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川垣大道道路与排水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青海平兴建设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1年9月19日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施工部署第四章施工进度第五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第六章主要机械设备扩实验、测量、质检仪器第七章施工质量管理及保证质量措施第八章工期保证第九章安全施工保证措施第十章文明施工措施第十一章雨季施工、防暑降温措施第十二章农民工工资拖欠应急预案措施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1.1民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的民和县川垣大道道路与排水改造工程招标文件。1.1.2西宁市城市建设设计院设计的《民和县川垣大道道路与排水改造工程施工图纸》1.1.3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标准,青海省和海东地区有关市政技术、质量和安全的规定。1.1.4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分析,结合本公司的工程施工经验。1.2编制原则1.2.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严格执行施工程序,遵守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工期。1.2.2实行施工、设计和建设单位三结合,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做好施工部署及各项施工生产工作。1.2.3采用流水施工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1.2.4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安全生产的原则下,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1.2.5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调配,做好雨季施工安排,力争均衡生产。1.2.6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合理布置好施工现场,组织好文明施工。1.2.7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1.3编制采用标准和规范规程1.2.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2.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2.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1.2.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2.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1.2.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2.7《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2.8《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2.9《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1.2.10《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3:2002)1.2.11《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6)1.2.12《井盖及踏步》(97S501—1)1.2.13《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构筑物》(04S531)1.2.1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1.2.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1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1.2.1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1.2.18《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1.2.19《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7)1.2.20《城市测量规范》(CJJ8-99)1.2.2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建设概况民和县川垣新区川垣大道道路与排水改造工程位于民和县川口镇川垣新区,西起民和胡同路川垣清真寺附近,东至驮岭村附近,是新区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主干道,改造道路总长度2619.30米,原沥青路面宽度为16米。该道路与川垣一路、二路、三路、四路南北向呈“十”字相交。本次改造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2.1.1原有路面两侧各拓宽3.2m,对原有道路面层先进行刨洗后一次性重新铺筑沥青面层;2.1.2对人行道进行改造;2.1.3新建雨水管道;2.1.4照明工程;2.1.5在绿化带里新建半通行电缆沟。2.2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概况2.2.1水文地质民和县川垣新区川垣大道改造沿线勘探深度内未遇见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民和地区为季节性冻土地区,标准冻土深度为1.08m,沿线路基土冻胀类型为不冻胀。2.2.2地形地貌民和县川垣大道道路与排水改造工程位于民和县川垣新区,西与胡同路相接(起点)至驼岭村附近(终点),该段总体地形东西两端略高于中间。地貌单元单一,属湟水河南岸三级阶地、时代Q32al+pl。川垣大道改造路南侧地面标高介于1813.20~1820.65m之间,相对高差约为7.43m。2.2.3地层岩性路基土地层岩性自上而下由填筑土(素填土Q4ml)、粉质中—低液限粘质土(黄土状土Q32al+pl)等组成,现将岩土层特征分述如下:2.2.3.1填筑土(素填土Q4ml):成分以粉土为主,混卵、砾石及碎砖屑,含少量植物根系。土质较均一,道路沿线分布较连续,稍湿,松散。揭露厚度川垣大道改造路南侧1.40~1.80m,平均厚度1.67m;川垣大道改造路北侧1.40~2.0m,平均厚度1.57m。2.2.3.2粉质中—低液限粘质土(黄土状土):黄褐色、浅黄色,以粉粒为主,针状空隙发育,含少量粉细砂、石膏颗粒,土质均匀,稍湿—湿、稍密—中密、以稍密为主,属中压缩性土,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该层分布连续,该层揭露厚度4.80~16.70m,未穿透;该层具有湿陷性,按是否湿陷分为○2-1湿陷性黄土状土层,与○2-2非湿陷性黄土状土层。2.2.4沿线控制性建筑、地上及地下管线道路(K0+000)~(K2+619.30)段南北两侧范围内均分布有路灯、电缆线,交通指挥灯、牌;自来水管线及排水井管线,大道两侧地下还分布有天然气管道,埋深在-1.20m~1.80m。