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市规划国土局“十五”信息化工作总结近年来,在省市领导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局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为促进规划国土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做出了贡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武汉市规划国土局信息化建设起步于1992年。1996年全局系统召开科技大会,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基本框架。2000年,张林局长在局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数字武汉”建设为驱动,坚持技术创新、环境创新、体制创新和服务创新,建立“数字规划”和“数字国土”,实现规划国土管理的信息网络化、办公自动化、决策智能化和政务公开化,提高规划国土依法行政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武汉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工作目标是:1.信息网络化。建立起我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信息传输网络,实现规划土地管理信息的分级统一管理、快速传递和信息共享,实现市局、分局的协同办公。2.办公自动化。通过计算机技术的介入,实现规划国土资2源管理的计算机辅助报建、审批,实现业务管理和通用办公的计算机网络化、程序化、制度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3.决策智能化。建立规划、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动态管理机制,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决策分析和预测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现代化的工作平台,提高管理、决策水平。4.政务公开化。采用信息技术扩大公示范围,增强业务办公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在2003年1月召开的局系统第二届科技大会上,张林局长又提出了“四化两研究”的战略部署,“四化”即行政审批电子化、地理信息市场化、规划设计信息化、规划决策社会化;“两研究”即加强基础研究和加强宏观战略研究,对进一步深化规划国土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所做的主要工作(一)实施全局系统网络建设,构建宽带信息化基础设施我局的电子政务网络分三个层次:一是联接市局机关、分局、事业单位、开发区分局以及远城区规划国土管理部门的全市规划国土政务内网;二是与武汉市市委、市政府,湖北省建设厅、国土资源厅等上级和业务主管部门联接的电子政务外网;三是联接Internet的、面向公众服务的公网。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Internet逻辑隔离。局机关的局域网于1998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与各二级单位、分局和远城区局联接的政务内网与2002年后逐步建成,同3时建立并优化了我局与省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信息办的网络联接,与国际互联网建立了进、出口通道。通过实施广域网工程,建立起全局系统基于MPLS(多协议标记系统)的VPN宽带网络,联接了全局23个网络节点,为实现全局系统信息传递、协同办公和资源共享提供了信息高速公路。健全了网控机房安全监控设施,满足了网络核心设备24小时运行,保证了网络的畅通。2000年以来,局系统共投入约4000多万元加强了设备配套建设,目前共拥有计算机1000余台套,打印机、绘图仪等外设400余台套,网络存储总量达4T。我局十分重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2003年我局被列为全国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试点单位。在公安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网监部门指导下,开展了等级保护试点工作,就信息系统安全要素、保证要求、病毒防护、密码支持、物理安全、灾难备份和恢复、安全管理等七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检测和评估。通过试点,进一步完善了网络安全措施,改善了网络运行环境。(二)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推进二级管理一体化电子审批自1999年开始,我局以覆盖全局系统的宽带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逐步实施了以“政务公开、分段办理、计时限时、计算机支持”为主要特征的窗口服务制工作模式,开发了涵盖规划国土管理全部内容的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推行了规划国土二级管理4一体化电子审批,实现了全局系统的数据传递和信息共享。为贯彻《行政许可法》,我们还开发了内部业务管理运行和督察子系统,建立了审批时限的督办机制。办公自动化系统具备丰富的公众查询和服务功能,审批结果可通过语音电话、触摸屏进行查询,采用手机短信发送通知,并通过大屏幕进行公告,还实现了网站与办公自动化系统数据库的对接。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管理和工作模式的革命性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2001年我局获得国家建设部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三)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数字武汉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目标,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我局是“数字武汉”建设的先行单位,2000年,市政府明确要求,武汉的数字城市建设以我局为试点,先行开展地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年来,我局以“数字城市”建设为先导,开展了数字武汉建设总体框架研究,提出了数字武汉建设的工作思路。同时,积极应用“3S”技术,集成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规划设计信息、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审批信息以及其他专题信息,开展了“数字武汉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建立了“数字武汉空间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为“数字武汉”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建立了如下子系统:1.基础地形图数据库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武汉市城区和远5城区城关镇1:500、1:2000和1:5000数字地形图等空间基础定位信息。基础测绘工作已被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城市基础空间数据的动态更新创造了条件。2.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建立了武汉市中心城区500平方公里1:2000比例尺自然彩色航摄影像数据库,武汉市城区1168平方公里的QuickBird(分辨率0.61米)和武汉市域8549平方公里的SPOT5(分辨率2.5米)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库,进一步丰富了空间信息资源。3.地下管线数据库管理系统。地下管线是城市管理和运行的“地下神经”。我们于2002年5月启动了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整测工作,现已全面完成,共普查地下管线5600公里。本次普查整测工作采用全数字测量方法,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也已经建成并通过验收。