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课程论第一节现代课程的本质课程的本质,就是要回答“课程是什么”。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就会有不同的认识,进而产生不同的课程理论。一、关于课程的几种认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欧洲中世纪初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一)课程即学问和学科把课程看作学问和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出了课程的主体,但并没有反映出课程的全部。未能包括学生在学校的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忽略智力发展、创造力表现和个人成长等因素;未能包括课外活动和学校生活的经验;忽略涉及课程设计的工作,如教学策略、顺序程序、引起动机的方法、内容的诠释等。局限完整的课程,应该是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三者的有机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和个性发展。(二)课程即书面的教学(活动)计划代表人物:美国课程论专家比彻姆(G.A.Beauchamp)第一,过于重视计划性,强调可预设的教学计划和可观察的教学活动,而忽视了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实际体验,偏离了促进学生发展这个根本目的。第二,过于重视“书面化”的课程形式,而忽视了真实教学情境的课程意义。第三,把教学计划等同于课程,混淆了课程与教学的概念,缩小了课程的外延,导致课程研究的狭窄化。局限(三)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代表人物:博比特(F.Bobbitt),加涅(R.M.Gagne),波范(W.J.Popham)和约翰逊(M.Johnson)不能处理好学习结果的预期性和非预期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处理好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系,容易导致对校园环境、师生互动、心理气氛等跟学生成长有重要关系的非预期因素和过程的忽视。局限(四)课程即学习经验代表人物:美国课程学者多尔•把课程看作学习经验,实际上是把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一部分,把教师作为课程发展人员的一部分,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暗示课程改革不是单纯的学科或教材的改革,因此,其积极意义值得我们肯定。未能指出何种经验应由学校或其他机构提供;可能排除了系统化的知识;即使在教师的指导下,亦可能包含好的和不好的经验;未指出经验所要达到的结果,似乎以学习经验为目标。局限(五)课程即文化再生产把课程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代表人物:英国课程学者斯基尔贝克(M.Skilbeck)、劳顿(D.Lawton),巴西教育家弗雷杰(P.Freire)从整个社会文化的大背景出发来考察课程现象,研究课程问题,有助于加强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为我们深入理解课程、研究课程提供宽广的视野和新颖的思路,有利于深化人们对课程本质的认识;但如果看不到课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特殊性,以及文化本身的复杂性,特别是人类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性,则不利于我们对课程的恰当认识。二、现代课程的内涵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内涵客体性目的性经验性教育性系统性学校课程的本质属性第二节现代课程理论•现代课程的三大理论派别•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一、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又称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主要代表•斯宾塞的实质主义课程理论•赫尔巴特的主知主义课程理论•巴格莱的要素主义课程理论•永恒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并以学科知识结构为课程中心。•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原理、基础的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题。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观•布鲁纳主张,无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样便于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科,利于学生知识系统化进而改善他们的记忆,缩小初级知识与高级知识间的距离,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1、以学科知识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成为学科。课程则是把众多学科,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使学生能先后或同时学习各门科学。知识(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主张•2、学科中心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有系统有计划地学习各门学科,最终把握人类的文化遗产,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3、知识中心课程的编制者一般都是科学家或学科专家,他们关心的主要是社会的需要(或者说是成年人的需要),是学生应当接受什么。他们经常提出的问题是,哪些知识最有价值,应当把哪些最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而较少考虑学生愿不愿意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学生能不能接受这些知识和技能。•优点•知识中心课程有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评价•不足•第一,由于知识中心课程是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核心组织起来的,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第二,由于知识中心课程中的学科是按照各门学科的类别组织的,很容易把原本整体的知识割裂开来。•第三,知识中心课程囿于对知识自身的关注,容易脱离现实社会。二、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主要代表•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课程论又称经验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1、批评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囿于刻板的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经验与生活脱节、与社会的现实脱离的错误,主张以学习者的兴趣、爱好、需要、经验、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2、课程开发上,重视作为儿童天性的本能、冲动和兴趣,并把儿童现有的经验作为课程开发的起点,课程要以这些本能和活动为基础,在活动中满足和发展这些本能。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主张•3、课程组织上,以学习者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组织的中心,设计各种生活化的学习历程,让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以期走向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目标。•4、要求以儿童的活动代替分科课程的教学,以儿童活动的直接经验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作为课程内容。•优点•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等在课程编制中的作用,彰显学生的主体性,相对于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忽视学生因素来说是一大进步。评价•不足•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只顾及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而忽视系统学科知识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潜能的作用,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及社会对学生发展的现实性、可能性的必然制约的一面;学习者中心课程实践起来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其早期代表人物有康茨和拉格等人。•20世纪50年代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为此,该理论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及活动而忽视了社会的需要,主张课程的最终价值是社会价值,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的基本主张课程目标:不是让学生适应现存社会,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改造社会现实的技能。课程内容:没有统一的课程,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课程组织: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优点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强调课程建设要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客观需求,课程学习应深入社会生活中,强调课程结构有意义的统一性,深刻认识到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评价不足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同样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夸大了学校变革社会的功能,把课程设置的重心完全放在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阻碍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其预想的课程目标很难实现。第三节现代课程的类型以教育目标为标准•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以知识性质为标准科目本位课程(subject-basedcurriculum)相关课程(sequencedcurriculum)融合课程(fusecurriculum)广域课程(broadfieldcurriculum)核心课程(corecurriculum)经验本位课程(experience-basedcurriculum)以课程决策层次为标准三级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正规课程潜在课程悬缺课程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可以从外部与内部两个维度来概括:外部因素即当代社会发展对课程改革的影响;内部因素即教育发展的内部矛盾。(一)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影响(1)对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的影响•知识创新能力•知识重组和知识应用能力•自我更新能力•个性化的决策能力•社会合作能力以及反馈速度•价值反省与承担责任的能力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具有其特殊性,它分为四类: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规律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人力知识(know—who)(2)对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强调以人为本,重视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话教学、理解教学、反思教学。(3)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观的影响基础教育课程评价需要由选拔式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4)对基础教育课程评价观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学生发展上强调全面性与个性的结合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重视国际理解的教育(二)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发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新内容;(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自身发展完善的需要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学生死记硬背与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我有幸进入了“作家”的行列,在诸多中学阅读教材和补充读物中也出现了我的文字。有一次,在一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上,我偶然发现自己的一篇文章被选用来作为“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开始,我还感到十分荣幸,后来发现文章后面出了十道“阅读题”:诸如划出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询问“作者的本意是什么”,下面列有四个备选的答案。我尝试着做了一遍,题目的难度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我写文章的时候也没有消耗这么多的智力和精神。好容易答完了题目,我再对照后面的标准答案,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结果十道题全部都做错了!看来,那位出题的语文老师比作为作者的我更了解“作者的本意”!讨论欲说还休的“语文”余杰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不必急于过桥,事实上,对于我们,在桥上逗留片刻更是一种诱惑。”(一)总体目标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二)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转变课程的功能传授知识过程与方法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新理念•在美国,有这么一堂课:老师宣布考试分数后,发现学生垂头丧气,便说,如果要加分数,就给我10美元,但是,只能是白种人的学生。学生们愤怒喊叫,拼命跺脚,把课本、书包扔向老师,表示抗议。老师用早已准备好的“盾牌”来抵挡,并用“水枪”向学生扫射。学生坐下歇一歇的时候,老师严肃地说:刚才就是当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反对种族歧视组织示威的情境。他倒在统治者的真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