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的预防及救治措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破伤风的预防及救治措施2概述3概述破伤风是一种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tetani)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4概述破伤风的病原菌是破伤风杆菌。但引起临床症状的不是菌株,而是破伤风杆菌繁殖时所产生的外毒素。所以被破伤风杆菌污染的伤口,只在具有此菌繁殖的无氧条件,同时人体又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时,才能发生破伤风。战时火器伤的伤道较深、多发伤的机会较多。伤道内的无氧状态、坏死组织、异物、死腔和需氧菌的存在。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都为破伤风杆菌造成适宜的繁殖环境。5概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破伤风的发生率占伤员总数的1~3.8%;战争后期,由于普遍使用抗毒血清被动免疫法预防,发生率明显下降到0.04~0.1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队常规地进行了自动免疫,破伤风发生率又进一步下降。由于我军重视免疫预防工作,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破伤风的发生率已下降到零。据北京海淀医院急诊科主任欧云松介绍,破伤风死亡率为20%~40%左右。6发病机理7破伤风的致病菌是破伤风杆菌,它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的厌氧性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破伤风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侵入,在缺氧的伤口局部生长繁殖,产生两种外毒素,一种是痉挛毒素,另一种是溶血毒素。8破伤风杆菌所产生的痉挛毒素是一种蛋白,对神经有强亲和力,它在释出后,即沿肌肉的运动神经末梢向中枢方向扩展,经神经干、前根到脊髓前角灰质或脑干的运动神经核。毒素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使灰质中突触小体膜不能释放抑制性传递介质,使α运动神经系统失去正常的抑制性而增强兴奋性,即使轻微的刺激,也能引起特征性的全身横纹肌持续性收缩或阵发性痉挛。9破伤风毒素还可能阻断脊髓内交感神经的抑制,而使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出现持续而波动的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输出量增加、末梢血管收缩,出汗、体温过高、血和尿内儿茶酚胺浓度增加等。溶血毒素,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因此,破伤风是一种毒血症.10感染条件11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非侵袭性细菌,是厌氧菌,属条件致病菌,芽孢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中,可随粪便排到自然界,生命力很顽强。破伤风杆菌本身并不致病,当机体存在窄而深的伤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同时感染,或坏死组织多、泥土或异物污染伤口而形成局部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厌氧环境,破伤风梭菌大量繁殖,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后才会引起破伤风。12虽然人受伤后,伤口被破伤风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高,但真正得病的人却很少。破伤风杆菌只有在缺氧的环境中才能繁殖。这种缺氧环境一般只有在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或血块充塞、局部缺血等情况时才会在伤口的局部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发生破伤风。13临床表现14潜伏期破伤风的潜伏期差异很大,往往与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通常7~8日,但也有短仅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或数年。潜伏期的长短,常同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潜伏期短的,病情多严重,预后较差。