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曹时军统计学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一、统计的涵义〈一〉统计工作(统计活动)〈二〉统计资料〈三〉统计学关系:统计工作是基础,是源;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活动成果;统计学是一种方法论,是统计工作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反过来,统计学又指导统计工作。二、社会经济统计的性质〈一〉社会经济统计是从数量方面入手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现状及发展规律的一种手段。(量→质)三、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基本特点)〈一〉数量性〈二〉总体性其他特点:社会性客观性具体性四、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活动全过程第二节社会经济统计的作用一、社会经济统计应用的广泛性〈一〉从应用范围上看,大到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小到基层单位的预算。〈二〉从应用主体上看,上到国家统计部门,下至各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对日常经营的核算。二、社会经济统计的作用〈一〉社会经济统计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提供信息,实行监督,提供咨询,参与决策)〈二〉社会经济统计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三〉社会经济统计在国际交流上的作用第三节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一、国民经济的概念——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总称。既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也包括提供服务的生产部门。二、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特点〈一〉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是全部国民经济现象〈二〉特点:1、研究范围的广泛性2、着重从宏观角度出发探讨问题第四节社会经济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一〉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统计总体的特点:1、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来确定的2、是客观存在的3、具有同一性质〈二〉总体单位是构成统计总体的许多个别事物。二、标志和变量〈一〉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标志可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二〉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的数值就叫变量值。变量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三、统计指标〈一〉概念——-用来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二〉统计指标的设置及分类1、统计指标的设置要求Ⅰ、指标所反映的总体特征,概念要有理论依据Ⅱ、指标要有明确的计算口径范围Ⅲ、指标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2、统计指标的分类Ⅰ、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Ⅱ、按其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Ⅲ、按其反映总体特征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四、统计指标体系——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能够全面反映统计对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互相联系的一套指标。特点:1、统计指标体系不是指单个指标说的,而是指互有联系的一套指标2、统计指标体系要切合统计任务的需要五、流量与存量〈一〉流量——它是指在一定时期的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服务)而取得的收入或支出的总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总量如: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劳动者收入总量、投资总量等。〈二〉存量——它是指在某个时点上,过去生产和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储备,资产负债的结存数,是按一定时点上核算出来的。第二章:统计调查与资料整理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一、统计调查的意义〈一〉概念——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社会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统计资料可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二〉意义二、统计调查的种类〈一〉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二〉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三〉按调查组织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1、报表制度2、专门调查可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一、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必要性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一〉确定调查的任务与目的〈二〉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调查单位报告单位(填报单位)〈三〉确定调查项目与调查表〈四〉确定调查时间调查时间调查期限三、制定调查组织实施计划〈一〉调查工作完成的期限及工作的进度〈二〉确定调查的方式与汇总的方法〈三〉组织领导〈四〉调查前的其他准备工作第三节资料整理一、资料整理的概念和作用〈一〉概念——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调查得来的各种资料,进行科学的综合与加工,使之系统化,从而得出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这个工作过程称之为资料整理。〈二〉作用:(略)二、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一〉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可分为三种1、逻辑性检查2、比较审查法3、设置疑问框审查〈二〉对各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汇总〈三〉将汇总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与分析表,以备分析之用〈四〉对统计资料的系统积累三、资料整理方案的设计〈一〉确定汇总的指标与综合表〈二〉确定分组方法〈三〉选择资料汇总的形式〈四〉确定资料的审查内容与方法四、统计资料报送的组织形式〈一〉传统的报送方式一般有两种1、邮寄报送2、电话电报报送〈二〉计算机处理数据远程传输〈三〉磁介质报送统计资料第四节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意义——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内容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二、统计分组的作用〈一〉可以将零星分散的统计资料,经过统计分组整理后,发现其特点与规律〈二〉可以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划分为性质不同的各种类型〈三〉可以分析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四〉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三、统计分组方法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如何划分各组界限〈一〉分组标志选择的原则1、应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2、要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3、要根据现象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二〉分组方法按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第五节分配数列一、概念与种类〈一〉概念——将总体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与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这种数列就叫分配数列。