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把一只青蛙扔到热水锅里,它马上就会跳出来;但是,如果把青蛙放到凉水锅里,慢慢将水烧热,它就不会想要往外跳,等到青蛙再想往外跳时,已经无能为力了。一个实验有时候我们就是这只青蛙假如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读一本一般性的书,每分钟能读300字,十五分钟就能读4,500字。一周七天读31,500字,一个月是126,000字,一年的阅读量可以达到1,512,000字。而书籍的篇幅从60,000字到100,000字不等,平均起来大约75,000字。每天读15分钟,一年就可以读二十本书。每天读15分钟威廉·奥斯罗爵士是当代最伟大的内科医生之一。他把每天睡觉前十五分钟用来读书。他一旦规定这么做,在整个一生中就再不破例。有证据说明,在一段时间之后,他如果不读上十五分钟书就简直无法入睡。从童年起,他(二战时的一个士兵)就养成了在衣袋中装本小书的习惯,每逢空闲时就拿出来阅读。他发现在等待的时候,有本书特别有用,使人心情轻松。我们大家每天都要等吃饭,等坐车,等看病,等理发,等电话,等约会,等待演出开始,或是等待别的什么事情发生。在这些时间里,他找到了每天阅读用的十五分钟,甚至不止十五分钟,从而获得了一年的二十本书,一生中的一千本书。渐丰子恺丰子恺(1898-1975),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早年曾受业于李叔同(著名的“弘一法师”),后游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回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1924年开始发表漫画。丰先生博学多能,在漫画、散文、美术、音乐理论、翻译、书法及艺术教育等诸方面均有突出成就。有《子恺漫画》,《缘缘堂随笔》等众多作品行世。中国漫画的开拓者。被誉为「随笔大师」。丰子恺的一生•6岁时,父亲丰金黄收他在座下读私塾。•9岁时,父亲逝世。•12岁的时候,塾师让他描绘孔子像,小画家的名声也就在全镇传开了。•17岁时,他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李叔同(弘一法师)担任他的国画教师。•早年受老师李叔同(弘一大师)的影响,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举止皆以佛门子弟自居。丰子恺的一生•1921年东渡日本,曾入东京川端洋画学校习油画。在日本时多方学习绘画、音乐,进修日文、英文和俄文。•1925年《文学周报》恰好要用插图,主编郑振铎向丰子恺索画。其后,他的画就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丰子恺的一生•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1936年10月,作家巴金、林语堂、鲁迅、丰子恺等共21人,又发表了「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从1925年到1937年抗战开始,丰子恺的画集、随笔、艺术理论和翻译作品甚多。这一启蒙工作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69岁时,文化大革命,那时他住在上海。大字报,逼供信,抄家,关「牛棚」,紧缩住房,下乡劳动,写不尽的检讨交代,批斗,挂牌,游街,克扣工资。•1974年四人帮借批大儒为名,炮制所谓「黑画展」,丰子恺自然也不能幸免。•十年浩劫期间,丰子恺被林彪、“四人帮”加上莫须有罪名,遭到残酷迫害,身心备受摧残。一九七零年初他患重病,卧病半年。病愈后,他不顾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仍坚持作画,并从事翻译。但由于长期受折磨,患了肺癌。一九七五年九月十五日,丰子恺在阴霾蔽日的情况下含恨长逝。写作风格•他的随笔持有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他崇尚简陋生活的工农,崇尚天真纯洁的儿童,他憧憬“天下如一家,人们如亲族,互相亲爱、互相帮助、共乐其生活,那时陌路就变成家庭”的大同社会。•《护生画集》缘于佛教的大慈悲心,也出于对良师李叔同的敬重。课文简介:他的散文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探究人生和自然的奥秘(《渐》)一类是描写儿童情趣的(《给我的孩子们》)一类是写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的炎凉世态的(《车厢社会》)《渐》写于1928年,收入《缘缘堂随笔》散文集中。《渐》由浅入深,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由“大人格”、“大人生”的人。生字词纨绔子弟wánkù佣工yōng围炉拥衾qīn(被子)刑笞chī牛犊dú轧gá(拥挤)(gá)轧(结交)朋友轧(yà)倾轧(排挤)(zhá)轧钢快速阅读课文,找到每段的关键句并思考以下问题:1.你认为“渐”是什么意思?2.作者是从哪三个大方面来说明“渐”这一现象的?并将课文划分层次。3.作者在第六段中说到“我觉得百年的寿命,定得太长。”你认为作者的意思是什么?结合第六段谈谈你的看法。4.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1.你认为“渐”是什么意思?(1)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2)人之能堪受境遇的衰变,也全靠这“渐”的助力。大自然也遵循这个原则。(3)“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古不变。(4)“渐”的本质是“时间”。(5)人类中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是“大人格”“大人生”的人。