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孜藏族自治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规划纲要在全国已经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正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时候,甘孜州尚处在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阶段,社会发育程度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的更低层次,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全力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任务艰巨,意义深远。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和省政府干好前五年,准备后五年,谋划再十年的部署,结合我州实际,制定《甘孜州全面建设小康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本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州加快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经过全州人民的不懈努力,力争基本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创建生态经济第一州。一、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一)缩小地区差距,增进民族团结甘孜藏族自治州是新中国第一个成立的专区级民族自治地区,是全国第二大藏区—四川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处川、滇、青、藏四省(区)的结合部,历来是沟通西藏与内地的桥梁和联系藏汉政治、经济及文化交流的纽带。基于历史和区位原因,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相当一部份农牧民群众尚处在低水平温饱阶段。各族人民迫切希望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缩小与内地的发展差距,全面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快推进我州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时代赋予党和政府的重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统一和共同富裕的具体体现,对于缩小地区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保持藏区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二)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长江上游地区,作为我国地势一级阶梯向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和生物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既是我国主要的生态脆弱区,又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区域。长江上游的主要干(支)流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流经州境内18个县,流域面积达14.61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面积的8.5%,既是长江水源补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也是长江中泥沙沉淀的主要来源之一。境内广袤的森林和草地是长江水源涵养及水质保护的安全阀,在维系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平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能够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既可以从局部改善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条件,更可以从上游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为实现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发挥重大作用。(三)发挥后发优势,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后续资源甘孜州地域辽阔,幅员面积占四川全省的31.5%,自然资源富集。全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729万千瓦,占全省的27%。有色金属和贵重金属等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已探明的超大型和大型矿床有30余处,中型矿床40余处。州境内分布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等87种,分别占全国和四川省国家级保护动物种类的24%和60%;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32种,占全省重点保护植物种类的42%。州境内已知药用植物共有1580种,约占四川省已知药植物种类的40%。作为四川省旅游西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境内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康巴文化,使甘孜州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通过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推进优势资源向资本转变,可以将我州建设成为未来西部地区的重要能源基地、水源涵养基地、稀有贵金属基地、中药材基地、生物多样性基因库、生态文化旅游最佳区域之一,将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巨大的资源支持和新的活力。2(四)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甘孜州是历史上汉藏民族走廊的中心,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造就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康巴文化,其历史积淀丰厚,内涵博大精深,形态多姿多彩,地方特色浓郁,显现出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和持久的人文魅力,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资源。在加快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感召下,优秀的民族文化将得以继承和弘扬,焕发出生机,激励着康巴儿女提高自信心,增强自豪感,投身建设,献身发展,促进三个文明同步建设。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机遇和挑战2000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开局之年。通过全州上下的努力,国民经济大幅下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2000年全州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68亿元,比上年下降2.1%,减幅缩小了8.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7亿元,下降3.8%,减幅缩小1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98亿元,下降9.5%,减幅缩小1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43亿元,增长6.5%。十五计划执行三年来,全州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国民经济在实现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迈上了新的台阶,人民生活逐年改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得到加强,社会政治保持稳定,为加快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机遇1、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形势趋好。通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地的解放和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在更高层次上与国际的接轨,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小康规划期全国经济社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将在总体上为全州加快建设全面小康提供基础和保障。2、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因素得到有效缓解。