4.城市工程勘察数据库系统。已将主城1000余平方公里范围内3090多个工程58000个钻孔的地质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了“武汉市工程勘察数据库系统”,构造了城市工程地质模型。该系统的建成对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土地评估、工程勘察结论的完善、武汉市地质构造研究、城市防灾减灾以及地震小区划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城市总体规划数据库系统。武汉市1996—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于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依据。为充分发挥总体规划的作用,对主城区总体规划和24个专项规6划全部建立了数据库系统。6、城市规划道路数据库系统。已将武汉市1200平方公里的规划道路信息全部录入了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建立了规划道路更新、调整的运作机制,为城市智能交通建设和规划国土管理提供决策依据。7.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库系统。武汉市中心城区243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于2002年完成,共分90个片区编制,同时建立了控规信息系统,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管理。8.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武汉市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示范项目、2002年度武汉市政府一级工作目标。现已完成了市域范围8549平方公里共30万个图斑的数据建库工作,并建立了1997—2002年历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该系统涵盖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变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土地动态监测等内容。9、城镇地籍管理数据库系统。我市采取单宗地测量逐步积累的方法,开展城区地籍测量工作,目前已完成城区1/3面积的地籍调查登记发证工作,并建立了相应的地籍管理数据库系统。10.土地定级估价数据库系统。为加强土地管理,盘活土地市场,我局于2000年7月至2001年8月,对武汉市主城范围的商业、工业、交通、住宅、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等影响地价的因7素进行了调查建库,建立了土地定级和估价的数据模型,为城市房地产开发和相关政策制订提供了依据。11.规划国土管理审批红线数据库系统。审批红线信息不仅是我局行政审批结果的重要内容,也是后续审批管理的重要依据。该系统完成了包括用地红线、建筑红线和市政红线在内的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审批的各类红线数据的建库工作,在我局日常业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交通调查数据库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全市主要交通道口和大型公建的交通OD调查资料,形成了全市交通规划的基础数据,为建立全市智能交通规划奠定了基础。13.“城中村”调查数据库系统。为摸清武汉市“城中村”土地资源现状,我局于2002年开展了“城中村”土地资源现状调查和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完成全市中环线以内540余幅1:2000“城中村”土地资源现状外业调查、数据处理和建库,研制开发“城中村”土地资源现状信息系统软件,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基础信息。14.地名数据库系统。以最新的卫星遥感影像、交通网络和街区图为基础,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地名数据库,包含行政区划名称、道路名称、单位名称在内的各种地名12000余个,满足了各类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需求。15.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数字高程是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一项内容,在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防洪防灾等工8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建立了覆盖武汉全市域的5米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并得到了广泛应用。16.重点地区城市三维模型数据库。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集成数字高程模型、航空遥感影像、建筑模型和实地建筑纹理等数据,建立了南岸嘴至江汉五桥13公里长26平方公里、积玉桥地区1.2平方公里的城市现状和规划模型,为规划设计和管理审批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平台。我局开展的“数字武汉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部全国城市数字化示范工程,土地利用数据建库及更新是国土资源部的全国试点项目,武汉市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获2004年全国地理信息系统优秀应用工程银奖。(四)以网站为平台,大力推进规划国土管理政务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公众服务我局的门户网站“数字武汉—规划国土在线”2001年6月开通。3年多来,逐步对网站进行了优化,提升了网站功能,丰富了信息发布内容,促进了规划国土信息公开,贴近了社会和市民。2004年,又推出了网上“两室两厅一站”(规划成果展示室、规划国土教室、规划国土申报大厅、土地交易大厅、拆迁服务站),成为我局促进政务公开、服务城市建设的重要窗口。在网站服务功能进一步深化的同时,网站的访问量也迅速增加,总访问量达100万人次。该网站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市民的热情关注,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经常浏览该网站并作出批示:此网站很好,特别是在建项目查询,方便、透明,便于群众监督。92004年11月4日俞书记亲自到局信息中心视察该网站并给予高度评价。市民来信说:“看了贵局网站,感觉新颖、实用、内容丰富、数字信息量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一举措是贵局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也是贵局依法行政的很好诠释”,“通过网站可看出贵局的工作作风务实、创新!在贵局办事也能体会到是一个能代表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优秀政府职能部门、可以说是武汉国际大都市形象建设的一面窗口!”该网站2004年1月被评为武汉市首届党政机关“十佳网站”。以网站建设为核心的规划国土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入选国家信息化应用推荐案例。该网站主要有如下特点:1.政务公开力度大。网站不仅公示了规划国土管理“一书五证”审批结果,还在全国首创了“在建项目查询”栏目,公布每个在建项目的建筑工程核位红线图和规划要求,并将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四线”控制信息、重点地区规划、基准地价、土地“招、拍、挂”信息进行发布,更将年度城市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土地储备、市政工程等范围在地形图上分色标出,网上公示力度之大在全国同行业居于领先。2.便民服务措施实。网站秉承亲民、便民服务宗旨,提供了多种便民措施。除提供政策法规查询和解读服务外,网站还开通申报视频导引、网上申报、项目进展实时查询和土地挂牌网上价格实时发布功能,还为市民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