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职教学院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姓名:徐丽院系:职教学院专业:财务教育班级:08财本2班学号:084150241实习学校:桐乡职教中心指导教师:耿红浅谈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对应措施摘要:每个人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都存在逆反心理,只是表现的程度不一样而已。我们针对明显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讨论,探讨这种心理的成因、表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关键词:中学生逆反措施中学阶段就是所谓的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它的某些特征,是其他阶段所没有的,他们身体发育趋于成熟但心智尚不完全,这种矛盾会导致很多问题的产生。我从自己实习期中亲身经历的案例来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个问题占了很大的比重,逆反心理是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对中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好为不利的。一、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身心发展等内部因素,也有来自环境与教育影响等外部因素。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较快,渐趋成熟,但心理却很不成熟。这一时期充满了矛盾,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时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三种:1、学生的个性特征(1)随着身心发展的加快,中学生自我意识有了新的飞跃,不再愿意接受教师和家长的“保护”,希望得到像成人那样的尊重。但是,我们仍然只看到他们幼稚的一面,仍然把他们当孩子看,还一味要求他们听话和服从。老师认为学生不听话,学生认为老师不尊重他,这种心理差距是造成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2)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对成人世界的好奇,使得他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尤其是对那些受到封闭禁锢的事物,向往之情更为迫切,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我就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3)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使得他们开始喜欢争论,对生活中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总愿意独立地衡量是非、判断曲直。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他们常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质疑。因此他们很容易把老师的劝说、告诫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对自己的嘲弄,是对自尊心的伤害,继而产生逆反心理。2、教育教学的方法有些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不能充分尊重学生,处理问题时常常未经深思熟虑,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教学时不能因材施教,导致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有些教师说一套做一套,这种行为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长久这样必然产生敌对情绪、逆反心理。3、家庭教育的因素家庭破裂会使一些学生在家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形成孤僻的性格,产生自卑的心理;某些家长脾气暴躁,对子女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子女心理压力过大;还有一些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无原则地迁就孩子,甚至包办孩子的一切,其结果都可能导致学生执拗、暴躁、易冲动、刻薄、自私等不良心态的产生,稍不如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对抗他人。二、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心理是不健康的违背客观的反常心理,它会导致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生活萎靡,对他们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副作用,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1、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学生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例如,这次我实习期间,有几个班级组织秋游,开始大家都很兴奋,但是后来知道是植物园以后,情绪马上转变。她们考虑的是什么地方好玩,什么地方新鲜,而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安全、学生整体是不是能够接受、有没有教育意义。我听到他们抱怨说教师总是自己安排,根本不顾他们的想法,一传十十传百,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大家的消极情绪就会增加。2、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学生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学生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颇多,正不压邪的局面。例如,学校有几个学生因为一些小事就打了起来,最后还闹的打了110,可是大多数的学生都觉得这样很酷,一起起哄。教室外面的垃圾桶翻到了,没人愿意伸手扶一把,有些学生想去可是又怕别人说自己,不良倾向愈发猖狂。3、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学生,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对他们而言,教师家长讲的榜样,在他们眼里不是有病就是心理不正常,宁可看娱乐八卦,也不愿多了解了解先进人物。三、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对应措施对中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如果引导得当,有可能将其转化为创造性思维,推动学生发现新问题,创造新知识。1、全面评价学生,努力尊重学生自尊和受人尊重是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我们要尊重学生心理生理发育规律,了解学生个性成长特点。青春期学生可塑性极强,自立自主的欲望又特别强烈,老师和家长对待他们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决不可采取高高在上的姿态。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长处,只有教师关注这些优点和长处时,学生才会产生上进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全面充分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恳切地提出希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这样会使他们进步得更快。当我们教师努力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时,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烟消云散,就会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2、加强感情投入,融洽师生关系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它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有体会,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受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处理问题,这样就会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控制学生的逆反心理。3、要重视家庭教育,讲究教育艺术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是诱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家长也要不断学习,要了解学生特殊发育阶段的心理特征,勤关注,多关心,常沟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子女,平等对待子女,恰当地给子女以自主权,并给以指导。学校要利用家长会、电话或书信的方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向家长介绍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教育方法,防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间出现偏差,以巩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效果。4、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教育者要不断地完善自我,以自我品德与人格来触动感化学生,真挚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和思想的有效转变。再者,要认真研究逆反心理的特点,激励学生的上进心,爱护其自尊心,满足其合理的需求,诱导其行为,消除其逆反心理。再次,针对这类青少年学生不同的性格、气质,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方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思想教育和实践锻炼,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严格要求与关怀体贴结合起来,进行正确的教育。5、重视心理辅导,努力控制逆反心理学生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或者是认知与意向发生矛盾。“心病还得心药治”,为此,教师要加强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解决他们的心理症结。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他们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使他们学会正确归因和简易的自我疏导方法。如让学生用心理换位法理解他人的心情,减少对他人的责难和埋怨;用自我激励法来振奋精神,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并教会学生对别人正确认识,公正评价,使学生既会自我调控,又善于自我解脱,自我振奋,从而发挥其主体能动作用,避免产生消极逆反心理。总之,在学生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逆反心理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它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前教育实践特别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如何处理学生逆反心理问题也日益显得重要。由于学生逆反心理成因的多样性,范围的普遍性,要消除逆反心理并非易事,关键在于教育者要正确对待学生中的逆反心理,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教育。我们应强调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综合防治;引导他们热爱社会、热爱生活,鼓励他们正确对待社会、自己与逆境;改变学校、社会与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做好相互沟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自尊、自强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保证学生能健康成长,促进教育事来的发展。参考文献:(1)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和调适-《中国教师》2009年第S1期-吾喜杂志网(2)《学校心理教育研究》肖汉仕著科学出版社2000.1(3)华红琴等.人生发展心理学[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12(4)艾森克.认知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