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微观经济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绪论、【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稀缺性——资源配置稀缺性引发的资源配置问题,既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归宿。第一章绪论【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永恒的稀缺问题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一旦人的某种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会立即形成更高层次的需要。这说明,人的需要不会有止境,或者说人的需要具有无限性。能够得到多少?人们想要得到的好东西只能得到有限的数量。稀缺是一切社会问题和一切罪恶的源泉。国家之间的战争为了掠夺和保护资源,偷窃来自贪婪的物欲和懒惰。个人或利益集团的稀缺感越发强烈,越有可能出现危害别人的行为。人类有史以来的各种不和谐因素始终存在,与一直以来存在的稀缺性有着必然的联系。第一章绪论、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科学研究,在致力于探索如何开发和利用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任务是,围绕物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研究和实践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探寻如何实现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增加财富和走向富裕。第一章绪论、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第一章绪论、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在不使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资源配置的任何重新调整不再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第一章绪论、效率的概念可在许多场合使用。如,如果个人或企业的一种行为,是在不损伤别人利益或增加了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增进了自己的利益,就可以说这一行为是有效率行为。对于资源配置来说,或者对于人与人构成的社会来说,如果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效率的行为,那将是和谐而美好的。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应尽可能消除或减少那些无效率行为。第一章绪论、经济学的产生以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1776年出版《论国民财富性质与原因的研究》这部巨著为标志,该书又被简称为《国富论》。亚当斯密因此被推崇为经济学的鼻祖。第一章绪论、斯密的经济学思想一直在经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贡献有:其一,提出增进社会财富要依靠劳动分工与合作。其二,他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倡导者。他主张,社会不应当干涉个人的自利性选择,并应利用和激励个人的利己心,以达成社会利益最大化。其三,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他认为,当分工和交换自由放任时,会有“一支看不见的手”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一步步地趋于协调,这是自然秩序的本质。第一章绪论、第二部里程碑式的经济学教科书来自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42—1924)。他于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马歇尔的重要贡献是,实现了古典经济学集大成。他运用了数学工具和物理学方法,把经济学发展成一门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由于他的影响,英国剑桥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他创立了均衡价格理论,提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供给和需求犹如剪刀的两翼,同时作用于价格。第一章绪论、现代经济学体系的确立与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有直接关系。他于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又简称《通论》一书。相对于截止到马歇尔时代为止的古典经济学而言,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另辟蹊径”。他集中关注一个国家总体的宏观经济行为,把国民收入作为中心问题,并由此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的理论曾影响美国一个年代(1960-1970)。凯恩斯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将截止到马歇尔时代的经济学通称为“古典经济学”。第一章绪论、【经济学的分支】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单个经济个体的行为,这些个体包括消费者、工人、投资者、土地所有者、企业——事实上,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了任何参与经济体运行的个人和法人。微观经济学就是研究这些行为主体是如何作出经济决策的。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的总产出如何决定以及如何变化,物价上涨与下跌的原因和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失业的决定因素和如何避免失业,如何参与国际经济等。宏观经济学主要为研究制订宏观经济政策服务。第一章绪论、机会成本:当把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的最大收益。第一章绪论沉没成本:已经支付了的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无法收回的成本。边际成本无论是摘果或是捕鱼,星期五的生产率(每天40斤果或20斤鱼)都比鲁滨逊高(每天10斤果或10斤鱼)。星期五在两种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鲁宾逊没有绝对优势。似乎不具有合作的可能性。仔细考察便会发现,星期五的生产能力(40,20)并不是鲁滨逊生产能力(10,10)的简单倍数关系。在摘果的生产上,星期五是鲁滨逊的4倍,在捕鱼的生产上,星期五是鲁滨逊的2倍。运用机会成本概念来看,星期五获得10斤鱼的成本是20斤果;反过来,获得20斤果的成本是10斤鱼。对鲁滨逊来说,他获得10斤鱼的成本是10斤果,这比星期五的成本小;获得10斤果的成本是10斤鱼,这比星期五的成本大。相比之下,虽然从生产率上看鲁宾逊虽不具有绝对优势,但从成本上看,鲁宾逊在捕鱼的生产上成本较小。一般地,通过比较成本差异,当一方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方生产该种产品的成本较小时,称其与另一方相比具有相对优势。例中,鲁宾逊捕鱼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星期五在摘果方面不但具有绝对优势,还具有相对优势。第二章分工合作的利益鲁滨逊星期五时间产量时间产量产量合计摘果6天60斤4天160斤220斤捕鱼6天60斤8天160斤220斤时间合计12天12天第二章分工合作的利益只要存在相对优势,按照相对优势进行分工合作同样可以带来巨大利益。为了看到这一点,我们对鲁滨逊和星期五的时间重新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安排。由于鲁宾逊捕鱼的成本较小,令其在11天时间捕鱼而不再花时间摘果;将星期五的时间均等分配,5.5天时间捕鱼,5.5天时间摘果。