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概论讲授教师:林共市手机:13067300506电子邮箱:lingongshi@126.com教材与参考书教材:《知识经济学》(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吴季松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参考书:1.高洪深编著.知识经济学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2.单志刚著.知识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3.李忠民著.知识经济发展理论:科技教育经济协同发展机理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第一章导论★学习要点★●掌握知识经济的定义●掌握知识经济的特征●理解知识经济产生的背景●了解知识经济学发展的历史第一节知识经济产生的背景一、知识经济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一)知识经济出现的强大动力能源与资源的过度使用,限制了依赖稀缺资源的传统经济的发展。仅靠以稀缺资源为基础的经济的高度发达,已经不能解决目前世界上的所有问题了。在争夺自然资源的资源经济中,贫困问题是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的,只有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传统经济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正是知识经济出现的最强大的动力。第一节知识经济产生的背景(二)知识经济出现的物质基础传统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是知识经济出现的物质基础。人类对知识的积累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数量,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三)新经济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新经济在美国的出现为经济形态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这种以持续增长、低失业、低通胀、高出口、低赤字、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社会高度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经济”与传统经济规律相悖。第一节知识经济产生的背景(四)知识经济产生的必要条件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为知识经济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平取代战争,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使各国可以把最新的科学技术形成产业,由变成武器转为发展经济,而不是破坏经济。对智力资源的掠夺几乎无法通过战争来实现,因此,知识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世界性战争的避免与和平发展环境的持续。第一节知识经济产生的背景知识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二战后,技术进步迅猛发展,发达国家物质产品积累的效率迅速提高,导致: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领域;需求迫使产品的技术和知识含量日益提高。(2)工业化时期技术发展模式已经发展到顶,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贡献呈现边际效益递减现象。(3)科技及其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使R&D投入占收入的比重提高,加大对知识的依赖,使经济发展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知识产业迅速增长(4)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把传统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可以将生产要素集中于知识的研究与开发,高新技术的研发及其产业化上。第一节知识经济产生的背景二、对知识经济发展的理解(一)从知识的变化认识知识经济的发展1、知识总量在迅速扩张,而且出现质的飞跃2、知识传播速度加快(二)从知识与经济的相互渗透理解知识经济的发展1.知识经济化——知识获得了经济的职能:知识产业的出现2.知识产业化——出现一系列知识产业:知识经济的支撑点3.经济知识化——经济取得了知识的支撑:经济的知识含量日益提高(三)几点启示第一,知识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和完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第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形态基本形成,多数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尚未完成。第三,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也会不平衡。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应采取积极对策,尽快促进知识经济形态的产生与发展。我国作出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可以看作是国家层面发展知识经济的决心。第一节知识经济产生的背景三、20世纪对人类发展方向的讨论“生存就是发展”→“靠天吃饭”→“征服自然”(一)“增长的极限”阶段1968年4月,佩切依博士召集下举行了一次国际会议,产生了后来世界著名的“罗马俱乐部”——一个非正式的国际组织。1972年公开发表了其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TheLimitstoGrowth)。报告认为“人类发展是有极限的,科学技术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报告的结论是:如果人口和工业按1900~1970年间的趋势发展下去,就无法避免在2100年以前发生经济“崩溃”,社会、经济的增长急剧下降,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面临停滞。报告最后提出:避免这种前景最好的方法是限制增长,即“经济零增长”。第一节知识经济产生的背景(二)可持续发展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自然科学政策研究部门,就开始研究建立一种自然资源、生态和环境可以支撑的持续发展模式。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DC),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G.H.Brundland)夫人为主席,成员包括科学、教育、经济、社会和政治等领域的代表,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经过4年的工作,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设想。它进一步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以下几个原则:①发展的原则,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人类进步的两大主题;②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③资源利用代际均衡的原则;④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原则;⑤社会各阶层间公平分配的原则;⑥现代生态型生产的原则。第一节知识经济产生的背景(三)知识经济阶段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门,又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科研课题——“多学科综合研究应用于经济发展”(Multi-disciplinaryStudiesonApplicationtoDevelopment)。课题由吴季松先生主持。