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幻灯片版)中药鉴定培训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药鉴定学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2概述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中药的鉴定方法各药鉴别特征介绍经验鉴别术语第一章概述3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P145第一章概述二、中药鉴定学的任务1鉴定中药的品种与质量2继承和弘扬祖国医药学遗产3制定规范化的质量标准4扩大和开发中药资源第一章概述保质寻新4整理提高第二章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5第一节中药材的采收一、植物类药1.根及根茎类——秋冬季或初春2.藤木类——秋冬3.树皮及根皮——春夏之交4.叶5.花类——类——花蕾将开放或正盛开时第二章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花初开放或含苞待放时6.果实种子类——果实近成熟时7.全类——草茎叶茂盛或开花时8.菌、藻、地衣类——把握合理采收期二、动物类药根据生长期和活动季节捕捉三、矿物类随时采收第二章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6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第二章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7常用的加工方法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加气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让内部水分充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中药的产地和采收加工8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P147简答13题一、拣选二、切片三、蒸、煮、烫四、发汗五、干燥第三章中药的鉴定第一节中药鉴定的法定依据《中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品标准第三章中药的鉴定9第二节一、取样原则(一)检查包件(二)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1.药材总包件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2.5~99件,随机抽5件取样;3.100~1000件,按5%比例取样;4.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比例取样;5.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P149二、鉴定的一般程序10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第三章中药的鉴定第三节中药鉴定的方法中药鉴定的方法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四大鉴定第三章中药的鉴定11P150问答7一、来源鉴定12二、性状鉴定又称“感官鉴定”,就是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形状。(一)特点:简单、易行、迅速(二)性状鉴定的内容1.形状6.断面2.大小7.气味3.色泽8.水试4.表面9.火试5.质地10.辨声等第三章中药的鉴定P151问答1黄芪圆柱形黄芩圆锥形第三章中药的鉴定1.形状厚朴卷筒状防风蚯蚓头131.形状野山参----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蕲蛇------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第三章中药的鉴定14P151单选12.大小第三章中药的鉴定松贝15青贝炉贝川贝母16蓝(胆矾)黄(蒲黄)红(西红花)白(僵蚕)黑(熟地)第三章中药的鉴定3.色泽17黄绿色(荆芥穗)黄白色(川贝母)红棕色(何首乌)第三章中药的鉴定3.色泽纵皱纹桔梗环纹(防风)光滑相思子第三章中药的鉴定184.表面毛茸辛夷莪术钩刺苍耳子19第三章中药的鉴定4.表面描述药材质地的几种方式:致密、颗粒性、疏松、树脂性、粉性、纤维性、角质性、质轻、质重、质软、质硬。205.质地第三章中药的鉴定21白芷第三章中药的鉴定6.断面鸡血藤槟榔22何首乌大黄第三章中药的鉴定6.断面23*取样要有代表性*口尝时咀嚼1分钟*有刺激性和剧毒的药材,口尝小心,以免中毒第三章中药的鉴定7.嗅气尝味水试:指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产生的各种比较明显或特殊的变化以鉴定其品种真伪、质量优劣的方法。248.水试9.火试有些药材火烧之后,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通过火烧产生的特征和现象鉴别。第三章中药的鉴定三、显微鉴定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性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别药材的真伪和纯度,甚至品质。包括:组织鉴定粉末鉴定P155第三章中药的鉴定25四、理化鉴定是利用药材中存在某种成分的性质,通过理化方法或仪器分析来鉴别药材的真伪和纯度的鉴定方法。P15526第三章中药的鉴定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第一节根及根茎类中药一、双子叶植物根和根茎在性状鉴别方面的区别根外表无节、节间和叶,无芽。断面一般无髓。而根茎则与根的特征相反,即有节和叶,有芽。27断面有髓。二、例举问答题2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大黄【来源】大黄为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星点:大黄根茎髓部的异形维管束。P157单选6大黄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28何首乌外韧型维管束——云锦花纹P158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2930牛膝、川牛膝、商陆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川乌、附子、天雄【来源】川乌--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母根P158单选3天雄--不产生侧根的母根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乌头的侧根加工品草乌--北乌头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31白芍2.可见横向突1.圆柱形起皮孔3.质坚实4.角质样,木部有放射状纹理5.气微,味微苦而酸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32黄连【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药材分别称味连(鸡爪连)、雅连、云连。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33黄连性状鉴别黄连:形如鸡爪,过桥短雅连:单枝似蚕,过桥长云连:钩状细小,过桥短。味极苦。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34过桥是黄连部分节间较长,表面光滑如茎秆,习称“过桥”或“过江枝”。35P160单选4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36黄连的来源及性状特征(1)味连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性状:根茎多呈倒鸡爪状;表面灰黄色,粗糙,节密生,其光滑细长园柱形节间,习称“过桥”。质坚硬,断面木部鲜黄色,髓有时中空;气微,味极苦。(2)雅连来源:毛茛科植物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性状:根茎多单枝;“过桥”较长。余同味连。(3)云连来源:毛茛科植物云连的干燥根茎性状:根茎多单枝“钩状”或“蝎尾”状;色浅;“过桥”不明显。余同味连。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味连、雅连、云连根茎横切面组织构造味连皮层、中柱鞘部位可见石细胞,髓部无石细胞;雅连皮层、中柱鞘和髓部均有石细胞;云连皮层、中柱鞘和髓部均无石细胞。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37问答338板蓝根1.表面灰黄色2.轮状排列的暗绿色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3.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金井玉栏”。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甘草【来源】为豆科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内蒙的质优。【鉴别】有“菊花心”,气微,味甜而特殊。