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闻图片传播中的伦理与法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章依法治图——新闻图片传播中的伦理与法制伦理和道德的关系:伦理就是人际行为规范是什么,以及应当如何。道德就是如何做的行为规范。二者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新闻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形成的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新闻从业者不能单纯追求专业主义至上。案例:记者抓拍汽车人雨中栽跟头惹争议2005年5月,新华社转发了《东南快报》记者柳涛在福建厦门骑车人突遇马路陷阱栽跟头的新闻照片。照片记录了骑车人暴雨中遇到水坑而摔倒的全过程。之后《北京青年报》及多家网站转载。由于记者已知可能发生危险结果情况下守株待兔拍摄的,所以针对传达信息和社会公德心之间如何平衡展开热烈讨论。思考:记者要做出判断:拍摄的目的是什么?该不该拍?如何才能避免造成危害?图片编辑考虑:这样的照片该不该发?发表的目的和实际结果是否有冲突?该如何发?新闻道德原则: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原则;“5-7”空难黑匣子打捞出水背景:2002年5月7号晚上21点24分,中国北方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大连附近海域失事。10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经过7天7夜的艰苦努力,捞救人员终于找到了失事客机的两个黑匣子中的一个,于是有了如下的图片报道:你认为引发质疑的是什么?你认为记者的摄影是否应受到谴责?如果你在现场,你会选择哪些报道角度和拍摄方法?“5-7”空难失事飞机最大残骸打捞出海北航失事飞机机长使用过的公文包打捞出水潜水员下海探寻黑匣子失事飞机第二个“黑匣子”信标器打捞出水北航失事飞机驾驶内舱打捞出水《美国新闻摄影教程》中归纳了几种可能会引起争议的照片构成因素:照片中的人物悲痛欲绝;出现尸体;照片中有伤痕累累的人体;照片是彩色的;照片中有种族歧视;出现裸体;照片中的内容涉及当地事物;照片出现在头版;照片由报社专职摄影记者拍摄;只有照片,未配相应的文字报道姜文的《让子弹飞》最新海报颇为惹眼,“雌”文、“雄”武两大概念更是颇具新意:“雌”款海报上,一个双枪礼帽造型的侠客是剪影,三个大哥神情各异的脸部特写构成画面主体,姜文冷峻,发哥威严,葛优严肃中略带喜感。颇有意味的是,三人造型组成的侠客剪影背后,又有一条若隐若现的诱人女性后背线条,营造出既性感又冷酷的神秘意境。不过噱头再足却没有逃过山寨的杯具,《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的海报早已运用了艳丽剪影.在《唐伯虎点秋香2》的最终版海报中,“四大才子”和“秋香”张静初纷纷亮出自己的独门武器,黄晓明版“唐伯虎”竟双手交叉,各持三根毛笔的搞怪造型,眉宇间更神似《金刚狼》中的休·杰克曼。刘德华主演电影的海报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指抄袭,在《墨攻》海报中,刘德华武士造型的海报曾被指责抄袭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最后的武士》,两人盔甲造型、姿势、眼神以及海报的设计构图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武林外传》从电视剧内容来讲,是部非常优秀的原创情景喜剧,但角色人数以及结构和美剧《六人行》非常相似,更有意思的是这张推广海报和《六人行》也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连脑袋摆放的方向都是一样的。让子弹飞与致命魔术让子弹飞与无间道风云第一节新闻图片传播伦理问题一、假照片现象(一)假照片现象综述(二)假新闻照片的原因1、新时期媒介自身的变革给了假照片以可乘之机。2、受众阅读接受心理是假新闻照片的广阔市场。3、一些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假照片的又一成因。4、摄影技术本身存在着造假的漏洞。5、投影师主观意识的参与。6、新闻道德教育的缺失。