15早期症状破伤风的前驱症状有全身乏力、头痛、头晕、失眠,伤口附近的肌肉有牵扯痛、抽搐和僵硬等。进而感觉咽痛、咀嚼无力,吞咽困难,舌和颈部发硬,排尿时有困难,反射亢进等。进而出现张口困难,咀嚼肌刺痛,面肌痉挛。如有这些体征出现,即可确立破伤风的诊断。16典型症状因面部肌群收缩,故又皱眉、牙关紧闭、口角向下外牵扯,形成“痉笑或苦笑”状。随之出现全身肌肉紧张和阵发性痉挛。肌肉紧张和痉挛一般先从颌面部开始,逐渐下行,依次累及颈部、躯干、四肢,最后是膈肌。在肌肉紧张的基础上,外界轻微的刺激如噪音、亮光、触摸、饮水等,都可诱发强烈的阵发性痉挛。17发作时,伤员神志清醒,感觉无其他异常。表情痛苦、皱眉、口吐白沫、握拳、肢体扭屈、牙关紧闭或磨牙、头向后仰、躯干和下肢向后屈曲呈角弓反张状、手足抽搐不止、大汗淋漓、面唇青紫、呼吸困难或暂停。由于各肌群的收缩程度的不同,临床上可见不同扭屈动作所造成的姿态。18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从数秒到数分钟不等,间歇期长短也不定,严重时,发作频繁。在间歇期肌肉紧张仍然存在,所以颈项及全身呈僵硬状态。发作期肌肉持续性收缩的特点:最初是咀嚼肌,以后顺序是脸面、颈项、背、腹、四肢、最后是膈肌、肋间肌。19一般无高热,有肺部并发症或严重毒血症时,体温可上升到40~42℃。伤员多由于全身抽搐时窒息而死亡,其它死亡原因有毒血症、肺炎、体温过高以及心力衰竭等。病程一般为3~4周,严重时可延到6周以上。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后,如果情况趋向好转,则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程度转轻,间歇期延长,阵发性痉挛停止。但骨骼肌强硬,通常需经过一段较长时间才能逐步消失。20在此时期仍可突然出现强烈的全身和膈肌痉挛,并有生命危险。因此,仍应十分警惕,不使伤员受到任何强烈刺激;流食,易于下咽,而且每次的量不可过多。恢复期伤员有时可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视、幻听、谵语、躁动等,但经过一定时间后可以完成消失。对声、光震动、饮水、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剧烈抽搐和大量出汗,严重的患者还会引起呼吸的麻痹,导致死亡。21破伤风的神经症状主要表现22⑴肌痉挛和颅神经麻痹临床的早期症状为:嚼肌痉挛、牙关紧闭,因表情肌紧缩,使脸部呈“苦笑面容”。多数病人常因肌痉挛发作或强直性抽搐而呈现角弓反张、喉头痉挛、呼吸困难,甚至因此而窒息死亡。短期内曾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或感染较轻的病人,产生局限性肌痉挛,或局部或一个肢体的抽搐。头部受伤的破伤风,约有3%~4%的病人发生面瘫,伴有对侧的面肌痉挛。23⑵中枢神经功能紊乱重型者常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目前认为与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病人诉心悸、出汗,体温升高,肢体远端苍白,血压增高,尤以收缩压为著;尿中儿茶酚胺排泄增多,血糖偏高。此外常可有睡眠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症。这些症状的产生与破伤风外毒素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并改变其突触结构有关。再者,约有半数以上的病者,可有脑电活动的异常。破伤风是创伤伤口因破伤风杆菌感染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神经系统症状表现最为突出。24诊断要点和依据25诊断要点破伤风杆菌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在分泌物染色涂片中,破伤风杆菌的形态也不易与其它厌氧菌相鉴别,因此,诊断主要以临床症状为主。战伤伤员如发生张口困难、牙关紧闭、痉笑、痉部强直、轻微刺激诱发全身肌肉的阵发性痉挛时,即可诊断为破伤风。此时,原发病灶的创面可能已经愈合,不一定能被找到。26诊断依据1.患者有开放性损伤感染史,或新生儿脐带消毒不严,产后感染,外科手术史。2.前驱期表现乏力,头痛,舌根发硬,吞咽不便及头颈转动不自如等。3.典型表现为肌肉持续性强直收缩及阵发性抽搐,最初出现咀嚼不便,咀嚼肌紧张,疼痛性强直,张口困难,苦笑面容,吞咽困难,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困难,紧张,甚至窒息。4.轻微的刺激(强光、风吹,声响及震动等),均可诱发抽搐发作。5.局部型破伤风,肌肉的强直性收缩仅限于创伤附近或伤肢,一般潜伏期较长,症状较轻,预后较好。27破伤风的早期发现法28有外伤史,特别是有被铁锈或粪土等污染的伤口存在,一般在伤口1~2周开始发病。多数患者最早的症状是面部肌肉痉挛,其表现主要是嘴张不开,咀嚼食物时,双耳前方的肌肉痉挛疼痛。不少患者误以为是牙病而去口腔科就诊。口腔科医生检查时往往只发现咀嚼肌、颞肌痉挛,但口腔内却无引起张口困难的牙病。越是要患者张大口,患者越是张不开,甚至反而越闭越紧。此时若稍有疏忽,即可不了了之而被延误,但如有这方面的诊断知识,想到是破伤风并获及时治疗,多数是可以痊愈的。