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及饮片基础知识介绍目录■中药的基本介绍■中药材的保管与养护■中药材的流通要求一、中药的基本介绍1、中药的性能2、中药的配伍3、中药的用药禁忌4、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5、中药饮片一、中药的基本介绍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中药除了植物药以外,还有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等。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中药资源达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占87%;动物药1581种,占12%;矿物药80种,不足1%。在这些种类中,既包括了传统中药,也包括了民族药和民间药。1、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一般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中药的四气五味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还有一些平性药,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一般来讲,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五味五味一般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淡味、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食盐之咸等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由此可知,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五味的作用辛——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甘——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酸——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苦——苦能泻、能燥、能坚。有清热泻火、燥湿、通泄下降、坚阴等作用。咸——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淡——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中药的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指的是药性的趋向。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沉是清利。凡升浮的药物,都主上行而向外,有升阳、解表、散寒等作用;凡沉降的药物,都主下行而向内,有潜阳、降逆、收敛、清热、渗湿,泻下等作用。药物的升降沉浮的特性,与药物的气味、质地轻重有关。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一类中药,大多数能升,比如麻黄、桂枝;花、叶及质量轻的中药,大多能升浮,比如辛夷、升麻;果实种子及质量重的中药,大都能沉降,如枳实、熟地、磁石。升降浮沉这一特性为临床用药的一大原则。病在上、在表宜用升浮药;病在下、在里宜用沉降。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中药的归经归经就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具体部位。治某经或某几经的病,就归这经或这几经。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统称。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来确立的。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注意!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中药的有毒与无毒“毒”在中药学中有狭义与广义之别。物之能害人即为毒,这是狭义的毒,似指今之药物的不良反应。广义的“毒”含义有二:一为药物的总称,也就是说药即是“毒”。“毒”即是药;二为药物的偏性,也就是说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在于其有某种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其对人体具有两面性,即能治疗疾病,又能毒害人体,关键在于如何应用.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品种、来源、入药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剂型、制剂工艺、配伍、给药途径、用量、用药次数和时间长短、皮肤与黏膜的状况、施用面积的大小、病人的体制、年龄、性别、种属、证候性质,以及环境污染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和毒性是从不同的侧面来阐述中药性能的,因此,必须诸方面合参才能较全面掌握性能。2、中药的配伍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相须:即将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加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相须、相使的配伍)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恶的配伍)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相畏、相杀的配伍)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相反的配伍)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3、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配伍禁忌: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即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萎、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妊娠用药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雄黄、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川乌、草乌、藜芦、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慎用药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斟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4、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种质、产地、生态环境(经度、纬度、海拔、土壤、水质、空气、气候等)、栽培技术、生长年龄、药用部位、采收、产地加工、包装、运输与储藏等。a、药材的品种、种质和栽培品种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一药材,即使是同属植(动)物,品种不种其质量有差异,甚至很大差异。种质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丰富的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总体。种质的优劣对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当前药材的生产主要有两种途径,即野生和栽培(养殖)。我国目前许多药材主要仍靠药农分散种植,种植技术粗放,种质不佳,品种混乱,种质特性退化严重。b、道地药材药材的产地对药材质量优劣影响很大,其有效成分在药用动、植物体内的形成和积累与其产地关系很密切。同种药材,产地不同,质量不尽相同。道地药材(或称“地道药材”)是指那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中药材。据统计,我国现在比较公认的道地药材约有200多种。川药:主要起源于巴、蜀古国,现指产于四川、重庆的道地药材。如:川贝母、川芎、黄连、附子、川乌、麦冬、川牛膝、川楝子、花椒、青蒿、银耳、金银草、黄柏、厚朴等。怀药:取源于因大怀药,现引申为河南所产的道地药材。如:怀牛膝、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天花粉、全蝎等。云药:主要指产于云南的道地药材。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等。浙药:取源为”浙八味“等浙江省所产的道地药材,如: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杭白菊、杭白芍、乌梢蛇等。蒙药:是指内蒙古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如锁阳、黄芪、甘草、麻黄、淫羊藿、肉苁蓉等。c、药材的采收药材的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产量和收获率。槐花在花蕾期芦丁的含量最高可达28%,如已开花,则芦丁含量急剧下降;甘草在生长初期甘草甜素的含量为6.5%,开花前期为10.5%,开花盛期为4.5%,生长末期为3.5%。中药材的适时采收是生产优质药材的重要环节。5、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中药材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这个概念表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饮片。而管理意义上的饮片概念应理解为:“根据调配或制剂的需要,对经产地加工的净药材进一步切制、炮炙而成的成品称为中药饮片。常见饮片的八种种类和规格:1.极薄片厚度为0.5MM以下。2.薄片厚度为1-2MM。3.厚片厚度为2-4MM。4.斜片厚度为2-4MM。5.直片(顺片)厚度为2-4MM。6.丝(包括细丝和宽丝)细丝宽度为2-3MM,宽丝宽度为5-10MM。7.段(包括短段和长短)短段长度为5-10MM,长段长度为10-15MM。8.块边长为8-12MM的立方块或长方块。常见饮片的八种种类和规格1.极薄片厚度为0.5MM以下。2.薄片厚度为1-2MM。3.厚片厚度为2-4MM。4.斜片厚度为2-4MM。5.直片(顺片)厚度为2-4MM。6.丝(包括细丝和宽丝)细丝宽度为2-3MM,宽丝宽度为5-10MM。7.段(包括短段和长短)短段长度为5-10MM,长段长度为10-15MM。8.块边长为8-12MM的立方块或长方块。去除须根的西洋参切片的西洋参二、中药材的保管与养护1、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2、中药的贮藏与养护1、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虫蛀:是指饮片被成虫蛀蚀的现象。虫蛀饮片大多数先危害饮片表面,继而深入内部为害,有的则在药材表面产卵,卵孵化成为幼虫后,幼虫在内部为害。轻易则驻成孔洞,严重的被驻空成粉末状。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是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营养,故含上述成分效多的饮片最易生虫,如白芷、北沙参、前胡、大黄等。霉变:是指饮片受潮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引发寄生在其表面或内部的霉菌大量繁殖,导致发霉的现象。发霉使饮片腐烂变质、气味走失,而且有效成分也遭到很大的破坏,以致不能药用,如陈皮、独活、前胡等。泛油:也叫“走油”,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受潮或贮藏保管不善时其表面返软、发黏、颜色发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泛油是一种酸败变质现象,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如柏子仁、桃仁、杏仁、牛膝、麦冬、黄精等。变色:是指药材、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各种药材或饮片都有其固有的色泽,也是中药饮片检查中的主要质量标志之一。饮片变色是由于所含色素受到外界影响(如发热、霉变等)使饮片失去了其原有的色泽。如菊花、金银花等。气味散失:指饮片固有的气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