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作业讲解第一单元题目:简述商业银行性质。它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何在?我们身边的商业银行通过我们自身的体验所了解到的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理论上,对商业银行的定义:(抓住几个关键词)盈利、金融、资产转换因此,商业银行是一种金融机构但是,商业银行又不同于其他的金融机构比如几类我们平时能接触到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第一单元题目: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阐述其基本职能。商业银行是一类特殊的企业,以经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对象,在宏观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信用中介职能,这是其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将资金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2)支付中介职能。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为客户代理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位客户对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3)货币创造职能。商业银行利用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派生存款,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4)金融服务职能。随着金融也的不断发展及信息技术等发展,银行具备了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条件,包括咨询服务、货币服务等。(5)调节经济职能。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余缺,同时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其他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实现调节经济结构,调节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引导资金流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的功能。第二单元题目:你会怎样分析一下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状况?如果有不足,有什么样的措施?首先明确,资本金对于银行的意义为什么要有资本充足的要求?确定具体衡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状况的标准——相关的法律制度规定、宏观经济发展状况、银行本身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银行的信誉等。然后,具体地,再利用一些指标来进行计算。比如: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如果根据计算的指标等判断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如果该银行面临资本充足性不足,可以从两种途径来进行增补:---分子策略---分母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来选择。第二单元题目:资本金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十分重要,其功能反映在哪些方面?商业银行资本金是商业银行自身拥有的或者是能永久支配使用的资金来源,是银行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可靠、最稳定的资金来源,是银行经营的基础。(1)营业功能。资本是商业银行成立、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银行在开业之前必用有足够的资本,为正式开业准备物质条件;资本还帮助银行建立声誉,而这是银行维持公众信心的基础;另外,银行资本数量也是银行管理当局在审批银行开业资格和对银行进行监管时的重要指标。因此,资本是银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2)保护功能。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风险,资产有受损失的可能性。损失一旦发生,首先要用日常的收益抵补,收益不够,则要用资本补偿。如果银行资产的损失不超过收益和资本金数量,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金就不会受到损害。(3)管理功能。管理功能是从银行资本是金融监管当局进行金融监管的重要参数,并进一步成为金融监管当局不可缺少的调控手段和调控风险业务的基础这一角度而言的。为了实施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限制盲目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都对银行资本制定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如最低资本金等。第三单元题目:商业银行的吸收存款和发行金融债券都是重要的资金来源,它们有什么差异?银行需要获得资金我们平时最熟悉的获得资金的渠道:存款银行还有非存款性资金来源:例如通过发行金融债券来获取资金那么,这两种渠道有什么差异呢?差异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筹资的目的不同;机制不同;所筹资金的稳定性不同;筹资的效率不同;资金的流动性不同。第三单元题目:业务管理是商业银行负债经营与管理的重要内容,请分析影响商业银行存款水平的主要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存款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包括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宏观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讲,这一水平与商业银行存款总量成正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生产规模越大,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量也越大,反之亦然。(2)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存款总量的扩大和缩小,制约商业银行存款派生能力。(3)金融监管程度。监管越严,银行存款水平越难提高;监管松弛,银行存款水平提高较为容易。(4)社会保障体系和民族文化传统。一般来说,社会保障体系越完善,社会储蓄水平越低,反之则储蓄水平越高。另外,民族文化传统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也有影响。微观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商业银行的实力和社会信誉。商业银行规模的大小和信誉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其吸收存款的能力。商业银行实力强,资本金充足,网点多,市场占有率高,社会信誉好,存款水平就高。(2)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管理水平高,就能够为社会提供各种方便、快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并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带动银行存款总量的增长。(3)存款种类的创新。银行开拓的存款种类和形式越丰富,吸收存款的规模就可能越大。(4)利率。利率是资金商品的价格,是影响存款增减变化的最直接因素。第四单元题目:商业银行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什么是流动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流动性的感觉;流动性对于商业银行的含义是什么?流动性对于保证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健,有什么样的意义?具体地,结合实践中银行的特点和理论上的分析,保持其流动性的必要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银行是信用企业——信誉(2)银行的负债程度高——对客户负责(3)银行的资金管理——稳健有利(4)银行的经营——敏感第四单元题目:在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中,资金头寸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什么是资金头寸?