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创优工程措施计划1.3创优工作计划见下页图。二、创优工程控制重点2.1结构安全可靠要从四个方面做好控制2.1.1强度的控制包括使用材料、构配件、设备的质量合格,施工过程的材料要保持其质量水平和使用正确,从而形成工程的总体强度要求。2.1.2刚度和稳定性。完善结构的平面及空间体系,保证达到结构整体稳定。2.1.32.1.42.2装饰的完美性由四个方面来控制2.2.1完善装饰装修设计,进行多方案比较,除了安全外,应从尺度、对称、对比、色差、环境等方面,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装饰的完整性、协调性。2.2.2采购选择合格的、环保的装饰材料,严格进场检验。使用前进行挑选,充分发挥材料的优良性质,来提高装饰效果。4742.2.3改进和完善装饰工程的足尺大样和样板工程的工作,达到体现和完善设计的意图和效果。2.2.4注意装饰的收尾整理和成品保护,使工程达到安全适用、美观、讲究实用和魅力质量。交给用户一个完美的工程。工程质量策划由公司质保部门组织公司技术部门、机电部门及项目部有关人员针对工程特点、施工难点制定细部做法和主要施工环节控制措施创优计划编制工程质量策划由项目总工组织项目技术及质量管理人员根据“质量策划”的要求编制工程创优计划,计划中应制定详细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和细部做法1、创优计划交底由项目总工组织召开“创优计划”交底会,会上将“创优计划”中制定的各项措施向各级管理人员进行详细解释说明,并指出各项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创优措施的实施过程:创优计划中的各项措施编入相应的施工方案中,技术交底中应将各项创优措施详细描述并绘制描述详图。执行过程中项目质量部门责任工程师应进行重点监控,并对措施的实施效果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创优措施的实施及监督检查创优措施的改进1、项目质量部门和责任工程师将措施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或做法尚有改进余地的各种相关信息提供给项目总工,有项目总工确定措施的改进方法,必要时项目总工可召集有关人员召开会议,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2、措施的改进方案确定后,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中的相关内容必须进行调整,避免施工时出现混乱现象。创优总结4752.3.3接地、防护设施有效,使用安全标识清晰、检修维护方便。2.3.4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协调。2.4用资料和数据来反映工程质量的水平企业标准化水平及落实应用程度。企业标准的种类、数量,标准的水平程度,标准的覆盖面及完善程度。强度、位置尺寸控制。强度的平均值,最大最小值及均方差值等反映其水平程度,水平、竖向位置尺寸主要空间尺寸的控制程度,控制在规范允许偏差以内。2.5综合质量水平考核制度三、质量保证体系及创优管理保证措施3.1质量保证体系详见本施组第十四章。3.2创优管理保证措施3.2.1建立创优机制3.2.2建立质量管理制度3.2.2.1会诊制度根据公司近几年创优的经验,各分项工程层层交底、层层落实、记录完整,做到“凡事有章可寻、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对每一重要分项工程都编制了管理流程,以过程精品保证最终质量目标的实现。同时我们将采用“会诊制度”与“奖惩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彻底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3.2.2.2样板引路制度4763.2.2.3工序挂牌施工制度工序样板验收进行在各工序全面开始之前,配属队伍技术和质量员必须根据规范规定、评定标准、工艺要求等将项目质量控制标准,写在牌子上,并注明施工负责人、班组、日期。牌子要挂在施工醒目部位,有利于每一名操作工人掌握和理解所施工项目的标准,也便于管理者的监督检查。3.2.2.4过程三检制度3.2.2.5质量否决制度对不合格的分项、分部工程必须返工至合格,执行质量否决权制度,对不合格工序流入下一道工序造成的损失应追究相关者责任。