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抗生素时代”中兽药实践应用探索涂健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保定阳光本草药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2017年中欧生猪大会(湖南长沙)报告提纲一、“后抗生素时代”的到来二、中兽药在养猪业中的实践应用三、我所在实验室的简介青霉素的发现194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Flemming(1881-1955)发现青霉素英国生物化学家Chain(1906-1979)英国病理学家Florey(1898-1968)抗生素分类【根据化学结构分】(1)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2)氨基糖苷类:链、卡那、庆大、大观、阿米卡星等。(3)大环内酯类:红、泰乐、替米考星、螺旋等。(4)四环素类: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多西环素等。(5)酰胺醇类: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6)林可胺类:林可、克林(7)多肽类:杆菌肽、多粘菌素等。(8)多烯类: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9)截短侧耳素类:泰妙菌素、沃尼妙林等。(10)含磷多糖类:黄、大碳、喹北等,用作饲料添加剂。(11)大环内酯类的阿维菌素类和聚醚类离子载体属抗寄生虫药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细菌为例)抗生素在养猪业中的应用20世纪40年代,美国首先发现,在猪饲料中添加青霉素的发酵残渣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1950年,美国FDA首次批准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20世纪60年代,大量抗生素实现工业化生产,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抗生素生产和应用的热潮。20世纪60-80年代,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养猪业的“后抗生素时代”到来猪场常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对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感染有效。与地米合用,治疗乳腺炎子宫炎子宫内膜炎疗效极佳。盐酸多西环素:副伤寒,猪肺疫,气喘病,仔猪白痢,子宫炎。钩端螺旋体,原虫等多用于治疗。氟苯尼考:临床用于仔猪白痢,副伤寒,肺炎,败血症,气喘病,胸膜肺炎,乳房炎,子宫炎,以及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猪肺疫。替米考星:主治流感,猪肺疫,肺炎,败血症,子宫炎,葡萄球菌,链球菌,慢性呼吸道疾病,一般多与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合用,疗效增强。庆大霉素:对败血症,腹膜炎,乳腺炎,肠毒症高效。多与地米合用,治愈率极高。抗生素给养猪业带来的问题•近二、三十年来,生产中滥用抗生素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问题一:抗药性问题二:动物产品抗生素药物残留问题三:微生物平衡问题四:副作用养猪业“后抗生素时代”的到来•丹麦国家电视台《一头药猪》电视片,开启了欧洲养猪业禁用、限用抗生素的历程。疫病-疫病风险环保-养殖环境污染风险安全-可追溯食品安全风险市场-价格波动、猪肉进口等市场风险我国养猪业存在的四大风险中兽药在养猪业中的实践应用第一章第三条:动物——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动物产品——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动物疫病——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动物防疫——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猪水泡病、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征常见疾病•病毒病: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病,大肠杆菌,仔猪副伤寒,气喘病.....•寄生虫病:弓形虫病,螨虫病,附红细胞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会放过我们的猪吗?当然不会!!!为什么?----天性病毒——不完全生物!它除了遗传物质,没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它必须要寄生到猪体内,利用猪组织的上述系统。所以它的天性是侵入猪体细菌——营养缺陷型生物!它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但是它缺少生存繁殖必需的某一种或几种营养物质——它必须要寄生到猪的体内获取上述营养物质。所以它的天性是侵入猪体寄生虫——需养型生物它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它也不缺必需的营养物质,但是它需要充足的食物——它必须要寄生到猪的体内获取食物。所以它的天性是侵入猪体养猪业“后抗生素时代”我们如何应对?中兽药,是新兴产业也是热门产业。简单说,就是将中医药理论应用于动物身上。中医理论:驱邪扶正,阴阳调和依据中医观点,猪病的病因是邪胜正卸,阴阳失调,猪病的中医治疗是通过调理猪体状况达到扶助正气,除祛病邪,调和阴阳,最终治病。中药:性、能。“性”即药性,具有四气(寒、热、温、凉)、五味(甘、辛、酸、苦、咸)、升降沉浮(上升、下降、发散、泻利)等特性,性是中药“能”的发挥和配伍禁忌的基础。中药的“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中药在猪病方面的“能”主要体现在:一、直接抗菌、抗病毒(板蓝根、金银花)二、消食健脾,促进生长(白术、党参、陈皮)三、补中益气,提高免疫力(黄芪、山药、黄精)四、清热解毒,清除内毒(甘草、益母草、黄连)五、驱虫(白头翁、君子、贯众)猪用中兽药的作用机制一、抗微生物及毒素;二、完善机体器官、组织屏障防御功能;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增殖、抗体释放;非特异性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增殖、补体释放;辅助功能-免疫器官增重、充当免疫佐剂);四、提高猪体生长速度(消食健脾)。