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居住区演进与前瞻一、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变回顾我国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发展进程,历经里坊、街巷、邻里单位、居住小区、综合居住区的过程,并呈现出螺旋形发展势态,体现居住区明显的社会属性及其物质现象。第五章居住区规划“里坊”的形成早在奴隶制社会,随着城市的形成,出现了最早的居住环境的组织形式,如我国周代的“里”,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城市的“坊”,这些居住单位的规模都比较小。封建社会时期,唐长安城的人口规模达100万人,用地为80km2左右,居住区基本单位——“坊”的面积也进一步扩大,大的为650步X550步(约80hm2),小的也有350步X350步(约27hm2)。这些基本居住单位均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设有坊墙、坊门,每晚实行宵禁,坊门关闭,禁止出入。就我国城市规划发展史沦,这种由纵横道路网所划分的方整坊制,与早期运用井田制规划概念的传统足分不开的。北宋仁宗时,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原来的坊里组织形式被商业街和坊巷的形式所代替,坊墙为商店所代替、宵禁被取消,夜市纷列,住宅直接面向街巷多与商店、作坊混合排列,东京(汴梁)就是典型的代表,《清明上河图》上描绘的即汴梁城街巷的景象。欧洲封建时代的大多数城市都是在罗马营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规划多以道路分隔成小坊的组织形式一直延续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期,17到19世纪,欧美国家一些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均采用这种方式。我国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建国,住宅建设一直混乱无序,缺门严重,一些通商口岸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地价昂贵,出现了二、三层联排式为基本类型的里弄式住宅,实际上是街巷、三合院在空间压缩中的变态。所谓里弄,其一般形式即城市街道两侧分支为弄、弄两侧分支为里;一般不通机动车.日照、采光、通风条件较差,几乎没有绿化,空间呆板单调。上海、天滓两地的里弄大致可对我国南方和北方的里弄作一概括表述。2/5/20202/5/20202/5/20202/5/20202/5/2020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他制订了邻里关系的六条基本原则:(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越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3000~4000人;特点:1、城市交通不穿越2、人车分流3、保证充分的绿化4、邻里单位设一所小学(一般规模18班)5、保证地形地貌(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64.75h㎡),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亩(0.8km)。(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扩大路网结构+自由式住宅布局+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服务设施+绿化+小学等在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的同时,前苏联等国提小了扩大街坊的组织形式,我国50年代的北京百万庄住宅区包属于这种形式。这种扩大街坊的规划原则与邻里单位十分相似,但在空间布局上邻里单位比起强调轴线构图和周边布置的扩大街坊要自由活泼些。旧区道路结构+周边式住宅布局+幼托+生活服务设施+绿化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如河流等)划分,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居住小区内设有一整套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其规模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最大的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的上限。居住区是指城市里的居住区,从人口来界定,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生活聚居地,并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一些配套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规模为3~5万人。综合居住区则是指居住和工作环境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规划组织形式,以居住用地为主体,附设不同类型的工作地段,以节约上班的时耗,减轻城市交通的压力,方便生活利于工作和生产。如与无害工业结合的“生产综合居住区”、与行政办公结合的“办公综合居住区”、与商业服务结合的“商业综合居住区”等。二、建国50年居住区规划建设回顾50年代居住区建设改造与稳步发展时期其规划建设的特点是:其一:引进了邻里单位,居住街坊和居住小区理论,并在实践应用中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其二:规划建设指导原则为“有利生产、方便牛活”、“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居住区与生产工作区就近配套建设。其三:规划组织结构形式50年代初期采用了邻里单位形式,如北京洒仙桥居住区等,其特点是布局较自由;住宅行列式布置均有较好朝向,但空间单调,可识别性较差;公共设施简单,其布点也未能考虑居民出行路线,居民购物不便。其四:建设体制实行“统一投资、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建没、统一管理”的统建制,推进厂成街成片、成组成团并配有完备设施的新型居住区的形成。2/5/202060~70年代居住区建设停滞及恢复时期这一时期,居住区规划建设的特点是:其一:60年代初,从理论上探讨了如何创造安静、优美、生活方便的居住区,并日在提高建筑密度,继承传统方面也有不少见解,对当时的居住区规划建设起到一定指导作用,在上海蕃瓜弄小区可以看到一斑。其二:6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规划被取消,城市建设无章可循,统建体制完全解体,住宅建设采取的是“见锸针”、“占用少量零星农田或城市边角地”等挖掘潜力的方针,因而出现散、乱、差的局面,同时受到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等极左思想的影响,提倡“干垒精神”。在这一时期建造的居住区,住宅一般是公用厨、厕,内、外装修简陋;公共配套设施稀少;建筑艺术被否定,住宅布置均采用简单的行列式,单纯从力便简化施工出发,居住环境质量低下,早巳不能适应人民生活需要,如今大多已成危房,被陆续拆除。80—90年代居住区建设振兴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居住区规划建设的特点是:其一:住宅商品化;住宅及居住区规划设计开始从粗放型转变为小康型;其二:居住区规划创作手法多样化其三:居住区结构组织向多元化发展,不拘泥于分级的模式,更重视人的生活活动规律和空间环境的塑造;其四:小区功能布局观念的更新。