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经济生活总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材按“消费――生产――分配――市场”来设计全书逻辑体系:为何生产(生活与消费)——是谁生产(经营者与劳动者)——为谁生产(收入的分配)——在哪里怎样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主题:科学发展一条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种机制:市场调节、宏观调控三个主体:政府、企业、个人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经济生活》全书知识体系复习示意图•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企业(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就业(劳动和就业、就业与创业的准备)•分配(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财政(国家财政)•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为什么,怎么做)•围绕主题抓住主线(要求)•经济全球化(影响)、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1、资源配置:必要性、手段•2、市场经济:含义、要解决的三个问题•3、市场调节:优点①②、缺点①②③•4、市场秩序:为什么、怎么做①②③•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基本特征①②③•6、宏观调控:必要性、含义、主要目标、手段•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小康(成就、不足或特点)、全面小康(是什么、怎么做)•8、主题――科学发展观:为什么①②、怎么做①②③④•9、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①②、怎么做①②③④⑤•10、经济全球化:含义、表现、载体、影响、实质、态度、•11、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为什么及怎样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在哪生产•一、资源合理配置:•1、必要性:•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这一对矛盾决定必须要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2、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调节:(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市场调节:价格、供求、竞争••二、市场经济:•1、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2、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通过价格的涨落、供求的变化和竞争机制解决。•三、市场调节:•1、优点:①资源优化配置②资源有效利用。•2、缺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缺陷):•(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调节不了。•(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损人利己)、盲目性(一哄而上、一哄而散)、滞后性(事后调节,时间差)等固有的弊端。•3、后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经济动荡、两极分化。••四、市场秩序:•1、为什么要规范市场秩序: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2、怎样做(如何规范市场秩序):•(1)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以及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规则。•(2)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3)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良好风尚。•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含义:•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2、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六、国家的宏观调控:•1、必要性:(为什么调)•①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②社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2、含义(是什么):•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与控制。•3、主要目标:(调什么)•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手段:(怎么调)•①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常用的经济手段)•②法律手段•③行政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财政政策(财政收支数量,税收,税率,国债等)、货币政策(央行、货币供应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法律手段:经济立法(制定、修改、运用《XX法》,经济司法:依法查处、依法打击等。行政手段的关键词有: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总体小康•①成就:城乡居民的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②不足(特点):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宏伟蓝图――目标(是什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全面发展。•(2)新要求(怎么做)•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八、主题――科学发展观•1、为什么•①是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②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③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2、怎么做•①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②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③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④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九、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为什么•①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②是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为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怎么做•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攻方向•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促进中部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经济全球化•1、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3、实现形式或载体:跨国公司•作用: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4、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1)积极影响(机遇):•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消极影响(挑战):•其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①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②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5、态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十一、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作用: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磨擦和冲突的场所。•(2)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对外一视同仁)与国民待遇原则(内外一视同仁)。•(3)对我国的影响: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2、怎样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②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③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④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⑤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防范经济风险,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分配国家收入分配1、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基本内容和要求、必然性、意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形式;意义)2、分配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社会公平(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①②③④⑤)、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怎么做)3、财政:含义、作用、财政收支关系4、税收:含义、基本特征及其联系、种类、性质、违反税法的行为•一、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为主体:•(1)基本内容和要求:•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必然性:•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②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③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根本原因);④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意义: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学习科技,提高技能,促进生产的发展。②是对以往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③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二、分配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1、社会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1)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①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②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2)什么是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3)如何实现社会公平?•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②两个“合理比重”和“两个同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④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二者的关系•(1)是什么①具有一致性:②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④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存在矛盾。•(2)怎么做(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好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④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三、财政•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分配关系。•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社会保障类、民生问题)•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工程建设)•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收入•(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