2.作者是从哪三个大方面来说明“渐”这一现象的?并将课文划分层次。(1)人生在“变”,这种“变”是渐进的,让人不知不觉的。一至三段,从人事变化到自然变化说明渐的力量。(2)世间万物时刻在变化而又让人毫无察觉。以寓言和时钟为例,而且说明了渐以时间为本质。时间一直在流逝着,可我们还以为它永远不变。(3)有大人格,大人生者不为渐所迷,而有着超旷的胸怀和达观的人生态度。3.作者在第六段中说到“我觉得百年的寿命,定得太长。”你认为作者的意思是什么?结合第六段谈谈你的看法。作者的意思是,把寿命定得太长,人们往往就会被“渐”所迷,以为时间不变,就不去珍惜时间、把握时间;如果把寿命定得短的话,人们就会知道时间稍纵即逝,知道生之有限,就会好好地利用拥有的一分一秒的时间。这样就可少些争斗,多些谦让、和平。4.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岁月催人老人生境遇的变衰阴阳潜移,春秋代序,物类衰荣生杀渐——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人误认恒久不变似乎这“我”永远不变悟:珍惜时间,把握人生每一瞬间1、“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中“圆滑”和“微妙”的含义分别是什么?(1)“圆滑”是比喻说法,意在突出人生由于岁月的“渐”的冲刷而变得就像卵石一样,被慢变的时间刷掉了棱角,冲刷了个性。作者用“圆滑”一词概括了人生的整体变化特点。其准确含义是:A、各方面都应付周到B、流畅而不突兀C、为人处事不讲原则D、善于敷衍讨好(2)“微妙”使用贴切,准确地概括了“渐”无声无息,令人毫不知觉的特征,对全文起到领起作用。2、按合理的顺序把“悲伤”“惊讶”“感慨”三个词填进给出的语段的括号中。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排序。即如朝为青年而夕暮忽为老人,人一定要()、()、(),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故可知人生是由“渐”维持的。3、文章中有两处地方作者不厌其烦地用年、月、日、分、秒等来修饰或陈述“渐”,试分析这种写法(特点和好处)。作者这里用了繁笔手法,不厌其烦地突出时间对变化的影响特点,意在揭示季节或时间是不知不觉地微妙地变化的,突出“渐”的特点和作用。4、“‘渐’的本质是‘时间’。时间我觉得比空间更为不可思议。”其中“不可思议”的原因该如何理解?是因为时间比空间的流失是更为神妙,更全然无从谈起,更捉摸不定,又不可挽回。(意对即可)6.朗诵最后一段理解“大人生”“大人格”感悟“瞬间”与“永恒”的关系“大人生”“大人格”他们能不为“渐”所迷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懂得人生短暂,不为名利欲望耗费有限的光阴。——心胸广阔,超然豁达,追求人生真谛,追求友爱和谐,追求心灵自由。你认为古今中外有哪些人物是具备了“大人格”“大人生”的人?他们又都具备了些什么品格?•◆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孔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努力让死亡成为一个“节日”的史铁生•◆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具备的内涵:•◆智慧、明达的思维;•◆高瞻远瞩的目光;◆海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谦让、平和的人生态度;•◆不计较个人得失,对社会人生有所助益;•◆超越自我,执著于人生意义的追求“瞬间”与“永恒”的关系瞬间:“蜗牛角”“石火光”“一粒沙”“一朵花”“手掌里”“一刹那”永恒:“世界”“天国”“无限”“永劫”把握住生命的每一瞬间,品味人生,学会欣赏,化瞬间为永恒。悟:6、中国古诗人(白居易)说:“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国诗人也说:“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如何理解这几句话?人活在世上,就像局促在那小小的蜗牛壳里,空间那样狭窄,还有什么好争论呢?生命短暂,就像石头相撞的那一瞬间所发出的一点火光,人生就这样过去了。人生在世,是如此的渺小、短暂,又何必斤斤计较呢?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们就如岸边一树、一草、一花,荣枯无序,花落有声。懂得感激生命,才会晓得生命的珍贵。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体现出中国文化中那种虚静的时空观,一壶茶与已散去了的友朋,圈起的芦帘和屋外的月色,有着“对时间的某种顿时的神秘领悟,即所谓‘永恒的瞬刻’或‘瞬刻即可永恒’这一直觉感受”。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人生阶段人生境遇自然社会季节昼夜儿女成长植物花开渐的作用渐的外在表现渐的实质“大人格”,“大人生”的人,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主所欺丰子恺的《渐》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揭示时间的隐秘性和欺骗性,告诫世人要用大时间观去面对世界,学会宏观地把握人生,以明达、宽容之心待人接物,呼吁时代的谦让与和平。文章主旨内容和写作意图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大汽车路,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朱光潜《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