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教师用书)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8讲 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8讲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时间断限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到五四运动前(1894~1919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线索特征政治(1)伴随西方侵华的加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民族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经济(1)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2)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3)一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思想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社会生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一、政治上:列强侵华加剧与中国人民的探索1.沉重的民族危机(1)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趁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2)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2.中国人民的抗争(1)戊戌变法:1895年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政治运动;1898年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2)义和团运动: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但也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了从帝制到共和制度的历史性巨变。此后,为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屡遭挫折,中2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二、经济上: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初步发展(1)背景:甲午战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短暂春天”(1)背景:辛亥革命扫除发展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2)表现: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三、思想上:近代前期中国四大社会思潮1.维新变法思想:甲午战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掀起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政治民主化由此开端。2.民主共和思想:孙中山提出民主共和,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3.民主与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前期,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4.社会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四、生活习俗上:社会生活与习俗的新变化1.物质生活的变化(1)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2)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前后,“剪辫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交通事业的进步: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3.通讯工具的变迁:清朝晚期电报、电话开始出现,民国时期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4.大众传媒的发展(1)报刊业的发展: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阵营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2)影视事业的发展: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3[通史专题]考向一西方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视角1创设新情境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影响【典例1】(2014·山东文综,18)“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解题思路定位知识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把握题眼“开铁路”“言银行”“设商局”辨析选项A《南京条约》是在鸦片战争之后,错误B《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签定,错误C《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签定,错误D根据材料信息“开铁路”“言银行”“设商局”可知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这属于《马关条约》的影响,正确答案D视角2运用文献史料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典例2】(2014·广东文综,16)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解题思路定位知识辛亥革命把握题眼时间:1917;信息:新知事(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篆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4辨析选项A维新变法发生在1898年,与题干时间“1917年”不符,错误B据题干信息可知县长仍是科举出身,说明辛亥革命后,选官的方式和过去差别不大;县长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说明辛亥革命后,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较大,正确C题干的信息表明旧思想依然存在,无法得出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错误D国民革命运动发生在1924~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错误答案B【主题深化】运用多种史观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革命。(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是近代一次政治民主化的革命。(3)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引进西方工业文明,促使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明发展。(4)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的变革,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5)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考向二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原因、特点及影响视角1利用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特点【典例3】(2014·海南单科,16)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解题思路定位知识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把握题眼晚清时期清政府、1912年北京政府;专利制度、专利保护期限等辨析选项A材料只是论及企业专利,并未说明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错误B据材料“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可知政府鼓励企业自由竞争,正确5C材料未反映官营商业信息,错误D据所学可知“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说法绝对,不符合实际,错误答案B视角2从思想对社会进步角度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典例4】(2012·课标全国,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黯淡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解题思路定位知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把握题眼1895年、状元、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辨析选项A“状元实业家”发出的“舍身喂虎”的感叹,实际上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农抑商意识,体现了“实业救国”精神与“重农抑商”传统的冲突,正确B舍身喂虎并不是指民族工业之间的竞争,错误C题干材料无法反映,错误D民族实业家是以实业救国作为己任,错误答案A【主题深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与作用(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冲击、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近代的思想解放,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考向三从“中体西用”到“民主与科学”的演变特点、影响视角1从文明演进角度考查维新思想的影响【典例5】(2014·课标全国Ⅱ,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6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解题思路定位知识近代维新思想与服饰变革解题关键时间:1892年;维新思想、康有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辨析选项A据所学史实表述正确,但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错误B“易西服”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正确C当时中国需改变形象,但据史实可知维新派的目的是为推行变法改制,错误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的表述,没有体现出易服的意义,错误答案B视角2从近代化角度考查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典例6】(2014·海南单科,15)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解题思路定位知识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解题关键时间:1900~1901年间;信息:多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辨析选项A资产阶级革命派此时已经开始革命运动,错误B依据所学知识,上海是最早开放城市,因此题干选项说法明显错误,错误C材料中“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说明对改革和革命的意见不一,错误D“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说明当时革命思潮不占据主流,改良仍然是主流思潮,正确答案D【主题深化】从“中体西用”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演变历程及特点(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其特点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实质是7在不触动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专制制度,巩固君主专制统治的目的。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2)从早期维新思想到康梁维新思想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从物质层次推进到制度层次。(3)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主体内容的三民主义,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形成了完整的革命理论,将向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层次深入一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