其五:规划设计思想理论增强了“以人为核心”的环境意识,对社会、文化、心理、生态等深层次环境领域引起了注视,并有涉足的良好势头第二节居住区的概念及组织构成一、居住区的概念指城市里的居住区,从人口来界定,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生活聚居地,并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一些配套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规模为3~5万人。二、居住区的基本组成要素自然: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植物等。1)物质要素人工:各类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等。人的因素: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居2)精神要素民行为、居民心理等。社会因素:社会制度、政策法规、经济技术、历史文化、邻里关系。三、居住区用地项目构成1、居住区用地:(1)住宅用地——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留出的一些空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杂务院等。(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通路、场地和绿地等。(3)道路用地——指居住区范围内的不属于上两项内道路的路面以及小广场、泊车场、回车场等。(4)公共绿地——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应安排游憩活动场地的居民共享的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以及其他具有一定规模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2、其他用地规划用地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外的各种用地,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用地及不可建设用地。四、居住区的规模分级构成1、居住区的规模包括人口和用地两个方面,一般以人口规模作为主要依据进行分级。城市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表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户数1~1.6万3000~5000300~1000人口3~5万1~1.5万1000~3000面积(公顷)50~10015~354~62、影响居住区规模的因素:(1)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所谓合理的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放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m。(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城市干道的合理间距一般应在600~1000m之间,城市干道间用地一般在36~100h㎡左右。(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人口一般约5万人,少则3万人左右。(4)住宅的层数对居住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有很大的影响。五、居住区规划任务、基本原则、内容1、居住区规划任务: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环境。2、原则①符合整体规划要求;②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③综合考虑所在地城市的气候、民族,城市的性质、规模及习惯、习俗、传统风貌;④根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满足防灾要求防火、防震、防水;⑤无碍障设计(老人、残疾人);⑥为工业化、商品化创造条件,市场化;⑦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的管理分期实施;⑧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平衡系;3、内容1)确定用地形态:用地范围→合理规模2)确定规模:既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的大小;又确定住宅类型、户室比:安居:60㎡以下(均)(户型多样性)康居:80㎡以下(均)平均层数3)确定规划结构(道路):拟定居住建筑类型、数量、层次、布置方式;4)拟定绿地、活动、休憩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确定公共绿地、体育、休息等室外场地数量;与体育结合5)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层次,内容,规模、布置。6)确定道路红线,纵横断面,道路的宽度、布置方式,对外出人口位置,泊车辆和停泊方式;三块板建筑线,建筑红线最佳排水坡度4/1000—5/1000(重力流)城市交叉口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管道排放。7)定量、造价的估算,(建筑面积,人口数量)。8)提出方案管理措施运算管理9)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10)拟定各级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4、编制成果①规划范围现状分析图②规划结构分析、过程图③总平面图④住宅单位、中心区的公建方案图⑤道路系统规划设计、道路的横断面,标高,宽度转折点、回车场地⑥管线的排设,坡度,埋深⑦竖向规划、排水的方向,主要控制点标高设计等高线法高程法标高法⑧绿化系统规划小品意向,绿化景观轴⑨人防工程:地下室间的公共绿地⑩模型⑾说明书分析图基地现状及区位关系分析图;基地地形分析图;规划设计分析图(规划结构与布局分析图、道路系统、公建系统、绿化系统、空间环境分析图等)。规划设计编制方案图居住区规划总平面图、建筑单体设计方案图工程规划设计图竖向规划设计图、管线综合工程规划设计图形态意向规划设计图或模型全区鸟瞰图、主要街景立面图、社区中心、重要地段及主要空间节点平、立、透视图。规划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2/5/20202/5/20202/5/20202/5/2020第三节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一、居住区规划结构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20世纪30年代,首先由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控制居住区内部的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是邻里单位理论的出发点。50年代初,上海曹杨新村的建设也受到了邻里单位规划思想的影响。美国的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最引人注目的理论就是传统邻里区开发(简称TND)和注重使用公交的邻里区开发(简称TOP)。它们共同的出发点是建立公共中心形成以步行距离为尺度的居住社区。新城市主义带来的新生活是具有传统特色、高密度、小尺度和亲近行人的建筑空间。居住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一般由3~5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