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诗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台港诗歌纲目1纪弦:你的名字2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3蓉子:为什么向我索取形象4张错:红豆5舒巷城:复活6马博良:北角之夜7非马:醉汉8余光中:乡愁910你的名字纪弦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写你的名字,画你的名字,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如日,如星,你的名字。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如缤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在树上。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古木时,啊啊,多好,多好,你的名字也大起来。大起来了,你的名字。亮起来了,你的名字。于是,轻轻轻轻轻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选自《纪弦诗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版)纪弦(1913——)祖籍陕西,生于河北清苑。1929年开始写诗,1934年在上海创办《火山》诗刊,1936年与徐迟、戴望舒合作创办《新诗》月刊。1956年在台湾发起成立“现代派”诗社。1976年旅居美国。诗集:《易士诗集》《火灾的城》《三十年前《摘星的少年》《隐者诗抄》《晚景》《半岛之歌》等。思考1:本诗的特色何在?情诗;抒情主人公:热恋中的男性,他正在对心爱的恋人温柔而热烈的倾诉。没有对恋人本身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描述和赞美,而单以恋人的“名字”为倾诉对象,采用这一借代手法,以恋人的名字借代恋人本身,正是对恋人本身的钟爱和追求,也使全诗增加了含蓄。这是特色之一。特色之二在于运用叠词,造成一种复沓回环的音乐美的效果。思考2读此诗,你能联想到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哪两位诗人的相关诗句?[略]思考3细读本诗并分节赏析本诗第1节:叠词“最轻最轻”的抒情效果:把抒情主人公热恋中的喃喃自语的温柔态呈现出来。欧化句式:“每夜”没影响全句意思,反而增强了表现力,把主人公的炽热情感鲜明烘托出来了。第2节:抒情主人公的爱恋行为逐渐加深,由“写”到“画”,7个比喻,也是7个意象光亮程度各异:分别强调永恒性,强调审美性,强调眩目性、突发性和强烈性。是对恋人多层次的认知和赞美。第3节:“刻”让我想到恋情的海枯石烂。但诗人却是把你的名字刻在不凋的生命之树上,最妙的是这棵树能长成参天大树,并指出你的名字也会随之长大,是为神思之妙处。第4节:神思:“名字大起来”7个“轻”字:呼唤作结,在声调与前文形成回环复沓之效果,增强全诗的韵味。本诗小结:纪弦是台湾现代诗歌运动最早的倡导者和发起人之一,是对台湾“现代派”诗歌理论做出过极大贡献的诗人。注意:他在理论上十分前卫,行动上却比较保守。本诗并不像“现代诗”那样晦涩难懂,更接近传统诗歌,尤其在声调方面,令人想起李清照那首《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棵开花的树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选自《时间草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一、席慕容(1943——)其人台湾著名的蒙古族女诗人,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她出生于四川。13岁开始在日记中写诗,14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第一本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河流之歌》、《时间草原》、《席慕容.世纪诗选》等。二、席慕容的诗歌特色席慕容曾在20世纪80年代的台海两岸青春校园中引起过较大的社会反响。其诗清新缠绵,意境优美,语言浅白流畅,有很强的感染力。《一棵开花的树》体现了她的诗歌特征,是她的一首代表作。三、具体鉴赏其抒情诗模式:重复着一个模式——从现在的忧伤中追思往昔,以一个无怨无悔的追思为前提。“假设”的手段:营造对往昔追思的意境。