3.2.2.6质量奖罚制度3.2.2.7成品保护制度分阶段分专业制定专项成品保护措施,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管理者合理安排工序,上、下工序之间做好交接工作和相应记录,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的工作应避免破坏和污染。采取“护、包、盖、封”的保护措施,对成品和半成品进行防护和专人负责巡视检查,发现现有保护措施损坏时要及时恢复。3.2.2.8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核定制度3.2.2.9培训上岗制度工程项目所有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除必须经过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外,还将邀请北京市建筑长城杯和军队优质工程奖的的评审专家对结构长城杯、军队优质工程奖的有关评审标准及申报要求进行讲课,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和分包到公司其它已通过结构长城杯军队优质工程奖的工地进行477观摩学习。对于特殊工种,按北京市要求,除必须持证上岗外,还将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达到项目的要求才可以上岗操作。3.2.2.10分包商选择3.2.2.11竣工后服务承诺按公司相关要求,做好竣工后的服务工作,定期回访用户,并按有关规定实行工程保修服务。3.2.2.12公司领导重视,加大项目创优投入公司为本项目设立专项创优奖励基金,加大对项目经理部的奖励力度,作为对项目经理部全体员工的鼓励。通过奖励机制,使该项目的创精品工程活动不断向前发展。3.2.2.13配备强有力的创优项目经理部3.2.2.14编制施工节点质量控制图集针对本工程设计新颖,专业复杂,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较多的特点,项目部将根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本工程创优计划》,编制《本工程施工节点质量控制图集》,将有关重点、难点部位绘制节点大样图,详细表述细部做法、质量控制措施。3.2.2.15过程精品,一次成优在创优过程中,必须对建造的全过程事先策划,编制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与创优措施,同时做好过程控制,严格检验,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交底和培训,严格按施工方案施工,加强质量监督检查,以达到过程精品,一次成优。3.2.2.16落实创优制度和措施明确创优分工、职责、管理措施、交底制度、检查制度、样板引路、阶段考核和奖罚措施等,并在施工过程中落实。4783.2.2.17作好音像资料收集3.2.2.18注重资料的完整收集项目设专职土建和机电资料员各一名,根据军队优质工程奖及北京市地方标准要求来收集完整的施工内业资料,确保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四、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保证措施4.1钢筋工程4.1.1钢筋加工本工程钢筋全部在钢筋加工场加工,直径≥20mm钢筋均采用滚压直螺纹连接,其余采用绑扎连接。钢筋加工控制重点为箍筋加工、直螺纹接头的加工、以及梯子筋、定距框、马凳、双F卡的加工质量。Ⅰ级钢筋采用钢筋成型机进行钢筋成型。Ⅰ级箍筋的末端弯钩需弯成135°,平直长度为10d(见下图),为了保证箍筋加工的准确性要求在加工机具的操作平台上用角钢焊出135°、90°及弯钩平直长度控制线。4.1.1.1箍筋检查箍筋加工完后,要求用“箍筋检查模具”进行检查,确保加工出来的每个箍筋尺寸、弯钩长度、角度符合标准。4.1.1.2滚压直螺纹丝头加工质量加工完的丝头按照《钢筋滚轧直螺纹接头技术规程》(Q/HJ08-1999)标准进行自检,自检时必须用相应规格的“环规、丝头卡板”逐个检查,检查合格的丝头应戴上保护帽,加工不合格的丝头应重新加工,再次检479查合格方可使用。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4.1.1.3梯子筋、定距框、马凳、双F卡的加工梯子筋的加工应根据墙厚、钢筋设计间距在标准模具内(见下图)加工,梯子筋中的顶模棍采用无齿锯切割。