(三)案例分析2004年世界新闻摄影大赛揭晓日常生活类三等奖(单幅)作者:QiuYan/中国主题:非典时期的婚礼1、摆拍造假原告代理人,湖北省振兴法律事务所法律工作者詹仲炎在庭上称,邱焰拍摄的《非典时刻,生活依旧》、《非典时期的爱情》、《非典时期的婚礼》同一作品是内容失实的假新闻照片,侵害了原告人的名誉权。原告代理词称,被告武汉晚报头版刊登邱焰的作品《非典时期的爱情》,在荷兰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得日常生活新闻类三等奖,报纸上称新闻照片是“非典”时期的2003年5月6日,邱焰在汉口南京路一带拍摄的一对穿着婚纱照的新人,戴着防“非典”口罩穿过马路的情景。“这张照片是彻头彻尾由被告邱焰亲自导演、亲自编拍一手策划出笼的。2003年5月初,邱焰通过他人介绍来到中山大道的武汉色色婚纱店,要物色一对男女模特拍摄‘非典’时期爱情故事的照片,邱当时从店内四名模特周若琪、汪帆、廖全薇、陈英中选上原告和另一女模特廖全薇参加拍摄,原告当时表示愿意以模特身份拍摄来提高自己在武汉事业发展的知名度,5月5日(被告称为6日)这天下午,在色色婚纱店为原告提供化妆和服装,邱为体现拍摄的真实性和时代性,安排给两位模特两个口罩,并邀请婚纱店的摄影师、平面设计师一行共四五人,从婚纱店口一直绕道江汉路步行街,邱一路用数码相机拍摄了数十张照片,2003年5月7日,在晚报上登出的照片,除了过路的老人外,其他都是婚纱店员工。”在四川省凉山的美姑县,由于洪水冲断了学生每天过往的小桥,一位中年乡村教师趴在河中,用自己的脊背当做桥梁给学生踩,把孩子们一个一个送到对岸。这样的场景,被在此地采风的网友“黄藤酒”拍了下来,并传到网上,因为照片上的画面近乎完美,引起网友一片质疑,后被证实是摆拍。2、技术修改:此造假手段过去以暗房技巧为主,目前以电脑特技为最。2004年,美联社夸大西安暴雨的新闻造假图片新华社有关西安暴雨的图片首届华赛获奖图片《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因被质疑存在造假痕迹近日在网络被炒得纷纷扬扬,图片作者张亮对此说法嗤之以鼻。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经济与科技类金奖获奖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被网友质疑为软件合成图片。3、假新闻的假配图2005年,有一则知名的假新闻《3000年前的木乃伊怀孕》。国内一些小报不仅转发了来自美国《世界新闻周刊》这条奇闻,还配发了这具木乃伊的照片,照片上木乃伊裸露的腹部高高隆起。后此则新闻被证实为假新闻。这是2005年一张著名的照片。照片反映的是黑龙江沙兰水灾,大水过后教室墙上,留下四个黑手印,报道称这是遇难小学生在墙上留下的最后手印。这张照片给读者和网民造成了极大的视觉和心灵冲击。但很快,该照片受到了其他媒体和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质疑,有人高喊出“手印”打假的声音。一场有关该照片真实性和记者操作是否恰当的争论也随之掀起。4、假事实配发的真图有的照片绝对是真实的,但被一些人别有用心或无意地用作证明完全相反或时间差距很大的新闻事实。如新闻摄影史上流传了数十年的《胜利之吻》20世纪末被证明造假,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其说明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吻”,但据照片主人公披露,拍摄时间在1945年5月,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日本投降日还有3个月(当然这幅照片还有摆拍之嫌)。加拿大《卡尔加里先驱报》误把钱塘江潮当作海啸照片刊登在头版。2004年12月30日,加拿大西南部城市卡尔加里市颇有影响力的《卡尔加里先驱报》在其头版刊发了一张触目惊心的“独家海啸照片”,照片中数米高的浪潮正向人们席卷而来。该照片引起巨大轰动。但令人惊讶的是,事后证明该照片并非是在12.26“世纪海啸”中拍摄,而是2年前于中国杭州拍摄到的“钱塘江潮”!《挟尸要价》船头着白色衬衫者陈某与老师、学生牵着尸体谈价。事实是:在打捞中,两条船共同作业,捞到后要迅速地用绳子拴着手或脚,避免再次滑落水中,船太小,在深水处不容易把尸体捞上来,要牵引到岸边再捞起。着白色衬衫者手牵尸体挥舞手臂是指挥岸上的人们配合将尸体打捞上岸。但误读的结果使“牵尸靠岸”在《华商报》和《新京报》的报道中变成了“牵尸谈价”。青藏铁路上的火车和野生动物通道上的藏羚羊在同一个时候出现在作者的镜头之中,多么精准的一个决定性瞬间啊!