本诗开始就设置这一个假设,为了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遇见你,我求佛求了五百年,这是爱的虔诚。夸张:“五百年”的夸张令人心动。佛将我化为树。诗人笔锋一转:你无视地走过我。探讨1:她的诗歌魅力何在?其诗语言浅白,但感染力不弱,让人悱恻缠绵,尽意回味。这大概与诗人所采用的追思的抒情视角有一定联系。“你”“我”的倾诉口吻,也易让人介入,认同诗中情感,能够参与和再创造出满足自己的浪漫幻想和意境,这些可能是席慕容诗歌能产生较大的艺术魅力之一。诗的结尾:让人感受到一份浓浓的失意感。无怨无悔的青春感受:诗人没有对错过这段美好情缘生成深切的抱怨,甚至仇恨的情绪,这是她诗歌的一个特征,诗人只是淡淡的惆怅。探讨2如何理解诗人的淡淡的惆怅感?诗人对爱情的理解似乎并不求永远,而只是灿烂的一瞬,是在这一瞬所显露的那份清纯晶莹,并由此失去的青春和人生中挖掘出一种人生启悟和值得肯定的美。无所谓失去什么,经历过的都是人生,进入回忆的都是美丽,席慕容所表现的主题“无怨的青春”就是这一层宽容的涵义。为什么向我索取形象蓉子为什么向我索取形象?为在你的华冕上,镶嵌一颗红宝石?我在你生命的新页上,又写上几行?为什么向我索取形象?如果你有那份真,我已镌刻在你心上;若没有——我耻于装饰你的衣服。为什么向我索取形象?欢笑是我的容貌,寂寞是我影子,白云是我的踪迹,更不必留下别的印象!(选自《蓉子诗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版)一、蓉子:台湾女诗人中影响最大蓉子(1928——),江苏人,1955年与诗人罗门结婚,并参加“蓝星”诗社。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出版了《青鸟集》,是台湾第一部女诗人诗集。著有《青鸟集》《七月的南方》《蓉子诗抄》《童话城》《维纳丽莎组曲》《横笛与竖琴的响午》《天堂鸟》《蓉子自选集》等。二、鉴赏要点1说说蓉子早期诗歌抒情形象及本诗的抒情形象?早期的抒情形象:古典女性形象,端庄静淑。本诗的抒情形象:现代女性形象,独立自尊的刚强英气。2细读本诗,说说本诗的形象意蕴?开篇反问:“为什么向我索取形象”,直接、干脆,揭示传统爱情和婚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男性对女性外貌形象的要求,显示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三、比较赏析比较蓉子的《为什么向我索取形象》和舒婷的《致橡树》二首诗?同:对女性独立价值和尊严的一种呼唤。异:蓉子的诗要简洁明快,一针见血,武整首诗以反问为主线,不断重复,语句铿锵,好像面对面的质问,回荡着一股刚强英气。舒婷(略)接着,诗人采用反问方式自问自答。先揭破、点穿男性对女性外貌注重的一个原因:虚荣。传统虚伪男性不把女性视为独立平等的对象,而把女性视为财物和依附;接着诗人表白自己的爱情观,这是现代女性的独立爱情观。最后,诗人对自我作一番描述回答这个问题,一个优美活泼、独立清纯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一股独立自信的气质流露出来了。红豆张错真的,相思的年龄早已过去了,而抵死的缠绵也不过是盛唐的传奇吧。南国有一棵红豆,你说等着去采撷。有一棵红豆,你说春天开的繁华,秋天结的果实。的确,有一种思念在步入中年的章回。它叙说了异国侵入的风霜,家乡妻女酡然的温暖,还有不少曲折的情节。至于重逢或是复合,你或许会问不过是历史的下回的分解罢了。(选自《新诗选读111首》,花城出版社1983年)一、张错张错(1943--),广东惠阳人,早年自香港九龙华江英文书院毕业后,于1962年进入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与王润华、林绿等人,共同创办《星座》诗刊。1967年先后在美国犹他州杨百翰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求学,获比较文学博士。1974年起,任教于南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系迄今,曾一度回台任国立政治大学及中山大学客座教授。诗集《过渡》《死亡的触觉》《鸟叫》《洛城草》《错误十四行》《双玉环怨》《漂泊者》《春夜无声》《槟榔花》《沧桑男子》二、鉴赏要点1如何理解“红豆”?红豆,又称相思子,在中华文化中,它象征着情人之间的相思。实际上,相思不只发生在青年男女之间,不同年龄的人对它的态度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台湾旅美诗人张错的《红豆》表现的是中年人的“相思”,夹杂着人间沧桑的一种思念,与年轻人的相思完全不同味。