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桃花源记中考复习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写景抒怀篇)一、基础知识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又名,字,世称。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都是传世名篇。精要笔记:(1)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即希望能有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自由和平、宁静幸福生活的愿往。(2)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3)采用虚虚实实的写法,开头、结尾的神秘的文字,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虚构的幻想的世界。二、文言词语【一般词语】[缘]。[夹岸]。夹,。[数]。[芳]。[落英]。一说,初开的花。英,花。[缤纷]。[复]。[仿佛]。[才]。[平旷]。[俨然]。[属]。[阡陌]。[悉、咸]。[黄发]。[垂髫]。[怡然]。[要][乃]。[具]。[问讯]。[云]。扶,[向],。寻遂寻问津津,本指。[叹惋]。惋,。[延]。[语(yù)]。[及]。[诣]。[遣]。[欣然]。[规]。[果]。三、【一词多义】[中]①。(晋太元中)②。(中无杂树)[志]①。(寻向所志)②。(处处志之)[为]①(wéi)(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不足为外人道也)[寻]①。(寻向所志)②。(寻病终)[闻]①。(村中闻有此人)②。(具言所闻)[舍]①(shě)。(便舍船)②(shè)。(屋舍俨然)[作]①。(其中往来种作)②。(设酒杀鸡作食)四、【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今义:。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更)。今义:。5、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今义:。6、来此绝境古义:。今义:。7、[开朗]古:。今:。8、[交通]古:。今:。五、【通假字】[要]通“”,。具答之[具]通“”。六、【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七、【翻译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八、理解探究(一)用原文语句回答: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3.“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4.“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5.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7.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①自然环境:;②社会环境:;③生活状况:;④精神状态:。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九、迁移拓展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2.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3.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4.针对第二段语句作简要评注。5.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6.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性文字。7.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8.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国,你的理想王国是怎样的?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来。(自我做答)十、【简答填空】1本文出现的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2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4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美好的地方:1)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3)人文环境:。通过作者对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写(第二段)和对桃花源中淳朴民风的描写(第三段)来表现出来的。5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