〈二〉分类根据分组选用的标志的特征不同分为品质数列变量数列二、变量数列的种类及编制〈一〉变量数列的种类1、单项式变量数列2、组距式变量数列组距全距组数组中值=(上限+下限)/2(有上限和下限的组)缺下限的组的组中值=该组的上限-邻组组距/2缺上限的组的组中值=该组的下限+邻组组距/2等距数列异距数列频率频数第六节统计表设计一、统计表设计的基本要求:科学、实用、简练、美观二、统计表的构成〈一〉从形式上看: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指标数值(数据资料)〈二〉从内容上看:主词,宾词三、统计表的种类按主词的分组不同,可以分为:1、简单表2、简单分组表3、复合分组表(宾词也可以简单设计与复合设计)四、统计表的设计(略)第三章:综合指标第一节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意义:〈一〉概念,也叫绝对数指标〈二〉意义1、总量指标是人们认识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基础指标,是人们认识现象总体的起点,又是计算其他分析指标的基础。2、总量指标是基本指标,平均指标与相对指标是派生指标,其准确性取决于总量指标的正确性二、总量指标的种类〈一〉按其反映的总体的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数)和总体标志总量〈二〉按其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三〉按表现形态不同:实物指标价值指标第二节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意义〈一〉概念——将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对比求得的数量关系的指标即为相对指标〈二〉意义1、通过计算相对指标,可以综合表明现象之间的联系程度,反映现象和过程的比率、构成、速度、程度、密度等,有助于深入说明总量指标不能充分说明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别。2、相对指标将现象绝对数方面的具体差异加以抽象,使原来不能直接对比的总量指标可以对比。〈三〉表现形式有两种即无名数和名数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一〉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总量指标数值/总体总量指标数值*100%〈二〉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部分指标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指标数值〈三〉比较相对指标=某条件下的某项指标数值/另一条件下的同项指标数值〈四〉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正指标逆指标)〈五〉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指标数值/基期指标数值〈六〉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基本公式(实际完成数/计划任务数)×100%(1)计划任务数为绝对数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实际数/计划数)×100%(2)计划任务数为相对数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1±实际提高或降低百分数)/(1±计划提高或降低百分数)×100%例:某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2000年比1999年提高5%,实际提高8.5%则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00%+8.5%)/(100%+5%)=103.3%(3)计划任务数为平均数=实际平均数/计划平均数对于长期计划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计算1、水平法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计划期最后时期实际完成的指标数值/计划规定该时期应该达到的指标数值2、累计法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计划期内实际完成的累计数/计划规定应完成的工作总量例:某企业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累计完成产品产量1200万吨,其中最后一年产量达到300万吨,实际完成情况如下:求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及提前完成时间第第第第四年第五年123一季二季三季四季一季二季三季四季年年年产量2002302606565707575808085第三节平均指标一、平均指标的概念——是用来表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用平均数形式表示,因此也称作平均数。二、平均数指标的意义及作用〈一〉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二〉平均指标可以反映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三〉平均指标经常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从而反映现象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揭示现象在不同时间之间的发展趋势。三、平均指标的分类按计算确定的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数值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位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1、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算术平均数=(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之和)/总体单位数2、计算方法a、简单算术平均法X=∑X/nb、加权算术平均法X=∑Xf/∑f单项式变量数列组距式变量数列3、算术平均数的两种计算方法的关系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一个特例,是权数相等条件下的加权算术平均数X=∑Xf/∑f=f∑x/nf=∑X/n4、算术平均数的两个重要数学性质Ⅰ、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标志值减平均数之差)之和等于零,即a未分组资料∑(x-x)=0b分组资料∑(x-x)f=0证明:∑(x-x)=∑x-∑x=∑x-∑(∑x/n)=∑x-n(∑x/n)=0同理可证bⅡ、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和最小,即a为分组资料∑(x-x)2=Minb分组资料∑(x-x)2f=Min证明:设X0为任意不等于X的常数c=x0-xx0=x-c(C≠0)∑(x-x)2=∑[x-(x-c)]2=∑[(x-x)+c)]22、调和平均数(倒数平均数)1、概念——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称倒数平均数。2、计算方法a简单调和平均数=∑[(x-x)2+2c∑(x-x)+c2]=∑(x-x)2+2c∑(x-x)+∑c2=∑(x-x)2+nc2∵nc2>0∴∑(x-x0)2>∑(x-x)2H=1/(1/X1+1/X2+…+1/Xn)/n=n/(∑1/X)b、加权调和平均数1/(1*M1/X1+1*M2/X2+…+1*Mn/Xn)H=(M1+M2+…+Mn)(M1+M2+…+Mn)H=M1/X1+M2/X2+…+Mn/Xn=∑M/∑(M/X)3、调和平均数的应用(略)4、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关系调和平均数其实是算术平均数的一种变形使用X=∑M/∑(M/X)=∑xf/∑(xf/X)=∑xf/∑f438.65RK438.65RK438.65RK438.65RK4、几何平均数1、概念——是几个变量值(比率)乘积的n次方根2、计算a、简单几何平均数G=n√x1x2x3…xn=n√∏xb、加权几何平均数G=f1+f2+…+fn√xf1x2f2x3f3…xnfn=∑f√∏xf3、社会经济现象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数应满足两个条件a、若干个比率或速度的乘积等于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