这样,每个12天时间里他们两人都只劳动11天,而得到的产出如同分工调整前花费12天时间获得的产出一样多。这表明,如表所示的分工合作安排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是:在保持原来的产出和消费前提下,每12天就能有1天闲暇。第二章分工合作的利益鲁滨逊星期五时间产量时间产量产量合计摘果0天0斤5.5天220斤220斤捕鱼10天110斤5.5天110斤220斤时间合计11天11天第二章分工合作的利益相对优势排除了生产技能绝对低下者不能融入分工合作体系的可能性。残疾人与健康人相比的生产活动受到很大限制,但这不妨碍他们在分工体系中自己获得利益的同时为别人带来利益。只要发挥他们的相对优势,就能相当于健康人一样地发挥作用。在相对优势之下,没有绝对的“强者”和“弱者”之分,彼此都可以通过合作增进各自的利益。第二章分工合作的利益要注意到的一个细节是,绝对优势可能只存在于单一方,相对优势一定对称地存在于双方。当一方在一种生产上的成本较低时,另一方必然在另一种生产上的成本低。在双方都存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也必然都存在相对优势,但反过来不一定成立。这说明相对优势更具普遍性,更能解释分工合作的原由。另外,如果在多方之间比较,每个人的相对优势将更能够显现,合作的机会将大大增加。有理由相信,对于多元化需要的个人来说,越是多个人之间的比较,个人的优势就越发显著,多方合作可增进的利益通常可能大于双方或少数方合作的利益。第二章分工合作的利益对于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开放国家来说。深度贸易更能发挥比较优势以增进贸易相关国家之间各自的利益,但这也带来一个国家对别的国家的某种依赖。当此种依赖超越一定限度,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会受到来自国外的某种伤害。在全球范围内的每个国家,在以国家内部的每个经济个体,都是在趋利避害中取舍,这促成社会分工体系不断地、微妙地变化着。第二章分工合作的利益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供给曲线】供给曲线告诉我们对于在市场上生产者能得到的每一价格,他们愿意出售的数量。供给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方程式表示:供给曲线向上翘是因为价格越高,能够和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厂商通常越多。)(PQQSS供给曲线图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PSQ图1供给曲线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告诉我们按照消费者必须支付的每单位不同的价格,他们愿意购买多少。用数学式表示:供给曲线向下倾斜,因为价格越低,消费者通常购买商品就越多。)(PQQDD需求曲线图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DPQ图2需求曲线供给需求均衡图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DP0P2P1PSQ短缺图3供给和需求剩余Q0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于均衡的或市场出清的价格和数量。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指在一个自由市场里能使价格得以变化一直达到市场出清为止的趋势(即直到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为止)。在这一点上,既不存在短缺的现象,也不存在供给过剩的现象,因此也不存在使价格进一步变化的压力。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市场为什么会趋于出清?】假定价格起先高于市场出清水平:假定一开始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水平: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供给和需求曲线说明竞争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出售和购买数量的多少是随着他们接受和支付的价格的波动而变化的,但供给和需求还取决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变量,如,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数量不仅有赖于他们得到的价格,而且有赖于他们的生产成本,包括工资、利息费用和原材料成本。除价格外,需求量依赖于消费者总的可支配收入,其他商品的价格,以及其他的变量。供给变动图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S'P2P1PSQ图3供给变动Q1成本降低厂商扩大生产Q2供给的变动、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的变动是通过供给曲线上的移动表现出来的(供给量的变动);而其他决定供给的变量的变动引起的供给的变化是通过供给曲线的移动表现的(供给变动)。供给变化后的新均衡图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S'P3P1PSQ图3供给变化后的新均衡Q1Q3需求的变动图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DP2P1PQ图6需求的变动Q0可支配收入增加价格不变需求增加D'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用来指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动用来指需求曲线上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图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DP3P1PQ图7需求的变动后的新均衡Q1可支配收入增加,价格和数量都不会保持不变,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后会产生新的价格和数量。D'SQ3需求的变动图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DP2P1PQ图7供给和需求变动后的新均衡Q1可支配收入增加,价格和数量都不会保持不变,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后会产生新的价格和数量。D'SQ2S'供给和需求弹性PPQQEP商品价格变化率市场需求变化率化化将导致需求量无限变具有无穷弹性:价格变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完全缺乏弹性:需求量价格变化百分比求量变化的百分比等于具有单位价格弹性:需变化百分比变化的百分比小于价格缺乏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变化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富于价格弹性:需求量,,0,1,1,1dddddEEEEE(relativeelasticity)(relativeinelasticity)(unityelasticity)(absolutelyinelasticity)(absolutelyelasticity)供给和需求弹性【1】【2】IIQQEDDI收入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YYXXXYPPQQYXE商品价格变化率商品市场需求变化率若EX,Y0,则x商品与y商品为替代关系若EX,Y0,则x商品与y商品为互补关系供给和需求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SSSSSSQdQPdPEQQPPE或,211221122121SSSSSSSSQQQQPPPPQQQPPPE121222yQMMQQeMQQMM交叉弹性【交叉弹性】//xxxyyyQQePP(1)若交叉弹性为正值,则二者互为替代品;(2)若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二者互为互补品;(3)若交叉弹性为零,则二者没有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