它的构成是什么?在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中,可供商业银行直接、自主运用的资金被称为资金头寸。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构成部分:(1)基础头寸。是指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之和。是银行最具流动性的资产,商业银行可以随时动用,用于充当银行一切资金结算的最终支付手段。(2)可用头寸。是指扣除了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后的所有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及存放同业存款。可用头寸也称为可用现金。(3)可贷头寸。是指商业银行在某一时期内可直接用于贷款发放和投资的资金,它是形成银行盈利性资产的基础。可贷头寸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和库存现金。但超额存款准备金并不等同于可贷头寸,只有超过银行正常周转需要限额部分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才是可贷头寸。第五单元题目:如果你在一家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工作,你会怎样对你面对的潜在公司客户进行分析?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负责发放贷款信贷部门的基本任务潜在公司客户的含义为什么要分析潜在公司客户科学的分析应该包括:--对该公司的财务分析;--对客户的信用评价;--对授信额度的分析;--对客户提供担保的分析;--其他根据经验所进行的分析。第五单元题目:在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十分重要。请阐述偿债能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偿债能力是指客户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对其分析包括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各有不同的指标。偿债能力是指客户借款之后能否按时、按量地偿还贷款的能力,对商业银行来讲非常重要。首先,可以对客户进行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这是指客户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表明客户对债务的承受能力和偿还债务的保障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是反映客户财务状况稳定与安全程度的重要标志。具体地,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常用比率有:(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2)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3)负债与有形资产比率(=负债总额/有形净资产*100%)(4)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其次,还可以对客户进行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指客户以流动资产偿还短期债务即流动负债的能力,它反映客户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能力。具体地,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常用指标有:(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3)现金比率(=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100%)第六单元题目:在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时,都面对哪些风险?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选择证券投资——含义、内容证券投资会存在风险的基本原理具体地,可以把商业银行面对的证券投资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流动性风险提前赎回风险第六单元题目:商业银行在进行证券投资过程中,可以采取什么策略?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策略是指银行将投资资金在不同种类、不同期限的证券中进行分配,尽可能对风险和收益进行协调,从而达到有效证券合。具体地,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管理其证券投资:(1)分散投资法:是指商业银行不应把投资资金全部用来购买一种证券,而应当购买多种类型的证券,这样可以使商业银行持有的各种证券收益和风险相互抵消,获得较为可观的收益。具体地,分散重要有四种方法,分别是期限分散法、地域分散法、类型分散法和发行者分散法。(2)期限分离法:是指商业银行将全部投资资金投放在一种期限的证券上,或短期,或长期。短期投资战略是指当银行面临高度流动性需求的情况下,其分析后认为一段期间短期利率将趋于下跌,商业银行就把其绝大多数投资资金投放在短期证券上,几乎不购买其他期限的证券的投资战略。相反,长期投资战略则是指银行将其绝大部分资金投资于长期证券上,几乎不对其他期限的证券进行投资的战略。(3)灵活调整法:是商业银行在对各类证券收益曲线分析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种依情况变化而随机组合、灵活调整的方式,即商业银行投资不固守一个模式,而是随着金融市场上证券收益曲线的变化随时调整。(4)证券互换法:是指当市场处于暂时性不均衡,而使不同证券产生相对的收益方面的优势时,用相对劣势的证券调换相对优势的证券,以套取无风险的收益的方法。一般来说,会把低收益率的债券条换成高收益率的债券,可以进行价格调换、收益率调换、市场内部差额调换、利率预期调换等。第七单元题目:有关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在不断发展中,请对关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基本发展进行介绍。商业银行理论经历了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循环的发展过程。到迄今为止300多年的商业银行发展历史中,有关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1)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40年代。(2)负债管理理论——20世纪50、60年代。(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4)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第七单元题目: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管理都非常重要。请问,什么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各种新型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层出不穷,使得单纯的资产或负债管理已经不能满足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发展形成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该理论吸收了两种管理理论的合理内核,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和深化。在综合管理理论中,首先要遵循的是总量平衡的原则,即要求商业银行资产总量和负债总量实现动态平衡或实质性平衡,防止“超负荷”运转。资金的来源要制约资金的运用,根据存款和其他负债增长的客观可能性,合理确定资产规模,以供给制约需求。3.第二个原则是结构合理的原则。就是要求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两者之间在期限和时序上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其实质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或动态的调节过程,而不是银行资产与负债在偿还期和数量上机械的、缺乏弹性的对称配置。因此,结构合理原则要求银行保持资产和负债恰当的比例关系,形成资金配置的优化组合,这种组合又随着融资环境、经济周期和产业政策的变化而