2细读本诗,解读几个“点”?1)“盛唐的传奇”:开篇,诗人带着似乎看透人世的沧桑感说,相思是年轻人的,对我而言,已经过去了,那种折磨人的缠绵,于我就像是古代盛唐的传统小说那么久远了。2)诗中化用了谁的诗?表达什么情感?王维《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你”显然是借此向诗人表达相思之情。于是诗人不好再说相思的年龄早已过去的话,只能承认,的确有一种相思,在步入“中年的无奈里”,这种相思能够到达“抵死”的程度,这种相思夹杂着复杂、曲折的内容,完全不同于年轻人的相思,这份相思,诗人不敢奢望,所以在最后,诗人只能无奈而沉重地说,能否重逢或复合,还是留”下回的分解”吧。3如何理解中年人的“相思”?全诗手法:先抑后扬,描述了中年人的思念情感。中年人的相思与年轻人的单纯的相思比,包含了刻骨铭心抵死的缠绵,包含了更多的无奈、犹豫、沧桑和沉重等复杂困素。4小结本诗特点A化用古诗;B先抑后扬(手法)。C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在叙事中流露情感。诗中一直颠沛漂泊于海外,内中始终有一种“中国情节”。D中华传统文化对其有浓厚的影响。如“盛唐的传奇”、“历史的下回的分解”。复活舒巷城你知道吗?在迷朦的海天相结处的缓缓地升起的朝霞是多少世纪以前采珠人悲伤的血之回光你知道吗?我从一个闪着幸福与微笑的婴孩的瞳孔里看见一万年前被打得遍体鳞伤然后被埋葬了的春天你知道吗?树倒下来,树倒下来死了我们有煤,我们有煤(选自《台湾抒情短诗精品鉴赏》河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一、诗人舒巷城舒巷城(1921--),广东惠阳人。他读英文小学时就投稿到上海的《儿童世界》并获刊登。1941年香港沦陷,他只身商行、建筑公司、教育机构等任职。1977年秋曾应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之邀,参加国际文学活动。四十多年来,他一直从事业余写作,著人有诗集《我的抒情诗》、《回声集》、《都市诗抄》等。《复活》是诗人的代表作。舒巷城诗歌二、鉴赏要点1奇特的联想第1节,诗人写迷蒙海天处的斑斓的朝霞不是自然形成的杰作,而是多少世纪以来采珠人辛苦而悲伤的血泪映成的;第2节由一个幸福而微笑的婴孩的瞳孔看到一万年前被打得遍体鳞伤而被埋葬的春天;第3节树倒下来死了,但是并不是没有用,还可以化为煤,供人燃烧发出光亮。2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或人生哲理?主题:通过看不出任何联系的现象之间的有机联系,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永不熄灭的力量的赞颂。通过奇特的联想,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人类对美的事物,对春天的追求是生生不息的、永远不会被埋葬的。3你是如何理解“复活”的?第1节通过奇特的幻觉:朝霞——血泪,隐含对人生真实的认识,透过美的事物,无数人的努力和奋斗的力量似乎重现和复活了。第2节奇特的幻觉:“婴儿”——“春天”,意味着看到的对人类生生不息追求光明和幸福力量,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复活。第3节能源“树”——“媒”,是树的另一种形式的复活。北角之夜马博良最后一列的电车落寞地驶过后遥远交叉路口的小红灯熄了但是一絮一絮湿了凝固的霓虹沾染了眼和眼之间朦胧的视觉于是陷入一种紫水晶里的沉醉仿佛满街飘荡着薄荷酒的溪流而春野上一群小银驹的散开了,零落急遽的舞娘们的纤足登登声踏破了那边卷舌的夜歌玄色在灯影里慢慢成熟每到这里就像由咖啡座出来醺然徜徉也一直像有她又斜垂下遮风的伞青莲似的手上传来余温永远是一切年轻时的梦重归的角落也永远是追星逐月的春夜所以疲倦却又往复留连已经万籁俱寂了营营地是谁在态度端正着连绵的话呀(选自《台湾抒情短诗精品鉴赏》,河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一、诗人马博良马博良(1933—),香港老一辈诗人,他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香港率先倡导现代主义诗歌的诗人之一。1963年离港赴美定居,有诗集《美洲三十弦》等。诗歌特色:追求朦胧、多义、不稳定现代主义手法为主,这种手法又与都市为诗歌题材的取向相结合,使他的诗歌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特色。《北角之夜》体现了这些特征。二

1 / 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