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2015年月日第一部分应急预案基本知识应急预案的概念(1)定义应急预案又称事故应急计划,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是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应急人员职责、应急程序、保障措施等预先做的安排。(2)应急预案分类▲按行政区域分国家预案、省预案、市预案、企事业单位预案▲按主体责任分政府预案、企事业单位预案▲按事件类型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按对象范围分•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临时单项预案(3)应急预案的总目标▲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事故一旦发生,将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4)制定应急预案的必要性▲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渴望安全健康的生活▲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有效的应急救援可将事故损失降至无应急救援时的6%(5)应急预案重要作用▲应急预案是有序、高效、快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成为企业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基础;▲当发生重大事故,影响范围大时,有利于政府救援部门的协调;▲有利于提高企业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应急预案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综合预案子(分)公司预案重点岗位预案车间(部门)预案企业应急预案体系总公司预案专项预案处置方案第二部分应急预案编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06年9月20日发布,2006年11月1日正式实施GB∕T29639-2013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3-07-19发布2013-10-01实施应急预案编制的依据应急预案的编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应急预案编制程序预案编制评审与发布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收集资料成立编制工作组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同时收集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a)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b)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c)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应急预案评审合格后,由主要(或分管)负责人签发实施,并备案。依据生风险评估以及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组织编制。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相衔接。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总则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1.4应急预案体系1.5应急工作原则2事故风险描述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预警及信息报告4.1预警4.2信息报告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5.2响应程序5.3处置措施5.4应急结束6信息公开7后期处置8保障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8.2应急队伍保障8.3物资装备保障8.4其他保障9应急预案管理9.1应急预案培训9.2应急预案演练9.3应急预案修订9.4应急预案备案9.5应急预案实施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总则1.1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实现四个目标:避免或最大限度减少公司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避免或最大限度减轻对公司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社会声誉和公众形象的负面影响。)为了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明确各相关部门应急救援职责,及时有效地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公司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保护员工的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特制订本预案。1.2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应急预案等。一是引用的法规标准合法有效。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国家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国标等修订的速度也在加快。许多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国标随时都在修订、出台新的和废止旧的。所以我们在引用这些依据的时候一定要查清依据,确定其有效性后再进行引用。二是引用依据的顺序排列要符合规定。法律法规规章、办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级预案。特别提示:引用的依据要标注版本、标准号,或说明引用的依据是最新的有效版本。★1.3适用范围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和事故类型、级别。工作范围包括: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及环境污染,以及性质严重,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分级:按照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公司将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级别(与要素5响应分级一致)各级别需明确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的面积等进行量化界定。★1.4应急预案体系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可用框图形式表述。上级主管单位预案属地直管一级政府预案******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公司***、***、等?个专项应急预案****公司***、***、等?个现场处置方案1.5应急工作原则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生产经营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即可。不要过多的文字和不切实际即空洞有过长的口号。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施救。2事故风险描述简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生产经营单位概况: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GB∕T29639-2013)没有明确要求,最好进行阐述,以便风险描述。事故的类别是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进行划分(20种,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危险源及事故类型明细表序号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严重程度1危险品库爆炸、火灾、中毒和窒息、坍塌三级2锅炉房爆炸、火灾、灼烫、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中毒和窒息、物体打击、坍塌二级3机加工车间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四级★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形式及组成单位或人员,可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明确构成部门的职责。应急组织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总应急管理办公室:安保部办公室设备部财务部人事部应急指挥中心组织体系图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财物保障组后期处置组信息处置组技术支撑组4预警及信息报告4.1预警根据生产经营单位检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的程序。那种条件下可以采取预警行动?采取什么方式、方法进行预警行动?是使用报警器?还是大声呼喊?预警的信息如何发布?其程序如何?预警的级别是多少?预警的措施是否科学合理等。4.2信息报告信息报告程序主要包括:a)信息接收与通报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受、通报程序和责任人。作业场所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向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厂应急指挥部报告。指挥部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及事态的发展情况判断事故类别,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应急值守电话:b)信息上报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上级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指挥部办公室接到部门上报信息后,立即进行分析、判断、整理,立即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由指挥部办公室归纳整理向***集团、***区等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地的位置、事故发生的时间、伤亡情况、初步原因分析、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以及事故控制情况、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及联系方式等事故概要。c)信息传递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事故发生后,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在上报***集团和***区安监局同时,需要消防、公安、医疗机构等单位救援时,立即拨打相应部门的电话请求援助。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将***集团和***区政府主管部门的指令向指挥部汇报,由指挥部办公室将***集团和***区等政府主管部门的指令向全厂通报,组织应急救援工作。5应急响应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生产经营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对事故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示例:响应分级1.企业三级应急响应企业对生产事故实施三级应急响应。(1)Ⅰ级应急响应适用于一次造成3人以上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或危及3人以上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或社会危害及影响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2)Ⅱ级应急响应适用于一次造成2人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或危及2人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紧急状态,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或公共危害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3)Ⅲ级应急响应适用于事故危害有扩大趋势,可能出现危及3人以上生命安全,或可能造成影响公众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紧急或临界状态。5.2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级别的发展态势,描述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接到事故报警后,根据初步判断的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开始实施应急救援工作,如果事态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立即启动更高一级别的应急预案或请求外部支援的扩大应急,现场事态得以控制,确认人员全部得到救助,次生和衍生的事件得以消除,对现场进行清理等后期处置后,应急工作结束。见附件:应急响应示意图应急响应程序图突发事件接警警情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救援行动事态控制应急恢复应急结束报警报警扩大应急向员工通报应急人员到位现场指挥到位应急资源调配向上级汇报媒体管理后勤支持环境保护人员救助工程抢险警戒与交管医疗救护人员疏散现场检测地方政府联络专家支持原因分析最终报告信息反馈善后处理现场清理解除警戒取证调查请求增援YYYNN5.3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5.3.1在救援工作中要以“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进行救援。5.3.2在救援工作中由总指挥(总指挥不在由副总指挥)组织救援工作,安排救援行动,发布重大决策指令。各应急救援组接到应急指令后,立即携带救援物资,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控制及人员救护。根据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根据情况,对现场进行警戒、封锁及疏散人群。(2)清理阻碍车辆,指挥交通,保障救援人员、车辆、资源的顺畅。(3)在医务救护人员未到达前对现场伤员进行初期救治、包扎。(4)救援车辆到达事故现场。协助医护人员运送伤员,及将抢救的公司财物运送到安全地带。(5)联络政府救援机构。(6)调查事故起因,及时向指挥部汇报。(7)生产保障部的相关人员携带抢修工具对现场的停、送电及供电线路进行恢复,提供临时电力。(8)生产保障部有关人员携带抢修工具对损坏部位进行修复,并向指挥部提供修复进度。5.4应急结束明确现场应急响应结束的基本条件和要求。经指挥部确认事故得以控制,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已经消除,报总指挥批准,由总指挥下达应急结束的指令。应急结束后,马上完成如下工作: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主要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波及范围、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发生初步原因等情况。将事故及应急处置过程的影像、音像、现场图示、事故简况、事故现场相关物品及保护好的事故现场等相关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