定距框根据柱(暗柱)的断面尺寸、钢筋设计间距在标准模具内加工,定距框中的顶模棍采用无齿锯切割;双F卡的加工根据墙厚在标准模具内加工,双F卡中的顶模棍采用无齿锯切割;马凳的加工根据板厚、铺设方向及钢筋保护层确定其高度进行加工。4.1.2钢筋定位4.1.2.1竖向梯子筋墙体水平钢筋间距采用竖向梯子筋控制。绑墙水平筋时,根据竖向梯子筋分档间距安放水平筋,绑扎前先将整道墙体梯子筋拉线调平并用上中下三道水平筋临时固定牢固。竖向梯子筋比墙体立筋规格大一个等级并代替墙立筋,梯子筋从暗柱边开始设置,纵向间距不大于2000mm,且每道墙至少设置两道。4.1.2.2水平梯子筋480墙体竖向钢筋间距采用水平梯子筋控制。在距墙模板上口100mm处放置Φ16、Φ12墙体水平梯子筋(墙体竖向钢筋直径≥16mm时用Φ16水平梯子筋,墙体竖向钢筋直径<16mm时用Φ12水平梯子筋,水平梯子筋可周转使用,水平梯子筋放平并与墙体竖向钢筋用绑扎丝绑牢。墙体水平梯子筋形状见下图。4.1.2.3定距框框架柱、暗柱主筋间距采用定距框控制。⑴框架柱定距框柱主筋连接完后,用线坠校正其垂直度,校正后先在柱下口距楼板结构面100mm处放置Φ20柱定距框并与主筋绑扎牢固(固定主筋不偏位,四角顶模棍作为柱模板的限位撑),然后在柱上口100mm处放置Φ20柱2000A注1.a=竖向筋间距2.A=墙厚-2×水平筋保护层-2×(水平筋直径+竖筋直径)3.放置在竖向筋内侧、墙上口周转使用实体481定距框并与主筋绑扎牢固(上口定距框可周转使用)。再次校正垂直度无误后开始正式绑扎柱钢筋。框架柱定距框形状见下图。⑵暗柱定距框置,最后一道在距墙上口100mm处放置。⑶双“F”卡为确保钢筋保护层到位、保证墙模不向内偏移,在墙高的中部沿墙长方向设置一排双F卡(该位置处,双F卡取代钢筋保护层垫块及墙拉钩),间距600mm,双F卡见下图:4.1.3创优工程-保护层控制本工程墙、柱、梁侧面及底面钢筋保护层控制采用塑料卡子,放在墙体的水平筋或梁、柱的箍筋上。楼板、梁底面使用PVC垫块,垫块可以根据钢筋规格选择相应的凹槽型垫块,使垫块和钢筋更好地联合在一起,保证不偏移和移位。塑料垫块根据不同钢筋直径采用工厂化生产,采用多种化工原料进行物理改性,提高抗压强度、保证尺寸完全统一且控制在保护层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顶模棍,端头刷防锈漆主筋保护层墙厚-2mm暗柱主筋顶模棍,端头刷防锈漆暗柱箍筋或墙水平筋141430墙厚-2mm注:φ10钢筋制作,端部刷防锈漆4824.1.4钢筋绑扎4.1.4.1各部位起步筋位置⑴剪力墙剪力墙第一道水平筋起步距楼板结构面为50mm;暗柱第一道起步箍筋距楼板结构面为25mm。剪力墙第一根竖向钢筋距暗柱钢筋边50mm,并从中间向两边排列,中间部分竖向筋间距为设计间距,当排列到暗柱边第二根竖向筋时,可调整其间距,使实际间距不大于设计间距,纵向筋排列见下图:⑵连梁第一根暗柱50注:a≤图纸钢筋间距图10:墙体竖向钢筋排列图第一根暗柱中间钢筋间距按图纸要求第二根第二根50483图12:暗柱搭接区域箍筋构造图d连梁第一道起步箍筋距暗柱边钢筋50mm,中间箍筋均分但实际间距要求不大于设计间距;在暗柱内也要加一道箍筋距暗柱边钢筋50mm。连梁箍筋排列见图:⑶柱及梁在每层楼板混凝土浇筑完的工作:在每层楼板混凝土浇筑完后,立即弹7条线即柱或剪力墙的轴线、外边线、剔凿线、模板控制线,根据弹线位置检查钢筋的位置,对所有偏位的钢筋按1:6调整到正确位置:对保护层偏大的钢筋,按1:6打弯进行调整,对偏出墙外的钢筋,应先用钎子剔凿,在板混凝土内按1:6打弯进行调整。钢筋调整到位后才允许下一步的钢筋绑扎。⑵暗柱搭接范围加工专用箍筋暗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为了保证箍筋与主筋绑扎到位,采用专用箍筋,专用箍筋末端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专用箍筋形状见下图:⑶剪力墙竖向筋搭接长度范围内为了保证传力可靠,要求绑扎不少于三道水平筋,当按设计要求间距绑扎少于三道水平筋时,应在搭接长楼层结构面楼层结构面中间箍筋均分,间距≤设计间距暗柱主筋暗柱主筋50505050484度范围上下对水平筋采用局部加密进行调整,保证搭接长度范围内绑扎三道水平筋。⑷暗柱、附墙柱、端柱的箍筋在绑扎时,当与剪力墙水平筋局部重合时,应对箍筋采用加密的方法对其间距进行调整,保证箍筋与水平筋不重合,且保证箍筋与水平筋错开20mm的距离。⑸当柱(暗柱)、剪力墙直径≥Φ20时采用滚压直螺纹连接接长。箍筋、水平筋绑扎如位置正好赶上在直螺纹接头位置处,为了保证箍筋及水平筋的保护层及绑扎到位,要求对箍筋及水平筋间距采用局部加密的方法进行调整,保证其保护层位置准确及绑扎到位。4.1.4.4成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