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对知识经济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知识经济就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投入和配置,知识产品的生产(产生)、分配(传播)和消费(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其中,智力资源包括人才、信息、知识、技术、决策和管理方法等,其最高的投入形式是创新活动。知识产品是指知识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技术产品和高技能服务,其扩大再生产不依赖于稀缺自然资源消耗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知识经济的生产原则是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与形成资源循环。第一节知识经济产生的背景(四)循环经济阶段“循环经济”这一词语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宇宙飞船经济学》一文中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将资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过程,要求将资源作为一种循环使用的原材料重复多次使用;同时,又要求在产品生产和产品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或少发生污染,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式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人类经济思想从“无穷扩张、线性增长”到“增长的极限”,再到“可持续发展”,直至知识经济的十分重要的阶段。第二节知识经济学的产生及其研究历程早在19世纪中叶,恩格斯就指出,在人类征服自然的同时,自然也将惩罚人类。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一、“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1962年,弗里茨·马克卢普:知识产业(KnowledgeIndustry)1973年,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1980年,阿尔文·托夫勒:后工业经济,超工业社会1982年,约翰·奈斯比特:信息经济1985年,日本学者堺屋太一:知识价值社会1986年,英国福莱斯特:高技术经济1990年,UNESCO:知识经济1992年,吴季松:智力经济1996年,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该定义被普遍采用。1996年12月30日的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一组文章提出“新经济”,指出一种新型经济已经形成。1997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又采用了联合国研究机构以前提出的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的说法。著名的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WorldDevelopmentReport)1998年版定名为《发展的知识》(KnowledgeforDevelopment)。二、知识与经济的关系史(一)科学研究分类的历史追溯古代的科学研究很简单,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是不分离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分离,大体开始于17世纪,以牛顿为代表的物理学家开始了学院式的研究,很少再考虑他们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在20世纪初以前大约需要30年,到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大致10年,至20世纪下半叶缩短至5年左右。其结果是使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进入了良性循环。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应用研究的原理探讨和开发研究的技术发明,三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转换周期日趋缩短,以至融为一体。表1-1若干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比较表科学发现年份技术发明年份孕育过程摄影原理1782照相机183856年电机原理1831发电机187241年内燃机原理1862汽油内燃机188321年电磁波通信原理1895公众广播电台192126年涡轮喷气机原理1906涡轮喷气发动机193529年发现抗菌素1910制出抗菌素194030年雷达原理1925制出雷达193510年发现铀核裂变1938制出原子弹19457年发现半导体1948制出半导体收音机19546年集成电路的思想1952集成电路19597年光纤通信原理1966制出光纤缆19704年无线移动通信原理1974蜂窝移动电话19784年多媒体设想1987多媒体电脑19914年(二)三种研究界限模糊的理论思考在20世纪以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这种三段发展的模式划分得十分清楚。而到了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基础研究的成果到技术开发产品的转化只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出现一些新现象。这些新现象促使基础研究的概念和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①目前的基础研究在开始时没有目的性,但在进行过程中发现了有应用价值的目标,于是转化为应用研究以至开发研究。如受控核聚变研究。②基础研究可能超越应用研究直接进入开发研究。如光导纤维的研究。③基础研究有可能被发现有商用价值,直接成为产品进入市场。如计算机软件研究。三、知识经济学的研究历程1962年,马克卢普美国经济学者弗里茨·马克卢普(F.Machlup)在研究美国经济的变化发展过程中提出,从1947年至1958年间知识产业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增,增速是国民生产总值的2倍。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约为1364亿美元。1973年,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后工业社会特征可概括为:(1)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2)在职业上,专业与科技人员取代企业主而居于社会的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职业是划分社会阶段与阶层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3)在中轴原理上,理论知识居于中心,是社会革新和制定政策的源泉。(4)在未来方向上,技术发展是有计划、有节制的,技术鉴定得到极大重视。(5)在制定决策上,依靠新“智能技术”。1980年,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Toffler)在其代表作《第三次浪潮》(1980年)中提出美国社会出现了一种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经济,称为“后工业经济”,并把它描述为“超工业社会”。1990年,出版《力量的转移》,预言:随着西方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的主宰力量将由金钱转向知识。第一次浪潮: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工业革命第三次浪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重大技术和社会变化,新文明的开始。1980年,法国名记者与作家施赖贝尔也发表《世界面临挑战》一书,他认为,信息是当今世界最重要而又取之不尽的资源,而自然资料与能源在地球上却日趋枯竭。他直接运用“信息社会”概念取代“后工业社会”和其他提法。1982年,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Naisbitt)出版了《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他指出:知识是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信息经济社会是真实存在的,它是创造、生产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