中兽药可能是“后抗生素时代”的接盘侠中兽医药的优势与特色中兽药已经数千年实践检验;中兽药坚持防重于治的基本方略;中兽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具有显著优势。坚持整体观念实施辨证论治;复杂成分多靶点发挥作用;组合效应符合疾病基本规律。D=P+H+S2D:theresultingdiseaseP:thepathogenH:thehostS:thestresscausedbyenvironmentalfactorsD(猪病)=P+H+S2病原猪的机体状况猪的应激状态(生产管理)猪病是一种多因一果现象综合防治D=P+H+S2有病原,猪一定发病吗?不是!我们实验室在近5年来监控中大型猪场10余家,从健康猪的体内能分离到的病原很多,但是母猪直到淘汰,肥猪直到屠宰依然保持“健康”状况,这说明有病原,猪不一定发病。代偿现象:在病原作用下,猪体内出现代谢、功能或组织破坏时,猪会通过相应器官的代谢改变,功能加强或形态结构变化来补偿,代偿是机体极为重要的适应性反应,可使机体得以在新的情况下建立新的动态平衡。中兽药优势一:促代偿现象出现用化药,猪病高枕无忧吗?不是!化药只是暂时把细菌和病毒杀死或抑制繁殖,从而给机体恢复创造时间。而疾病的概念是猪在病原的损害作用下,猪体内出现代谢、功能或组织异常。因此化药是杀病原的不是用来治病的。中兽药优势二:消除病原的同时可完成猪体自我修复,与化药配合效果好。中兽药如何避免耐药性?化药基本都有耐药性,所有一个猪场用了两年以上的化药基本就没有效果了,所有化药要经常更新。但是中药有耐药性吗?其实中药也有耐药性,但是为什么中药方有的千年不变呢?中兽药避免耐药性的途径:一、因为中药重在调理吗,提高猪自身抵抗力,间接清除病原;二、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组成方剂使用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各方面药物发挥协同作用,更加适合疾病复杂性,使得病原难以形成有针对性的抗药性中兽药优势三:避免产生耐药性•“证”是对疾病当前状况的特质表述,概括了病因、病理、病位、症状、个体反应、变化趋势和时空因素的综合结论。猪病之复杂源于诊断早期对疾病病原、病因等的判断,特别是针对目前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时如何有效治疗?这需要兽医做到“对证”•中兽药临床应用讲究配伍,就是在中兽医药学理论指导下,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组成方剂(即为伍)不同的药物对于猪机体不同的细胞乃至器官系统作用不尽相同,实现多靶点作用。中兽药的多靶点作用ABCDEA、抑制病毒复制;B、阻止病毒吸附;C、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诱生干扰素;D、促进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抗体滴度;E、抗应激、抗氧化、保护心肝肾。•中兽药抛开了化药与“证”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真正实现了“广谱”,其多靶点作用真是实现“对证”,是防治猪病的一种有效机制。规模化猪场应用中兽药的时机•种猪繁殖期•仔猪离乳前后•免疫接种前后•显著应激因素存在•周围有疫情发生哺乳期仔猪保健此阶段首先保证有足够的初乳供应,在疾病方面主要是预防以细菌、球虫引起的拉稀;预防由于产仔后脐带消毒问题或者小公猪阉割消毒问题而被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脐带炎、阴囊炎、烂皮病、关节炎、脑膜炎以及哺乳后期由于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苍白等。建议:使用抗菌、驱虫类中兽药断奶仔猪保健此阶段是由于仔猪从以喝温暖母猪乳汁为主转为吃全价颗粒料,喝冰冷自来水或井水为主,对肠道应激最大,很容易得断奶应激综合征,腹泻发生率达到50%以上,未经教槽的猪场很容易出现仔猪采食量上不去,抵抗力差,消化不良,消瘦,掉奶膘,还有圆环、副猪、甚至蓝耳病感染风险。再者此阶段是仔猪从被动免疫到主动免疫过渡期,良好的营养是抗体合成的基础,免疫系统完善的毕竟是一个过程。建议:使用提高免疫力的中兽药育肥猪保健•该阶段的重点是提高育肥猪的食欲和饲料转化率,适当减低料肉比,同时这个时期是蓝耳病、圆环病毒、副猪、链球菌等高发期,还可继发副猪、链球菌等细菌感染,被称为不稳定期,多数猪还有胃溃疡的症状。建议:使用消食健脾的中兽药母猪保健母猪保健是是猪场的核心。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已经成为为衡量一个猪场生产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然而,越来越多的繁殖障碍问题导致损失占猪场损失的30%。主要问题有:产程过长、母猪屡配不孕、母猪返情、母猪便秘、断奶不发情、发情不明显、流产死胎。建议:使用补中益气的中兽药小结•养猪业“后抗生素时代”已经到来•中兽药有独特的作用机制•抗生素和中兽药的配合使用,可能会成为养猪业“后抗生素时代”疫病防控的选择实验室围绕长三角地区畜禽养殖业面临的疫病危害和动物性食品安全等突出问题,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学、兽医学和生物制药学位点、预防兽医重点学科以及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生物安全P3实验室为支撑,为长三角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及动物性食品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兽医病理生物学与疫病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AnHuiProvinceKeyLaboratoryofVeterinaryPathobiologyandDiseaseControl实验室希望和所有在座的同行一起为养猪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实验室现有在研人员41人,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16名,具有博士学位32人,占团队总人数的78%。End&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