道路(K0+000)~(K2+619.30)段南北两边各3.20m,均在绿化带范围内,该道路与川垣一路、二路、三路、四路南北向呈“十”字相交,在路口处均分布有地下天然气管道,埋深在-1.40~-1.80m左右。2.3道路设计概况民和县川垣大道道路与排水改造工程西起民和胡同路川垣清真寺附近,东至驼岭村,道路全长2619.30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II级,设计车速40km/h。道路横断面在原有车行道宽度上两侧各拓宽3.2m,道路总宽为60m,道路路幅为一幅路型式断面布置形式为:4m人行道+14.8m绿化带+22.4m车行道+14.8m绿化带+4m人行道,车行道横坡为1.5%,人行道横坡为2%。道路最大纵坡为0.771%,最小纵坡0.30%,最小坡长160m,最小凹型竖曲线半径15000m。2.4排水工程概况2.4.1雨水工程新建雨水管道管径DN400、DN500、DN600,敷设于路北绿化带下,检查井中心距道路中线14.4m处。雨水收集后排入东垣三路市政雨水管网。管材及接口:采用I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圆管,橡胶圈接口,承口处抹三角灰带。管道基础:采用180°混凝土基础,管道混凝土基础下铺设3:7灰土垫层,垫层下素土夯实(密实度≥95%)。雨水检查井基础底铺设3:7灰土垫层,井盖及井圈采用重型球墨铸铁防盗型,踏步采用球墨铸铁爬梯,单篦雨水口H≤1.0m均改为1.1m,雨水口内壁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20mm,并在混凝土基础底铺设3:7灰土垫层。雨水口连接管管径DN300,并以0.02的坡度坡向检查井,雨水口连接管起端管顶覆土厚度0.7m。检查井、雨水口周围用天然砂砾回填,其宽度为0.6m,并回填至路面结构层。2.4.2污水工程道路北侧12m绿化带下敷设有原有合流管道,施工时将原有合流管道作为污水管,2.5照明工程概况本工程道路全长为2619.30m,为城市主干道II级,共埋设热镀锌喷塑圆锥中华灯钢杆173根,安装高压钠灯346盏,节能灯1557盏。中华灯采用半截光型灯具、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容采用分散补偿,照明电器元件(镇流器、触发器、电容器)安装在灯具内。电源及供电线路:民和县川垣大道中华灯电源由城市10KV电源引入路灯箱变,两台箱变容量为160KVA。中华灯主干线采用VV—5×25型电力电缆穿ф63厚塑料管埋地敷设,埋深1.0m,穿过道路或八字口时须加ф100镀锌钢管保护。保护管两端各伸入人行道路缘石0.5m,保护管连接应采用ф125镀锌钢管套套管连接,套管长度0.5m。路灯线路位于距人行道道牙30cm敷设。照明器材及灯具位置:路灯光源为2×250W高压钠灯和9×28W节能灯。路灯控制采用时控器进行集中控制全夜灯、半夜灯的控制方式。负荷分配按A、B、C三相平衡分配,照明电缆采用VV—5×25,25mm2一根为控制线。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金属杆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线采用—40×4镀锌扁钢沿每个路灯回路敷设,埋深冻土层以下,深度大于1.34m,接地极采用50×50×5镀锌角钢(L=2500)每组接地包括五根接地极,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2.6人行道设计概况人行道结构组合形式为:面层为4cm防滑火烧板,2cmM7.5水泥砂浆座浆,基层为10cmC15水泥混凝土,底基层为15cm5%水泥稳定砂砾。2.7交通及附属设计概况本工程交通安全主要包括标志、标线等。道路交叉口的标线为人行道横线、停止线、车行道中心线、车行道分界线、导向箭头等。城市道路主要标志有指示标志、指路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灯。标线采用热熔型反光涂料,其厚度为2.8或4.5mm,涂料中应混合总重量15~23%的玻璃微珠,施工时标线表面须均匀撒布0.3~0.34kg/m2的玻璃为微珠。2.8施工概况川垣大道属于民和县川垣新区道路主干道,大道沿线两侧均为热闹非凡的铺面,车辆与行人来往较于频繁、复杂、拥挤,给施工带来了不少困难。为了克服施工中的种种困难,必须根据自身的施工特点,优化施工方案,超前性地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合理组织劳动力和先进的机械设备有序的配套,做好工序合理、交通不堵、安全可靠,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环境保护的目的。第三章施工部署3.1项目部组织机构的设立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展及业主利益,我公司将组织高效、精干的管理班子,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及先进的施工工艺,按“质量、安全、文明”的要求,精心组织施工,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3.1.1派驻本工程项目机构管理人员《拟派驻本工程项目机构管理人员一览表》。拟派驻本工程项目机构管理人员一览表部门职务姓名职称备注项目部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技术员技术员施工员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资料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采购3.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3.3.1场地的准备3.3.1.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现场总平面布置进行平面规划,做好现场道路、临时设施的规划。3.3.1.2了解现场地形、道路、供电、供水状况,做好有关移交工作。3.3.1.3编制详细的临时用水、用电的设计和施工计划。3.3.1.4根据现场测量点,进行场地控制网的测量,设置高程控制测量标桩,建立测量控制网。3.3.1.5搭建临时设施,包括仓库、钢筋加工棚、模板加工棚、配电房、办公室、食堂、厕所、职工宿舍等。3.3.2材料准备3.3.2.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计划,作为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3.3.2.2根据材料用量计划,做好材料的订货和采购工作,并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及保管。3.3.2.3认真做好进场材料的验收工作;查看其质量保证书或出厂合格证是否符合要求,需检查的材料应在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按规定要求及时交检、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场。3.3.3施工机具准备施工前必须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编制施工机具需用量及进退场计划并按施工组织机械进场就位。3.3.4劳动力准备按照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好各专业队伍进场并办理有关手续,同时编制培训计划,包括规章制度、安全施工、操作技术和精神文明教育内容。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见下表。主要劳动力用量表序号工种名称人数(人)备注1测量工62土方工103砼工604管道工155机械工106司机207其它10083.3.5技术准备工作3.3.5.1熟悉与会审图纸根据业主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