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国债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我州长期落后的基础设施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电力、通讯、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所加强,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安康必先通康思想指导下,公路运输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初步建立起了州府康定与省会城市之间的快捷通道,完成了覆盖全州的通县油路建设工程,加大了通镇公路和通村公路的建设力度,使全州各地的经济社会联系日益密切,初步为全州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随着国家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逐步落实,将使西部大开发战略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全面推进,可以预见,未来国家必将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等西部开发重点领域的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这将为全州改善环境,夯实基础,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难得机遇。4、优势资源高起点、成规模开发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随着全国统一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在全方位开放格局下,发达地区已经积累起来的资金和技术,需要寻求增长潜力更大的市场。全州具有独特资源优势,已经和即将对外部资金产生愈来愈大的吸引力。康东地区水电开发势头迅猛,有望在短期内率先形成较大规模的商品电规模,雅砻江、大渡河的梯级开发已列入四川省西电东送工程规划,两河口等已经规划的大型电站,正在加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有望比预计时间提前开工;我州特有的冰川奇观、香格里拉胜景、格萨尔文化走廊、茶马古道历史以及雪3域高原风光和独特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已经成为四川省旅游产业开发的重点;在立体气候下形成的绿色动植物资源,备受社会关注,正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州上下改革理念深入人心,加快发展成为共识,人心思变的强烈愿望和干部群众勇于实践的精神,将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内在动力。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州人民的不懈努力,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优势,借助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外部投资的推动下,我州未来的经济社会必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严峻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际间、区域间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区位条件、人口素质、发展基础等因素制约着全州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将给全州加快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1、三农问题是全州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和热点问题。全州总人口中80%左右是农民。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产业发育程度低,缺乏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农牧民缺乏增收致富的途径,多年积淀下来的三农问题、贫困和返贫问题十分严峻。2000年我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33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2.53%和全省平均水平的38.51%,占农牧区人口总数63%的农牧民年均纯收入低于625元,有54个乡和近80%的村不通公路,近60%的乡和90%以上的村不通电话,大部分乡村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相当一部份群众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居住条件尚未得到改善,不少农牧民群众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加快推进建设小康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在农村。如何改造传统农业,减少农村人口,改善和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这些重大课题必须在建设全面小康进程中加以解决。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州的小康。2、基础差、总量小、水平低、欠帐大。由于历史和区位等原因,目前,我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低层次,社会发育程度低,生产力落后,发展基础和条件差,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历史欠帐多,贫困程度深,自然灾害频繁且抗灾能力弱,观念陈旧且缺乏创新意识,对加快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2000年我州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95%,为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平均人均GDP的54.97%,较全省平均水平低1930元,比省内民族地区低1000元。由于历史、地理和自身发展基础等原因,州内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全国、全省,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在全国、全省宏观调控中始终处于被动局面。3、建设小康社会与人口素质不相协调。建设小康社会,要有大量的人才和高素质的人口。到2000年,全州还未实现全面普初、普六这一基本目标,没有一个县实现普九,文盲率高达30.1%。部分已完成普初、普六的县、乡,小学生的流失率达到30%左右,初中生的流失率达到40%左右。全州人口中接受过中等教育的仅占总人口的2.49%,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不到总人口的0.5%。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增长缓慢,全州目前还有近18万人听不到广播,还有近17万人看不到电视。由于缺乏规范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语言的差异使农牧民群众难于听懂广播电视节目。由于卫生网络不健全,边远地区和贫困区、乡、村缺医少药的矛盾十分突出,农牧民看病难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婴儿死亡率高,一些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生态恶化,防灾减灾仍是困扰发展的一大障碍。全州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州幅员面积的40%;水土平均侵蚀模数为2575.18吨/平方公里年,年土壤侵蚀15734万吨,是全省水土流失面积最大和最严重的地区。近10余年来,自然灾害呈加剧趋势。仅1989年至1998年这10年间,全州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6亿元以上,大大超过全州同期财政收入的总和,对长江中下游造成的损失则无法计算。生态环境脆弱,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对全州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生态恶化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这些问题都是加快推进小康社会的重大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面对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坚定信念,鼓足勇气,用发展的手段来加以解决。只要坚持发展,困难就一定能得到克服;坚持发展,不利因素就会转变成发展机遇,严峻挑战就可以转变为发展的强大动力。4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紧紧扭住发展这个主题不动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用新的理念和机制推动资源向资本转变,以创建生态经济第一州为切入点,扎实做好基础建设、生态建设、经营城市、民营经济和人才工程五篇文章,着力发展壮大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