘地带”的争夺。“边缘地带”位居海权与陆权交汇处,是地缘政治的要害之处。斯皮克曼提出的“欲控制世界的命运,必须控制欧亚大陆,欲控制欧亚大陆,必须控制边缘地带”的著名论断,自美国抛弃孤立主义战略以来一直是美国地缘战略的一大指导思想。美国东北亚战略的一项基本目标就是防范陆权势力完全控制“边缘地带”进而向海洋方向扩张,同时谋求美国自身对“边缘地带”的控制权,从而确保在“世界岛”东端的立足点并取得向“心脏地带”渗透的跳板。美国实施地缘政治的具体战略发展双边同盟双边同盟包括美日同盟、美韩同盟和美台准同盟。这些同盟关系(尤其是美日同盟)成为美国东北亚安全战略的基石。这种美国主导的海权联盟体系,成为美国遏制大陆力、维持东北亚地缘均势、巩固美国优势地位的有力工具。斯皮克曼对于应对大陆势力特别是中国的崛起给出的建议是:可以扶植和借助日本的力量,在该地区以遏制和分而治之的方法来加以防范。事实上,这已经成为美国实施其东北亚安全战略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美国将美日同盟视为其东北亚安全战略的基石美国通过美韩军事同盟,控制了朝鲜半岛南部,并对朝鲜形成了战略威慑。这一双边联盟除对付朝鲜的威胁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制衡中、俄等陆权大国。此外,地处西太平洋中心位置的台湾地区,也成为美国东北亚安全战略中的重要棋子。遏制了中国和俄罗斯两大陆权大国,打压了作为大陆势力前沿的朝鲜,控制了同为海洋势力的日本和韩国,维持了东北亚区域的地缘均势,确保了美国在该区域的优势地位,同时为美国争夺边缘地带控制权进而向心脏地带挺进奠定了战略基础。美国对中国的地缘战略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范围内唯一的超级大国,乘势推行激进的全球战略,进一步将其地缘战略目标集中到中国身上。2001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强调来自亚太国家和中国的挑战。2008年《国防战略》报告也多次提到中国对美国安全的挑战,声称“国防部将通过塑造和防范,来应对中国不断增强的军力及其使用方式的不确定性”美国利用其地缘政治优势地位,推行地缘政治联盟战略,在中国周边构建针对中国的地缘政治联盟体系,在海洋方向强化“岛屿锁链”。“第一岛链”——北起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xun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这里最关键的是台湾。它位于“第一岛链”的中间,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扼控东海与南海间的咽喉战略通道,也有了通往“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第二岛链”——北起日本列岛,经小笠原群岛、硫黄群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帛琉群岛,延至哈马黑拉马等岛群。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军事上的内容,其用途是围堵亚洲大陆,对亚洲大陆各国特别是中国形成威慑之势。从地缘角度考察,可以发现美国通过在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南部的前沿部署,控制了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对马海峡等重要海上通道,并具备了应对朝鲜半岛的陆战与西北太平洋的海战能力,从而将中国的力量封锁在太平洋第一岛链以内,完成了对大陆势力的围堵和遏制。在大陆方向利用阿富汗反恐战争,顺利在南亚和中亚立足,并向蒙古渗透势力,与印度展开地缘政治合作,试图多方向、全方位地对中国构成压力。因此,美国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是全局性的,影响中国安全的空间途径是全方位的,而且,除了地球表面的水平空间外,还利用立体空间,通过所谓导弹防御系统,实施对华战略。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首先,在理念上,中国既然要做和平大国、争取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崛起,就要有超越传统地缘政治理念的勇气与智慧。中国21世纪地缘战略环境极为复杂。一方面,中国周边不少国家对中国崛起存在疑虑,一些周边大国、强国,以及一些与中国存在领土、历史纠葛的邻国,如印度、日本等甚至与中国争锋,用传统地缘政治思维应对中国崛起。而一些域外大国、尤其是美国,更是本能地运用陆权、海权、空权、霸权等西方地缘政治理念及战略来应对中国崛起。目前,美国不但在人民币汇率、台湾、西藏等问题上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而且加紧在中国周边投棋布子。从中亚到阿富汗再到南亚、东南亚、东北亚,美国积极构筑防护体,以“防范”中国并与中国争夺亚太主导权。在拉美、非洲及中东,甚至欧洲,美国也不放弃对中国的战略“防范”。另一方面,中国面临的地缘战略环境也有不少积极因素。世界地缘政治中心东移及地缘政治观念的变化,为中国实现战略崛起的“最后起跳”提供了战略机遇。尤其重要的是,中国因自身幅员、规模和实力不断上升而形成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开始有能力影响、引导国际潮流、冲击西方传统的地缘政治思维。世界不少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开始趋向于认同。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大国也形成了复杂的依存关系,二者间虽然冲突不断,但合作是“主页”。因此,中国有条件超越传统的、对抗性的、以争霸为指向的地缘政治理念,应对各种地缘政治挑战。其次,在战略安排上,应分清主次,尤其要明确重点。在世界权力东移背景下,中国的地缘战略无疑应集中经营亚太,围绕亚太谋篇布局。亚太集中了世界上前10个人口大国中的8个(中印美俄日巴孟及印尼)、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的3个(中美俄)、9个有核国中的6个(中美俄印巴朝)、前四大经济体中的3个(美中日),以及世界上10支最强大军队中的7支(中美俄日印韩朝)。再考虑到亚太发展前景及其对全球的政治、经济磁吸作用,可以说,在21世纪,谁能主导亚太事务,谁就能主导世界权力中心,增大在世界事务中的发言权。鉴于中国处于俯瞰亚太、总揽亚太全局的亚太地缘政治枢纽位置,中国实现全球大国目标的路径不在于直接经营全球,而在于集中经营亚太。因此,中国在战略上要收拢拳头,稳住重心,力戒目标太大、太多,谨防拉长战线,分散力量,尤其要避免四面树敌。最少在一代人之内,中国应立足于做一个亚太大国,抵挡刻和急于追求全球大国地位的战略诱惑。在经营亚太过程中,中国要注意理清与亚太几种主要力量的关系,搞分层管理。在亚太一盘棋的大格局中分片经营周边。目前中国周边的四大战略方向中,北部与西北方面相对稳定;东南亚、东北亚及西部与西南方面三大方向不同程度呈现乱局,包括阿富汗战争胜负未定、巴基斯坦局势不稳定、吉尔吉斯“改朝换代”、泰国红衫军几落几起、朝核问题尚未解决、领土领海争端暗潮涌动、军备竞赛方兴未艾等。尤其是,域外大国在周边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