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和席勒的美学思想学号:1112568姓名:陶一榕西方古典主义目录输入内容3输入内容4历史背景歌德及其美学思想席勒及其美学思想联系与比较•德国古典美学?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在德国以康德、费希特、谢林、歌德、席勒和黑格尔等为代表,所形成的一个美学流派。这个流派,不仅以德国古典哲学作为理论基础,而且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①背景——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德国文学界的运动,其名称来源于音乐家克林格的歌剧“狂飙突进”,这次运动是由一批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德国作家发起的,他们推崇天才,创造性的力量,并把其作为其美学观点的核心。②代表人物:歌德、席勒生平歌德(1749—1832)德国伟大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德国文学的主要代表。出生富裕市民家庭,父亲是市参议员。16岁上大学学法律。22岁毕业,取得法学博士学位。1775—1786年在魏玛公国做了10年官。以后专事文学和科学工作。1791年任魏玛宫廷剧院经理,领导剧院27年。1832年去世,终年83岁。“真正的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歌德的美学思想歌德对美学的兴趣曾受到康德的启发。但是,歌德并不是康德的忠实信徒,如果说康德更多面向抽象理论,那么歌德就是更多地面向实际。他十分重视实践和感性经验的作用。1.主张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结合。③12.由特征到美,“显出特征的整体”③23.提出建立民族文学。③34.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主客观的辨证关系。(详)参考书目:歌德的美学思想朱光潜歌德谈美更多谈的是艺术美。他认为艺术美主要表现在特征、内容和意蕴方面。所以,艺术美应当是“有生命的显出特征的整体”。⑤歌德认为,美是自然的一种“本原现象”。或者说,美是自然规律的表现,也就是说,美是自然本身所固有的。④他还说过:“美是自然的秘密规律的表现,没有美的存在;这些规律也就绝不会显露出来。主要创作•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1786)、《艾格蒙特》(1789)、《托夸陀·塔索》(1790)•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1795—1829)•诗剧《浮士德》(1749—1832)《少年维特的烦恼》(1744)小说受英国感伤小说的影响,采用第一人称的书信体形式。主人公维特是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典型,深刻反映了德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表现出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产生重要影响,使歌德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青年作家。⑤⑥作品表现了对封建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和批评,热情地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勇敢地喊出了那个时代的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生动地反映了青年们的感情,憧憬和痛苦,表现出一种抨击陋习、摒弃恶俗的叛逆精神,因而更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⑦三、《浮士德》(1832)•《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歌德从25岁开始创作此剧本,直到82岁完成,花了近60年时间。•传说中的浮士德是一个游方术士,用魔术吸引观众。他和魔鬼签订合同,漫游世界,享尽各种人间欢乐,最后惨死于魔鬼之手的故事。•英国剧作家马洛将传说改编为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88),把浮士德描写为一个正面学者。歌德受马洛影响,把浮士德塑造成一个追求自由,不断进取的叛逆者。第一阶段:学者生活——知识需要浮士德追求的知识是中世纪的学问,他不满足,要走出书斋。⑧1第二阶段:爱情生活——情欲需要浮士德与葛丽卿恋爱失败,情欲不能开创个性解放的道路。⑧2第三阶段:宫廷生活——社会活动需要浮士德为宫廷服务,统治者只是把他当作开心取乐的魔术师。他放弃了宫廷生活。⑧3浮士德的经历层次“人需要每天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他情不自禁地说:“时间你真美呀,请你停留!”,后倒地而死。第四阶段:艺术生活——美的需要浮士德发现了古典美,与古典美的代表海伦结合。但海伦认为“幸福与美不能长久结合”,离开了浮士德。浮士德对美的追求破灭。第五阶段:劳动生活——自我成就需要浮士德围海造田,改造自然。创造性的劳动生活,使他感到欢乐和满足。从图中可以看出,浮士德的需要结构建立在满足理想、实现人的价值的基础上。浮士德的价值就体现在这种不断肯定又不断否定的层次运动之中。贯穿各个层次的主导行为动机是浮士德探索人生真谛、实现理想、有所作为的创造心理。浮士德的需要结构图示(高)需要强度(低)《浮士德》的艺术特征•形象性与哲理性的高度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有机结合。•艺术传统性与现代性密切结合。