有草酸钙方晶(晶鞘纤维)P161【甜味成分】甘草甜素。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39人参【来源】为五加科人参的根及根茎。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4041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人参伪品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42三七【别名】田七【来源】五加科三七Panaxnotoginseng的根。【产地]栽培。主产于云南、广西。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43三七味苦回甜铜皮铁骨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4445当归(含挥发油)主产甘肃岷县根头:归头;主根:归身须根:归尾;全体:全归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白芷疙瘩丁杭白芷与白芷相似,主要不同点为上部近方形或类方形,具多数较大的皮孔样横向突起,排列成近四纵行,使根体具4条棱脊;根上部的形成层环近方形,木质部约占断面的1/2。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PP116644问答9946川芎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纵切片边缘不整齐,形似蝴蝶,习称“蝴蝶片”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47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北柴胡)狭叶柴胡(南柴胡)干燥根。多年生、单叶互生、伞形花序、花鲜黄色、双悬果败油气48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龙胆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49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根20条根15条根少于10条根茎横走根茎粗壮根茎直生坚龙胆内皮层以外组织多已脱落。无髓部50丹参四川量大质优丹参性状51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羽状复叶轮伞花序52丹参羽状复叶轮伞花序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黄芩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53地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菊花山药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54党参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痕,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习称“狮子盘头”。支根痕示胶状物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5556白术与苍术白术云头苍术(朱砂点起霜)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川贝母【来源】川贝母为百合科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鳞茎。前三者按性状的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浙贝母【来源】浙贝母为百合科浙贝母的鳞茎。【采收】初夏植株枯萎后采挖.按大小分“大贝”,和“珠贝”。57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川贝母58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川贝母原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商品松贝青贝炉贝外形圆锥形扁球形长圆锥形外表怀中抱月无无顶部闭开开基部平歪歪炉贝表面黄白色,稍粗糙,有黄棕色斑块,习称“虎皮斑”。青贝外层2鳞叶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开口。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大贝为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一面凹人,一面凸出,呈新月状珠贝外层鳞叶2枚,大而肥厚,略呈肾形,互相抱合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59天麻【来源】为兰科天麻块茎。60【采收】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冬季采收者,习称“冬麻”;春季采收者,习称“春麻”。习以冬麻为优。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者“(冬麻)”质佳;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者“(春麻)”质次。【产地】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陕西、湖北、湖南及东北各省。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性状鉴别】1.形态呈长椭圆形,长5~13cm,宽1.5~6cm,厚0.5~2cm。2.表面有点状突起(潜伏芽)排列成多轮横环纹。有纵皱纹。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或为残留茎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3.质地质坚实,不易折断;4.断面较平坦,角质样。5.气味气微而特异,味甘。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61【显微鉴别】块茎横切面:62表皮残留,下皮2~3列切向延长的栓化细胞。皮层细胞,较老块茎的皮层与下皮相接处有厚壁细胞。中柱维管束周韧型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粉末:黄白色。631.厚壁细胞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71~250μm,纹孔明显。2.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5~93μm。3.薄壁细胞含粘液质及卵形或长椭圆形的颗粒状物质,有的粘结成块,加碘液显棕色或淡棕紫色。4.有螺纹、网纹及环纹导管。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64天麻与伪品正品为兰科天麻的块茎。常见伪品有紫茉莉的根、大丽菊的块根、芭蕉芋的块茎、马铃薯的块茎。P170伪品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65紫茉莉芋大理菊环纹马铃大九股牛双舌蟹甲草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天麻及伪品66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植物科名入药部位VB内含物晶体马铃薯茄科块茎双韧环列淀粉粒砂晶紫茉莉紫茉莉科根异型同心环淀粉粒针晶大丽菊菊科根外韧环列菊糖羽裂蟹甲草菊科根茎外韧环列菊糖芭蕉芋美人蕉科根茎外韧散生淀粉粒簇晶天麻兰科块茎外韧散生多糖颗粒针晶天麻的性状特征天麻块茎扁长椭圆形,皱缩而稍弯曲。顶端有红棕色鹦嘴状芽苞(冬麻),习称“鹦哥嘴”(也称“红小辫”)或具残留茎基(春麻),另端有圆脐形疤痕,习称“凹肚脐”或“肚脐眼”。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多轮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点状横环纹,习称“点轮环”。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或淡棕色,角质样,习称“起镜面”。气微,味甘。67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第二节茎木、皮类中药①平坦:②弯曲:a、反曲b、槽状或半管状c、管状或筒状d、单卷状e、双卷状f、复卷状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68川木通木部浅黄棕色或浅黄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其间布满导管孔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69苏木苏木投入热水后,水液染成红色,并逐渐转为深红色,加酸变黄,加碱后又变红。第四章各药鉴别特征介绍70鸡血藤质坚硬,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红棕色或黑棕色树脂状分泌物,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偏向一侧。木质部导管孔

1 / 10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