所以之后照片入选CCTV影响2006年度十大图片,作者也获得无数殊荣……但前日,我突然发现,在图片的最下方,有一道十分明显的线……”12日,一个名为《刘为强获奖藏羚羊照片疑似造假》的帖子出现在了网上。二、暴力图片的传播三、先拍照还是先救人①摄影师拍摄图片的基本目的与价值取向是什么。②拍摄时对方受害的急迫性与施救的可能性指数。③拍摄主题与事件的重要程度。摄影师:LissetteLemus,萨尔瓦多作品注释:萨尔瓦多帮派暴力斗争中的遇害者,2008年10月15日2004年10月20日。医生正在手术室里准备为何爱华接驳断手。当天晚上在天河区棠下达善大街,何女士抵抗3名歹徒抢劫,左手被长刀当场砍落在地。事发后,警方抓获3名参与抢劫的广西少年,其中一人未成年。2007年9月24日凌晨4时许,一男子在白云区太和镇盗割万伏高压电缆时,遭电击身亡,死时右手还握着一把长约半米的剪刀。2008年4月1日。18岁的湖北女孩躺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她的脸被缝37针。3月29日凌晨,一工厂门口发生血案,一伙不明身份的男子,手持砍刀和钢管,突袭数名晚归员工,致一名女工受重伤。《新快报》记者王小明接到一个暴力殴打自己70多岁老母亲的投诉,拍回来的画面是老婆婆一双苍老的手捧着,一本记录着刻骨铭心日子的日历本,日历本上是一缕被儿子从头上撕扯下来的斑白头发,画面用特写来反映这一细节。触目惊心画面上没有老人的泪水,被砸烂的家具。但是对于新闻事件的本身而言,所有的新闻要素都被这一特写镜头表现的淋漓尽致!《新快报》摄影记者黄巍俊,是一名专门从事公安政法新闻的摄影记者,在2005年警方的一次打击制造贩卖假证件的清查中,警方顺着贩卖假证件的线索,一举打掉制造贩卖假文凭的窝点,在对制造贩卖假文凭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犯罪嫌疑人幼小的孩子,在看到双手被反铐着的父亲,双手搂着父亲的脖子放声大哭,面对良心的拷问,面前的父亲到底是一个好父亲还是一个怀父亲,执法中是否可以避免这样的场面,更具有人文关怀的去执法呢,一张照片包涵了太多画面以外的深刻内涵。这幅新闻作品获得十六届中国新闻摄影奖三等奖。《新快报》为例,早在2004年就制定了“新快报图片使用与编辑指引”。其中“涉及到人文关怀的”有如下几点规定:需要作马赛克处理的几种常见类型:1,对新闻照片中涉及的未成年儿童的脸部。2,保护被采访者的个人隐私。3,暴力血腥场面的暴露部分;4,人体生殖器官的裸露部分。5警察(便衣警察、缉毒警察、刑侦警察)。6,艾滋病、麻风病患者脸部。7突发事件中血腥、暴力图片的处理,应考虑一些暴力血腥场面的图片对特殊读者群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儿童、妇女、老人),如果使用须将血腥暴力的图片尽量转发报纸内页或制作成黑白图片,以弱化读者的感官刺激。思考:摄影记者在采访途中遇到突发车祸,当时车里尚有一名伤者需要救治。但是记者在现场并没有发现这名伤者,他拍摄了现场,并发表了关于车祸的图片。后来,伤者因抢救不及时死亡。这名摄影记者是否该为这名伤者的死受到谴责?四、帕帕拉奇现象帕帕拉奇通常用来指那些以拍摄明星隐私照片为职业的黄色小报记者,因此有一个很不好听的名字——狗仔队,这一名称来自于一名以此为业的摄影记者。第二节新闻图片传播中的法制问题一、新闻图片传播中的肖像权、名誉权问题。(1)谨慎对待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的图片传播。(2)实施图片传播行为前征得被拍摄者的同意。(3)新闻报道要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肖像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再现权和使用权。再现权指肖像主体借助照片、录像、画像、雕塑等一切可感知的物体再现自己形象的权利。使用权:指肖像主体享用自己肖像并获得精神、物质利益的权利。新闻传播中会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情形:一是未经被摄者同意,拍摄期形象。二是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三是侵犯未成年人肖像权。四是歪曲和丑化肖像权人的形象。名誉权:新闻摄影侵害民事主体名誉权的三种方式主要有诽谤、侮辱和宣扬他人隐私。造成侵害名誉权的原因:一是未经深入采访,不掌握事实,而凭主观想象随意拍摄,从而对事实认定有误;二是记者不经采访,而任意编造文字说明,尤其是使用批评

1 / 9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