浮士德的典型意义:浮士德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巨人典型,他所体现的自强不息、永远探索、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在今天仍是应该肯定的。这是浮士德的需要结构给我们的启迪和人物的典型意义之所在。•他的美学著作主要有:•《论秀美与尊严》(1793)、•《美育书简》(1793-1794)、•《论崇高》(1793-1794)、•《论运用美的形式所必有的界线》(1793-1795)•《论素朴诗和感伤诗》(1795)席勒(1759—1805),德国诗人、剧作家、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1759年11月10日生于内卡河畔的马尔巴赫。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1766年,举家迁往路德维希堡。幼年曾进拉丁语学校。13岁时,被公爵强迫选入军事学校,接触到莎士比亚剧作、狂飙运动文学和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作品,深受影响。生平•席勒的美学理论的出发点是人。他认为,要实现政治自由,先决条件是要有具备完整性格的人,而这种人又只能通过审美教育才能培养出来。•席勒认为,美的概念表面上来源于经验,实际上却植根于人性。•“要确定美的概念,只能用抽象的方法,从感性─理性本性的能力中推论出来,总之,美只能表现为人性的一种必然条件”。席勒把艺术美归结为对自然的“自由地表现”。席勒认为,艺术的表现一旦经过概念就是一种对自然的“描述”,而不是“表现”,这样就是对“自由”的破坏,从而背离艺术美的基本特性,成为理智的认识。席勒的美学思想人性感性理性对立人格(Person)状态(Zustand)自我或理性自我的规定或感性基础自由基础时间变⑨相反力量作用的关系时间限制感性冲动形式冲动理性本性10保持人格不变,扬弃时间和变化,追求真理和正义。把人置于时间的限制之中,使人变为物质。感性本性要求实在性“把一切内在的东西外化”理性本性要求绝对形式性“给一切外在的东西加上形式”游戏说•席勒认为只有游戏冲动才能把这两种冲动的作用结合起来,排除一切强制,使人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达到自由。这也正是游戏冲动能使人性归于完整的根本原因•所以,美或活的形象是感性与型式(理性),主观与客观在审美主体(人)的意识中的统一,或者说是对象与主体的统一,美对我们是一种对象,同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11审美教育问题是席勒美学和文艺思想中的重要部分。审美教育主要指艺术教育。席勒提出“活的形象”、“审美的外观”是审美教育的手段。这是因为,“活的形象”与“审美的外观”是一种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的形式。席勒面对着资本主义的现实世界,认为找不到任何理想的教育手段。如果以强力作为教育手段,那只会束缚和压抑人的感性力量,而如果以法则为教育手段,则又会压抑和束缚人的理性的意志,只有以“活的形象”、“审美的外观”为教育手段才能摆脱感性和理性的束缚。参考书目:席勒《论美》,《美育书简》联系与比较歌德席勒雕塑像歌德和席勒是同一时期、不同风格的文学家。他们的文艺实践折射出迥异的美学思想,而这种美学思想的对立和联系正是西方美学数千年来各种思想相互冲突和融合的一个缩影。一:哲学倾向上的不同歌德受卢梭、狄德罗,特别是斯宾诺莎的影响,哲学上是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同时,他对自然的看法还具有辩证法因素。他认为万物是真实的,都有自己的必然性;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性的整体。他强调世界的物质性,认为一切都是物质的他认为自然是变化发展的,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的过程。席勒则信奉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是唯心主义二元论者。他用唯心主义的观点去考察自然,不相信客观自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他反对自然,寻求超自然的空幻的理想生活,他认为世界由两个独立的部分构成,一个是真实的,另一个是理想的世界。二:艺术创作上的不同同为诗人歌德从实际出发,从具体的实践出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题材;歌德认为,客观自然是创作的源泉,作家只有热爱自然,以自然为基础,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作品。席勒则抛开现实,只从主观想象出发,只求理想,而不考虑现实用想象去勾勒生活。席勒认为观念高于自然。他不注意从现实中取材,而偏于从空幻的理想取得灵感,不是取自外界自然,而是取于作家个人的主观想象。这是浪漫主义的空想。艺术创作上的联系他们都主张一般和特殊要达到统一。三:美学思想的不同歌德由于深受泛神论影响,歌德的美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词,就是“自然”。美是自然的一种“本原现象”。。但歌德认为并非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只有达到自然发展的顶峰,实现或符合自然目的的事物才是美的。席勒的美学思想则很系统。他认为美是“现象中的自由”。它是事物的“自我规定”。这说明美是一种超越物质功利和理性目的的东西。他规定美的本质的“自由”是既符合法则而又摆脱法则的。席勒认为,美是感性的,是在直观中显示出来的自由;美是超功利的,与认识活动和道德目的无关;美是纯形式的,与内容和材质无关。美学思想的联系由歌德和席勒不同的美学思想可见,这种对立是美学史上两大阵营在特定时代的表现,这样的两个阵营对立的基点就是何为美。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