但不少口腔科医生不一定都有这方面的知识,因而延误者众。待一旦出现全身肌肉痉挛抽动,再转过头来想到破伤风,预后就非常恶劣了。29压舌试验法对近期有过割破刺伤皮肤的破伤风可疑患者,将一块压舌板或其它消毒干净了的光滑小木板,甚至筷子、汤勺等,轻轻放在舌中部,用力下压。如果患者立即出现牙关紧闭,咬住压舌板,不易拔出,则为阳性,可判断为破伤风早期表现。这些人在4~30小时内,将出现典型破伤风症状。30此病虽很凶险,但只要发现得早并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所以说,对于破伤风患者,抢救的关键是及早发现。一般认为潜伏期短,有肺部并发症,支气管或膈肌痉挛的伤员,预后都较差。目前破伤风的病死率从20%到50%不等。31容易混淆的疾病32化脓性脑膜炎虽有“角弓反张”状和颈项强直等症状,但无阵发性痉挛,病人有剧烈头痛、高热喷射性呕吐等,神志有时不清,脑脊液检查有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等。狂犬病有被疯狗猫咬伤史,以吞咽肌抽搐为主,咽肌应激性增强,病人听见水声或看见水咽骨立即发生痉挛,剧痛喝水不能下咽,并流大量口涎。其他如颞颌关节炎、子痫、癔病等。33预防34破伤风的治疗较为困难,而预防的效果极佳,因此,要加强预防措施。新兵入伍后即应进行全程的自动免疫注射,临战前再作一次加强量注射,就可以充分达到免疫目的。伤后在紧迫的紧急救治中,可以免除免疫注射的手续。若能发展为全民预防,则更为理想。首先强调早期外科处理,彻底清创,对未得到自动免疫的伤员,给予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结合的联合免疫注射。35自动免疫是预防破伤风的可靠方法。也是目前最有效、最可靠、最经济的预防方法。所用的抗原是破伤风类毒素,它有抗原作用,但无毒性。类毒素制剂有两种:一种是甲醛解毒的类毒素,一种是明矾沉淀的类毒素。两者的剂量和使用方法相同。36基础注射:皮下注射类毒素0.5~1.0毫升,共三次,每次间隔3~6周,就可获得基础免疫力。基础免疫力一般可保持1~2年。加强注射:有两种,即常规加强注射和战前加强注射。常规加强注射为基础注射后1年,再注射1次类毒素0.5~1.0毫升,以后间隔5~10年注射一次。临战前加强注射的剂量同前,目的在于获得可靠的免疫性,减少伤后的救治手续。37被动免疫创伤发生后24小时内,皮下或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适用于下列情况:①伤口污染严重;②严重的开放性损伤,如颅脑、胸、腹部开放性损伤及开放性骨折、烧伤;③伤后未及时清理创口或处理不当。以往未接受过自动免疫的伤员,应先进行被动免疫或同时进行联合免疫。38破伤风抗毒血清有两种破伤风抗毒血清(牛或马血清):国产“精破抗”属精制品,剂量一般为1,5000~3,000国际单位。对污染严重或伤后时间较长的伤员,剂量可增加2~3倍。被动免疫注射后体内抗体可迅速上升,虽立即获得被动免疫性,但维持时间不长,仅有7天左右的效果。首次注射7天和14天后,还应注射两次,剂量同前,才能维持血中有足够抗毒素浓度。因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过敏反应),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危险。因此在用药前先作过敏试验。试验结果为阴性可直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试验结果为阳性者,则应进行脱敏注射,即小剂量分4---5次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经过一定时间也有发生血清病的可能,因此被动免疫法并不如自动免疫法安全可靠,只能使伤后的一种补救办法,故应大力推广自动免疫。在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一周者,如再使用,还须重作皮肤试验。39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由人体血浆中免疫球蛋白提纯而成。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可以深部肌内注射。完全可以代替破伤风抗毒素,一般只需注射1次,剂量为3000~6000单位。理论上还可以用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是更加有效的,这种球蛋白既不需要冷藏,又无引起异种血清的危险,故不需作为过敏试验,所维持的有效时间也比异种血清长,可达4周以上,是理想的破伤风抗毒素。造价太高,战时大量使用不太现实因无血清反应。40联合免疫理论上是在伤后利用抗毒血清(或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立即中和毒素。在它的衰变过程中,和类毒素引起的持久性自动免疫力结合起来,两者同时注射身体的不同部位,从而获得迅速生效而又持久不衰的免疫力。联合免疫可用于下列情况:(1)负伤前未曾接受过自动免疫的;(2)负伤前自动免疫已超过6年的。4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