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的反面人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美院16级4班中共一大的反面人物陈公博陈公博,(1892年10月19日-1946年6月3日),汉族,广东南海人,原籍福建上杭,寄籍南海。1892年10月19日出生,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政治人物。他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一大代表,尔后脱党而去,跻身国民党行列,以“左派”自诩,曾任国民党第二次全国大会中央执委。后演变为反蒋的改组派的代表人物,但不久又与蒋合流,是蒋的座上客。最后,他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成为中国的第二号大汉奸。探析陈公博一生变化多端的政治面貌和最终被钉上历史耻辱柱的命运,无不给世人以深刻的沉思和警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被陈公博写入他在美国读书的哥伦比亚大学硕士论文中,在附录里被美国的中国史教授韦慕庭意外发现。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陈公博作为共产党广州支部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但陈公博没能出席在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的中共一大的最后一次会议。与中共决裂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叛乱。中共中央要求广州党组织断绝与陈炯明的关系,但陈公博破坏党纪,写文章支持陈炯明,遭到中央的批评,中央要求陈公博去上海,回答党内的质疑。陈公博采取了与中国共产党分手的态度。“绝不受党的羁束,中共中央决裂,不再履行党的任务!”从此,他脱离了中国共产党,到国外留学。1925年4月,陈公博结束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涯,回到广州,立即受到国民党当局的重视。后加入了中国国民党,支持于汪精卫。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介石南京政府最终下定决心,抗击日本侵略者,但同时他也想寻求通过外交途径结束战争。1938年1月,日本近卫首相发表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蒋介石对日本的条件心存顾虑,没有接受。但汪精卫、周佛海等“低调俱乐部”却秘密与日本政府进行谈判,签订卖国条约。1938年11月,汪告诉陈公博:准备离重庆,直接与日议和,陈公博大吃一惊,与汪争论很久。陈公博怀着极其矛盾和苦闷的心情在“走”与“不走”之间选择。考虑再三,汪派小集团的私利在他头脑中占了上风,他决定随汪离开重庆。沦为汉奸1940年3月,陈公博到达南京,担任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伪立法院长及伪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部长等职。同年5月,陈公博访问日本,希望日本对“国-民政-府”大力协助,调整汪日邦交。同年11月,日汪基本关系条约正式签订。这个条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卖国条约。1944年11月汪精卫在日本一命呜呼。陈公博继承汪精卫身前之职,任伪国民政府代主席。陈公博开始“重整党务”8月,正当陈公博要召开会议之时,日本侵略者投降了。监狱绝笔1945年8月16日,陈公博主持召开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最后一次紧急会议,在慌乱中通过了伪国民政府解散宣言。汪伪政权解散后,陈公博亡命日本,但不久在全国人民严惩汉奸的呼声中,陈被押解回国。1946年6月3日,汪精卫的继承人、大汉奸、伪南京政府主席陈公博被处决。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盟国无条件投降。陈公博宣布解散南京国民政府。最初陈还望能得到重庆接受,但最终逃亡日本,试图在当地隐姓埋名。中国政府发出对陈公博的通缉令,并在南京受降后即向日本提出引渡要求。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连自己本国的战犯都无法保护,更别提保护陈公博了。只能将其交出。陈被押回中国,交由军统看管。1946年4月在苏州狮子口的江苏高等法院受审。4月12日,以通谋敌国罪成立,处以死刑。被移往苏州狮子口江苏第三监狱,等待执行死刑。6月3日下午时被执行死刑,终年55岁,尸体葬于上海市公墓。“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满为心。”以上是陈公博行刑前的绝笔周佛海周佛海(1897-1948)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国国民党政府要员,后沦为汉奸。湖南沅陵人,曾国藩的私淑弟子,早年留学日本。是旅日代表。他曾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中共一大的代理书记。“一大”后,他居然叛党而去,成为蒋介石的亲信和国民党内的“状元中委”。抗战期间,他又叛蒋投日,成为汪伪政权的“股肱之臣”。在抗战胜利之时,他摇身一变,由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变成了国民党的接收大员。朝秦暮楚,的确值得后人玩味和深思。夫人杨淑慧。有一子为周幼海。人物生平1897年5月,周佛海出身于湖南省沅陵县凉水井乡。周佛海出世不久,其父病故,家境败落。周佛海在乡塾接受启蒙教育,后考入沅陵县高等小学堂。1917年,他在好友和学校的帮助下,东渡日本留学。1920年暑假,离别故土三年的周佛海决定回沅陵探亲。同年,又与陈独秀组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11月初,离沪,返回日本读书。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仍赴日本留学。1922年3月,周佛海从第七高等学校毕业后,升入京都帝国大学经济科。1924年,回国后,任国民党宣传部秘书,同年9月,脱离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总教官。1929年,出席国民党三大,任国民党政府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处长兼总司令部训练主任。1931年,当选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任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部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副主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1938年9月,与汪精卫投靠日本。1939年8月,起任汪伪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特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40年3月,后又任汪伪政府财政部长兼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中央储备银行总裁、行政院副院长、上海市长等职。1939年12月和1940年11月,曾两次与日本签订秘密和正式的卖国条约。1943年,被戴笠秘密吸收入军统。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海行动总队司令。后在舆论压力下被捕。1945年9月30日,周佛海等被押送重庆。次年9月押到南京。1946年10月21日,南京高等法院第一法庭对周佛海进行公审。11月7日,国民党南京高等法院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行,判处周佛海死刑。1947年3月,蒋介石发布特令,以“响应反正”、“戴罪图功”,“以观后效”为由,将周佛海“减为无期徒刑”。1948年2月28日,因心脏病死于南京老虎桥监狱中。周佛海为何在一大之后就脱离了共产党呢?周佛海为何背叛共产党周佛海是出生于一个衰败的官僚家庭,但是他的家庭还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影响周佛海一生的是在一所县立中学的历史地理老师邓竹铭。邓竹铭学识渊博,而且关心政治,见周佛海颇具才气和灵气,学习又刻苦,所以对周佛海特别关注与器重。周佛海在19岁之后才接触政治,最后有了以天为己任的雄心。周佛海认识杨淑慧后,毕业带来的就业压力让周佛海背弃了信仰,因为杨淑慧是商界富豪的女儿,杨淑慧和周佛海婚事是不被杨淑慧父亲应允。周佛海离开共产党加入国民党阵营最简单最纯粹的原因就是生活当时国民党戴季陶和邹鲁邀请周佛海就任国民党宣传部秘书每月工资200大洋,比周佛海心目中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150大洋还要多,所以最后为生活所迫加入了国民党,最后视戴季陶和邹鲁为知己。周佛海一生虽然3次叛变,但是周佛海在上海的时候参加中共一大和毛泽东关系很好,因为他们是老乡,其实看周佛海,他不论跑到哪里都是能成为大人物的,可见他是有能力的人,不过因为荣华富贵成了大红大黑之人。关于陈公博于周佛海叛变革命陈周投靠国民党汪精卫蒋介石抗日战争爆发叛变抗战陈追随汪,也当了汉奸弃蒋投汪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